六、拉丁美洲文学1.概述

在战后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中,拉丁美洲文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的“爆炸文学”现象更是引人注目。 80 年代,以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的拉美文学作品风靡欧美及东方各国,《百年孤独》在十余年间再版百余次,甚至每周再版一次。在哥伦布之后 500 年,人们再次发现了这块美丽而神奇的新大陆。

拉丁美洲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中大量的神话传说,诗歌和戏剧,特别是浩如烟海,世代相传的口头传说;殖民地时期的纪事文学、宗教文学及巴罗克风格的宫廷文学;独立运动时期的新古典主义文学都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遗产。进入 20 世纪,以墨西哥作家阿苏埃拉《底层的人们》、哥伦比亚作家何塞·欧斯塔西奥·里维拉《漩涡》、玻利维亚作家阿尔西德斯·阿尔盖达斯《青铜种族》、委内瑞拉作家罗慕洛·加列戈斯《堂娜芭芭拉》、秘鲁作家西罗·阿莱格里亚《广漠的世界》为代表的“地域主义小说”,以现实主义方法表现拉美下层人民的生活,注重描写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地域主义小说在形式技巧上还比较单调,但为开创拉美民族文学迈出了第一步。

四五十年代,卡夫卡,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等欧洲先锋派的影响日渐扩大, 卡彭铁尔(古巴),阿斯图里亚斯(危地马拉),博尔赫斯(阿根廷)、聂鲁达(智利)等人纷纷进行艺术实验,使这一时期的作品出现新的风貌:描写重点从农村生活转向城市生活,对精神领域的疾患与痛苦给了更多关注, 在结构安排、时空处理和语言风格上也不同已往。

六七十年代,大作家辈出,流派纷呈,文学呈“爆炸”局面:马尔克斯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略萨为代表的结构现实主义及心理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恐怖现实主义,电影现实主义,动物心理现实主义各擅其长,尤以前两种为最活跃。 80 年代后,文学的魔幻、神奇色彩有所消褪,写实的倾向抬头,现实主义小说与各种新小说共同构成众声喧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