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布·迈哈福兹

迈哈福兹(1911.12.11~)生于开罗最古老的区域之一——贾马利亚区, 父亲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对国家和民族有一腔热忱。1919 年开罗爆发反英斗争,迈哈福兹在自家屋顶的平台上观看怒潮般的群众游行场面,留下深刻印象。1930 年他进入埃及福阿德大学(现开罗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学习,从 1932

至 1935 年间他在杂志上发表了 40 余篇有关哲学、心理学、神学、美学方面的文章。大学毕业后他在埃及宗教基金部和文化指导部工作,曾任电影局局长和文化部顾问。1971 年退休后一直在《金字塔报》任专栏作家。

迈哈福兹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上。他认为在所有艺术形式中,小说是最自由的品种。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疯语》

(1938),接着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三部曲:《最后的遗嘱》(1939)、《拉

采贝斯》和《特伊拜之战》。

40 年代中期以后,他的创作转向了现实题材,从 1945 至 1949 年间,先后出版了《新开罗》、《汗·哈利里》、《米达格胡同》、《海市蜃楼》、

《人生的始末》几部长篇小说。50 年代他出版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这部巨著于 1957 年获埃及国家文学奖。

60 年代以后他继续保持着创作势头,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问世。至 80 年代末, 他已出版了近 50 部中长篇小说、剧本和短篇小说集。1988 年,瑞典学院授予他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认为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全人类的阿拉伯叙事体艺术”。

迈哈福兹没有到过西方,领取诺贝尔文学奖这样荣耀的事,他也由于健康状况而未亲自前往。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西方文学的广泛了解。俄国、法国和英国的文学大师,尤其是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也夫斯基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表现为对自由的追求。他认为他的作品的最基本精神就是自由,他要表现的是“人从一切桎梏中获得解放”。①人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同现实的强烈反差,激起了他涌泉般的创作灵感。关注埃及现实,写当代生活,这是他的重要原则。“你为你的世界工作,就像你会活一辈子; 你为来世工作,就像你明天就会死去。”②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最后的遗嘱》也是埃及文学史上民族历史小说的真正开篇之作。小说以古代法老胡福的时代为背景,却无意复述历史,其中除最主要的历史事件外,情节基本上都是虚构的,对一些重要历史事实也作了完全相反的描写,比如胡福本应传位于他的儿子哈佛拉,小说却写他传给一位勇敢、坚强、热情、忠厚的王室以外的青年。历史只提供一个基本框架, 其精神的血脉则完全是当代性的。

《雨中情》以 1967 年埃以战争为背景,当时在战局对埃及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迈哈福兹连连发表政论性文章,激励埃及人民振奋精神,为收复失地而英勇奋战。在大声疾呼之余又创作了这部小说,对战时埃及社会的人生世相进行深入描绘。“雨中情”的“雨”是指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环境,“情” 则主要是指一批不顾民族危亡的男女醉生梦死的生活,其中通过放映色情影片诱骗女孩子的摄影师,利用职务之便污辱演员的电影导演,追求金钱和变态性爱的老鸨等都刻画得入木三分。作者要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现实来惊醒麻木的人们。

迈哈福兹最钟爱的是他的“三街”:《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街》,这也是公认的他的代表作。这个三部曲所展现的是自 1917 年至 1944

年间埃及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它以一家三代人的经历,真实地反映了 30 年间埃及社会的动荡和变化。迈哈福兹历来认为文学应成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应有助于读者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这部作品正是他这一创作思想的卓越体现。

《宫间街》的中心人物是开罗的普通商人阿卜杜·贾瓦德。他以绝对权威主宰着自己宗法制的家庭,但是世道在变,子女们各自在寻求自己的生活, 他们不顾父亲的恐吓和惩罚,设法挣脱束缚,独立做人,贾瓦德深感痛苦和迷惘。儿子法赫米在游行时遭枪杀,他的死象征着反叛的年青一代面临的艰

① 《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第 222 页。

② 《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第 222 页。

险的道路。贾瓦德逐渐明白旧式的权威已无法限制今天的青年人,只好向儿女们让步。

《思宫街》中,小儿子凯马尔继承了哥哥法赫米的观点,但他并不像法赫米那样投身民主运动,只情愿做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旁观者。而孙子一辈则充满了政治热情,他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加入共产党,立志为民族解放斗争献身。但也有一部分青年人加入了反共的“穆斯林兄弟会”。

《甘露街》的主人公是贾瓦德的小外孙艾哈迈德。艾哈迈德在小学里教书,同时为进步刊物撰稿,他结识了印刷工人的女儿苏申,结为伴侣,一起为民族解放而工作。艾哈迈德后来被捕入狱,他对此十分坦然,因为“人类所以比其他动物优越,就是他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选择和意愿自我牺牲”。他走的是他自己愿意走的路,他在人格上精神上是自由的。

迈哈福兹有深厚的哲学功底,他的作品在社会政治事件、人物的遭逢际遇背后总是潜伏着一层对生命的价值、死亡的意义等基本问题的思考,因而显得意蕴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