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比诺夫

亚历山大·瓦连季诺维奇·万比诺夫(1937~1972)在创作的盛年不幸溺水身亡,年仅 35 岁。但他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却代表了当代的苏联戏剧的一种新的走向,使他成为阿尔布卓夫之后苏联最有成就的剧作家。

万比诺夫生长在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对大自然的景色有一种本能的亲近,从小所受的俄罗斯古典文学熏陶使他具有敏感的气质。大学毕业后当记者,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感受 50 年代中期以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动荡气氛,他对现实和未来的看法保持了上一代人积极向上的态度,但已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多面性。他描写人性中美好的东西:纯真的爱情, 人与人之间的同情、理解与关怀,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同时对生活的严酷性,对日常琐事中潜伏的悲剧因素,对人性、道德、精神的沉沦深表关切。在他笔下有着阿尔布卓夫所没有的忧郁的情调和精神批判的锋芒。

他的第一个独幕剧是 1964 年发表的独幕剧《窗户朝着田野的房子》,写一个在农场教书、即将离任的大学毕业生,在临行前发现自己与年青的女场长彼此相爱着,经过一系列羞涩而幽默的试探和交流,两人心心相印,大学生留下不走了。

多幕剧《六月的离别》1966 年发表,写大学生柯列索夫与校长的女儿塔尼亚相爱,校长一次又一次阻挠,柯列索夫为了学籍和研究生文凭,一次次接受校长要他忘掉塔尼亚的条件。塔尼亚感到自己被当成交易的砝码,断然与他分手。这部剧中的爱情已经出现了阴影,不复如前一部剧那样纯洁无瑕。在初稿中作者还让他二人重归于好,修改稿则改变了结局,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已趋于严峻。

《长子》(1970)写一位音乐家萨拉法诺夫相信了一位上门来的青年布西金的话,认他为失散多年的长子,后来发现布西金是为求宿而说的谎话。但在相处期间,两人都为对方的真诚所感动。布西金还爱上了音乐家的女儿, 于是假戏真做,音乐家仍认他为儿子,他也诚心诚意地留在了这家。

剧中萨拉法诺夫事业上失意,在家中也得不到温暖,一双儿女都只想远走高飞而不管父亲,因此对冒充的儿子给予了真诚的关怀和信任,正是这份真情感动了爱开玩笑爱撒谎的布西金,对老人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同情。作品证明了人的真正的关系不在于表面上的血统,同时对人际交往中的真诚给予了肯定。

3 幕剧《打野鸭》写的是一个中年工程师齐洛夫的精神状况,基本情节

通过 6 段回忆展现出来。齐洛夫有头脑,有能耐,但缺少激情,漫不经心, 浑浑噩噩。在一次大醉之后勃然奋发,痛斥身边一伙“正派”朋友的虚伪与道德沦丧,表现出少有的清醒。他对自己不满,更厌弃置身其中的生活,于是决定出外打猎,在大自然当中,在自身的行动中寻求转机。

《外省轶事》包括两个独幕悲喜剧。其中的《密特朗巴什事件》(1971) 讽刺官本位社会中权力崇拜观念对人的灵魂的腐蚀,类似《钦差大臣》;《和天使在一起的二十分钟》则讲的是一个类似传说的故事:一个人诚心行善, 却被人们当成骗子、流氓、疯子来审问,还要将他送入精神病院,因为他们不相信世上会有无私的行善。这种集体猜疑与集体谴责的心理正揭示了现实

社会中真诚与善良的流失。

《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完成于 1972 年,是作者最后一部剧作,基本上是一个道德寓言。花园栅栏的便门总被抄近道的人弄坏,18 岁的姑娘瓦莲京娜则一次次把它修好,并决心修到人们学会沿人行道走为止。显然,她给自己出的是一道难题,直到戏的结尾,她仍在埋头修门。在她周围,她自身生活在进行:从深山老林来到镇上办退休手续的老人空手而归;从城里来散心的青年沙曼诺夫搅动了瓦莲京娜的心扉,并表示要带她离开;瓦莲京娜爱沙曼诺夫,却摆脱不了浪荡青年的纠缠,也拗不过庸俗的父亲,答应了一桩没有爱情的婚事。最后,沙曼诺夫只身回城去,瓦莲京娜仍在默默地修破损的门。

万比诺夫认为环境影响个人,而环境又是由个人的行为构成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自问:我有什么东西影响了别人?瓦莲京娜是以善影响环境的典型,虽然这种影响显得缺乏力度,况且她自己在生活的浊流里也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她不放弃自己的信念。瓦莲京娜的形象所透射的是作者对人的道德状况深切关注: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保持人的善良本性,使人生不致失却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