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衍射的预言和干涉现象的解释[9]

在第二篇物质波论文中,德布罗意提出如下假设:自由动点的轨迹是与其相波波射线一致的,即沿着垂直于等相面的方向运动。如果动点从一个线度相当于相波波长的小孔通过,它的轨迹就会象衍射波的射线那样发生弯曲。从而他提出如下预言:“从很小的孔穿过的电子束能够呈现衍射

现象,这或许就是人们能借以寻找关于我们的想法的实验证据的方向。” 在这里,德布罗意提示了用电子衍射实验来证实物质波存在的可能性。

德布罗意在此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相波概念。他把相波看作是导引能量转移的导引波。它的确实存在,允许他进行波与量子的综合。他还指出“自由质点的新动力学与古典力学(也包括爱因斯坦的动力学)的关系,犹如波动光学与几向光学的关系。通过深思熟虑可以看出,我们提出的综合,似乎是从 17 世纪以来动力学和光学的发展比较中得出的一个逻辑结果”。

接着,德布罗意用量子观点解释了干涉现象。他认为“原子具有一种吸引或辐射光原子的概率,这一概率由一个与之交织在一起的相波波矢来决定。自然,只有当原子处于受激状态,才有可能辐射,只有当光原子处于其邻近位置,吸收才有可能发生”。由处于激发态的某一原子辐射的光量子,“其相波在通过邻近原子时会引起其它的量子辐射,假定这种量子辐射的内在振动在相位上与波本身一致,所有被辐射出来的光原子具有与先前一样的相波”,“这些辐射与波耦合,与单一的相波一起传输着”。在博士论文第五章第五节“干涉和相干性”中,德布罗意指出,由于这些波是一样的,这样一个波就能输运很多小的光原子,每个光原子是一个能量凝聚中心,这些能量中心轻轻地在波面上滑动,形成了小块的能量,正如他在《干涉与光量子》一文中所讲的那样,干涉现象与光原子的集合有关。

最后,德布罗意在波动理论的基础上对杨氏双狭缝实验作了量子解释。他说:“有些光原子穿过小孔,沿着环绕这些光原子的那部分相波的射线发生衍射。在屏后面的空间里,随着穿过二个孔而发生衍射的这两股相波,在每一点上所产生的不同的干涉,能得到不同的光电效应。不论射入光的强度小到如何程度,正如波动理论所预见的那样,将出现明暗的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