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狮子耍龙灯习俗

东风吹度好笙歌,几处楼台坐绮罗。狮子龙灯齐击鼓,欢娱多处是人多。

——《竹枝词》

过去,四川民间多在正月初八以后耍狮子耍龙灯,奇怪的是,民间习俗以狮为大,龙灯遇上狮子要回避,实在无法避开时,龙灯要给狮子“挂红”。

据说在北魏时期,狮子舞由胡人从塞外传入中原。称为“北魏瑞狮”, 至今,演变成为北方狮于舞。四川狮子舞多受南方狮子舞的影响,一般称为“耍狮子”。狮子造型为大头、凸额、钩角,身形色彩斑驳,狮头外壳由竹筐扎成,纱纸贴面,绸布作皮。耍狮子需要三人: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 一人扮大头和尚。耍狮人戴上乐哈哈的大头和尚面具,手拿大蒲扇或彩球逗弄狮子,动作滑稽可笑。狮子舞有“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着重刻画狮子温驯的神态,如搔痒、舔毛、汀滚、抖毛等动作;“武狮”则表现狮子勇猛的性格,有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耍狮子时常有另一人扮小狮子,小狮子随着鼓点起舞,摇头摆尾、翻滚跳跃。

狮子舞的动作技巧性高,最精彩的有:狮子上高桌、登高台,即用几张方桌搭成塔,最顶上的一张桌子四脚朝天,狮子盘旋舞耍而上,在最上面的桌脚上玩跳,表演杂技或哑剧,十分惊险。有时主人还将红封喜钱挂在长竹杆上,狮子登高用嘴叼下红封。耍狮子耍龙灯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在民间流传着内容不完全相同的两则传说:

第一则传说是:在尧帝时,五台山有一金狮修炼了几百年未得封赏,没能成仙。一天,尧帝在金殿与大臣议事时,金狮跑来讨封。由于金狮不会说人话,就在殿下绕来绕去,见尧帝还不理它,金狮急了,扑上金殿抓尧帝的衣服。和合二仙看见后,忙用神帚与金元宝赶下金狮后对尧帝说:“这金狮是来讨封的。”尧帝听后封金狮为百兽之王,保四方平安,每年春节可到凡间受万人香火。金狮叩头谢恩后走了。

从此,每年春节,百姓焚香点烛,迎接金狮下山与百姓一起过年。尧帝派和合二仙手拿金元宝逗引主狮跳舞。到唐僧取经信奉佛教后,才把耍狮人由和合二仙改为笑和尚,还加上了孙猴子。

另一则传说是:玉帝的七个女儿去凡间玩,突然小女儿的脚中了冷箭。玉帝知道很生气,决定在正月十五那天,派天兵天将下去把凡人烧死。七姐妹不同意父亲这种做法,便偷偷下凡报信,要人们在正月十五这天敲锣打鼓耍狮子、耍龙灯。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玉帝看到凡间非常热闹,到处燃起了一堆堆的火, 心想,凡间已烧起来了,用不着再派兵下凡了。后来,人们为了感谢七位仙女的相救,每年过年都要耍狮子、耍龙灯,渐渐就成为了一种习俗。

人们喜欢耍龙灯,但在世界上并没有龙这种动物。传说龙是九种动物的结合体,龙角似鹿,龙头似驼,龙眼似虾,龙耳似牛,龙颈似蛇,龙腹似蜃, 龙鳞似鲤,龙爪似鹰,龙掌似虎。人们还认为龙能大能小,上可升天,下可潜海,还会兴风作雨。所以,天旱无雨时,人们耍龙灯求雨。

四川民间的龙灯主要有大龙、彩龙和草龙几种。大龙又名花龙,分成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用竹木、纸绢扎糊成形,再用绸布连结。龙身彩饰, 腹中点灯,因此称为龙灯。龙头由善舞者持掌,龙身由若干节组成,一般为

单数,一人拿一节,耍龙尾的多为滑稽小丑。在龙首前,有一个拿“元宝” 逗龙起舞的人。锣鼓声中,龙灯上下翻舞,或单龙起舞,或二龙抢宝,甚为热烈。彩龙体形小,一般是五至七节,耍时一人舞龙头,其余的每人舞两节。干草扎成的草龙用草绳相连,灵活轻便,不受场地限制。民间习俗中有“草龙为大”的说法,大龙或彩龙遇见草龙要回避,否则就要献礼。

在川东、川南还流行“板凳龙”,即将长板凳的一头扎朵红绸大花作龙头便成,或用竹、木、纸在长板凳上扎糊成龙形,或将长板凳锯成三节以铁环相连,两头安上龙头、龙尾即成。土家族、苗族盛行“板凳龙”,由两人或三人舞,动作快、变化多,高低旋转、翻滚倒立,有“见龙不见人”之赞颂。

在铜梁县等地,有儿童耍的“菜龙”,即将竹竿插上白菜,用绳子相连就成菜龙;土家族祈雨时,有柳枝扎成的“泼水龙”的习俗。藏族龙灯走乡串寨耍;羌族龙灯只在各家门前耍,不出本寨。耍龙灯习俗反映了百姓期望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