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与养蚕

我国是世界上养蚕、蝉丝、织绸最早的国家,2000 多年前,精美的丝织品就远销国外,有“东方丝国”的美誉。

古代称为“蜀”的四川,植桑、养蚕的历史悠久,“蜀”就是“蠋”(野蚕)的象形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释道,“蜀”是“葵中蚕”;而“葵” 在《尔雅音义》中解释为“桑”,说明“蜀”和“桑”的密切关系。四川很可能因为种桑养蚕业发达,才被人们称力“蜀国”。

传说在若干万年前的人皇时代,四川西部的岷江上游气候温和,林木野桑茂盛,野蚕很多。有一个“不晓文字,未有礼乐”的古老氏族,在长期劳动的实践中,发现一种野蚕结的茧可制成柔软的衣、物等,人们便称这种虫为“蝎”或“蜀”,甚至把“蜀”作为本氏族崇拜信仰的“图腾”。到轩辕黄帝时代,蜀人已知养蚕,并把养蚕术传到附近部落。从此,蜀氏族的养蚕业发达,人们称教民养蚕的首领为“蚕丛王”。

据袁珂先生考证:蚕丛的丛(樷),其木就是桑树,蚕丛氏即蚕桑氏, 关于他“教民养蚕”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在 4000 多年前的高辛氏时代,蜀地有一位勤劳美丽的姑娘。一次, 姑娘的父亲在打仗时被敌方俘虏,只有他的坐骑跑了回来。姑娘思念父亲悲伤过度一病不起,姑娘的母亲当众发誓说:“准能救回我的丈夫,就把女儿许配给他!”

姑娘其父的马挣断僵绳跑了出去,几天后驮回了姑娘的父亲。从那以后, 这匹马整天鸣叫,不饮不食。姑娘的父亲感到奇怪,姑娘的母亲说出了当众发誓的情况。姑娘的父亲说:“誓是对人发的,马救我回来功劳大,应当好好饲养,但女儿不能嫁给马。”马听了挣断缰绳就跑,被姑娘的父亲射死并剥下了马皮。

一天,马皮突然卷起姑娘腾空飞去,最后停歇在一棵树上。姑娘变成虫儿,食树叶后吐出柔软的丝,再结成茧子。人们用它做成衣物,称它为蚕茧, 叫这种树为“桑”,就是“丧”的意思,称姑娘变的蚕为“马头娘”。以后, 每年到养蚕季节,人们都要祝福祈祷“马头娘”女神,祝愿蚕茧丰收。

从考古发现,巴蜀与山东、苏北一样,从秦汉以来都是我国古代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在汉代,成都已是四川丝织生产比较集中而发达的地区。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用织锦打比方来回答如何作赋;在扬雄的《蜀都赋》中, 生动地描绘了四川织锦业的发达和其花色品种的繁多。那时已有锦官的设置,并有锦官署、锦官城、锦城、锦江、蜀锦、濯锦楼等称呼,说明了蜀与养蚕业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