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人悬棺之谜

悬棺,是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高达数十米乃至近百米的悬崖峭壁上。据专家们考证,这是古代僰人的一种葬俗。

僰人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约在春秋前后己定居在四川东南部及滇东、黔东北一带。僰人首领因助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僰侯”,并建“僰侯国”(《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七叙州府条)。僰是勤劳温顺的民族。《地理风俗记》说:“僰于夷中最仁,有仁道,故字从人。”僰人具有山一样的性格,敢于披荆斩棘。建设家园。因此,在“人”字上加“棘”就成了他们的族名。

明开国后,由于推行“改土归流”政策,200 多年以来,曾与僰人发生过 11 次大的战争。明万历元年(公元 1573 年)14 万明军围剿僰人,第二年明军又搜捕藏匿在深山里的僰人。此后,僰人便从历史上消失了。

在距珙县 60 公里处,有麻塘坝(亦称僰川坝),坝长 500 余米,宽 400

到 1000 米,螃蟹溪从中部穿过,注入南广河。这一带如刀削斧劈的峭壁悬崖

上,尚存有悬棺 160 多具。崖壁上桩孔遗迹层层叠 9 又叠,高低相间。

麻塘坝东去 10 多公里处有苏麻湾,山湾内陡峭的石灰崖壁上,密聚着悬

棺 48 具,清澈明净的邓家河静静地从崖下流过。

令人不解的是焚人悬棺一律由西向东放置。为何要将死者的头部向东? 此谜至今尚未解开。焚人棺木多由整块柄木挖凿而成,形制是齐头拱盖,下宽上窄,头大脚小,长近两米,重约千斤。今人要在峭壁悬崖上凿孔插木, 放置沉重的棺木且尚属难事,而古代僰人又是如何把一具具棺木放置到危崖之上的呢?这又是一个难解的谜。

在麻塘坝僰人悬棺的崖壁上,至今仍存有僰人的许多崖画。画面古朴, 构图精美,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内容丰富多彩,有“太阳徽”、“九颗印”, 还有骑射的、跳舞的、踢毽的、钓鱼的、狩猎的、竞技的、证战的及马、犀牛、野猪、雀鸟等图案和符号。它们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反映了古代焚人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是研究川南古代民族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尽管人们对放置悬棺的方法请说不一,但都对古代僰人能把棺木放置到高崖峭壁上去的壮举惊叹,惊叹古代僰人的勇敢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