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婚俗与《哭嫁歌》

土家族在“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之前,恋爱和婚姻都比较自由。青年男女通过赛歌、吹木叶、跳摆手舞而结识相爱,只要经过土老师(巫)的许可,即可订婚成亲。有的地区还有“以花定情”的习俗。传说从前的一天, 土家人正在举行盛大的歌舞节,土司向天阁坐着轿子到歌场选美。听说寨子里最美的茶花姑娘到锦鸡崖“追花”(即幽会)去了,土司立刻向崖边追去。说来也巧,与茶花姑娘约会的那位歌郎因老爸患急病上龙头山采药去了,未能按时赴约。土司来到崖上,把一朵花放在岩石上后就躲到了一旁。茶花姑娘走拢来,见岩石上有朵花,以为是歌郎放的,便唱起了“追花歌”:

天上有云才打雷, 席上有酒才摆杯, 塘中有鱼才下网, 阿妹有心花为媒。

⋯⋯

土司听到歌声,急忙冲到茶花姑娘面前。茶花姑娘见冲到自己面前的不是歌郎而是土司,知道中计,转身就要离去。土司纠缠不放,茶花姑娘无奈, 飞起一脚把土司踢倒在地,自己跳下了悬崖。一阵清风过后,土家的山山寨寨到处开遍了山茶花。从此,土家人便有了“以花定情”的习俗。每当茶花盛开的季节,土家族青年男女双方在歌舞中萌生爱情之后,男青年先到约定的地点放一朵花,然后找个地方躲起来。姑娘来后,便站在花旁用歌声把男青年逗出来,这时相爱的双方面对而坐,互相倾吐爱慕之情,直到月升东山才依依不舍地分手。

土家族曾盛行姑表优先婚,即舅家之子可优先娶姑家之女,名曰“骨种”。素有“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的说法。还有兄亡弟娶嫂,弟死兄纳弟媳(名曰“坐床”)的习俗。“改土归流”之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汉族封建文化的传入,封建礼教随之兴起,婚姻受到家庭贫富的制约, 讲究“门当户对”,并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作法。这些习俗就成了《哭嫁歌》萌生的泥土。

土家族人的男婚女嫁,一般都要经过求婚(讨亲)、许婚(放话)、拜年(或称拜节)、讨庚、送日子、过礼、娶亲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结婚的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园酒”(又称戴花酒)。这天,新娘的父母要将全部嫁妆摆出来展示,亲朋好友带着礼物来贺喜、喝喜酒。也就在这天,姨妈或姑妈为新娘绞去脸上的汗毛,将眉毛修饰成一弯新月,谓之“开脸”。把新娘的头发绾成粑粑髻,髻心系红头绳,插上银簪,戴上青丝帕, 谓之“上头”。

娶亲的那天,新郎家发轿接亲,“头嗄”(即媒人)拿一把伞,“二嘎”

(押送嫁妆的人)背一个花背篓,和新郎的代表——“摸米”一起领着一群人前往新娘家迎亲。到了新娘家门口,新娘家行“拦门礼”。燃炮奏乐之后, 随轿来迎亲的“礼官”须与新娘家的“拦门官”共同点香、燃烛、敬酒,之后就一问一答地进行一番舌战,如新郎家的来人输了,需给新娘家帮厨做饭的师傅们红包才准进门;如新娘家输了,新郎家可免送红包,并会受到热情款待。

就在这天晚上,新娘的女伴们要在迎亲队伍中找“摸米”(新郎的代表)。谁是“摸米”,姑娘们并不知道,只要姑娘们认定谁是“摸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他脸上抹锅烟灰。由于“摸米”并无特殊标志,往往是真正的“摸米”未被找到,不相干的人却被抹了一脸黑,惹得知情人捧腹大笑。据说,迎亲队伍中被抹黑脸的小伙子越多,日后被新娘的女伴爱上的也越多, 而且新婚夫妇婚后定能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当雄鸡一啼,新娘在自家堂屋哭拜祖先后,把手中的筷子往前后各丢一把,用脚蹬三下,由哥哥背上轿,唱起《哭上轿》,哭哭啼啼离娘家。这时, “摸米”把新娘的帐子、席子卷起就跑,提前赶回新郎家中。新郎家则请有福气的妇女为新婚夫妇铺床。

过去,出嫁的姑娘这天要穿“露水衣”,打“露水伞”。最早,是由新郎用红线牵着新娘走,后来改用木桶背,再后来才兴坐花轿。新娘到了婆家, 要拜天地、拜祖宗。拜完之后,新郎新娘便急奔新房,看谁先进门,看谁先坐在床上,谁先坐在床上,将来就由谁当家。坐床的规矩是男左女右,以床正中为界,不能超越。但有心计的新娘则抢先坐在中线上,当然,新郎并不会退让,就用身子去挤新娘,想法把新娘挤到界线外去。新郎新娘你拥我挤, 各不相让,难解难分。这时,只要新郎猛一下子揭开新娘的头巾(盖头), 新娘羞涩地一笑,“夺床”之争也就结束了。

土家族“哭嫁”和唱《哭嫁歌》之俗,解放前十分盛行。它是民间歌谣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仪式歌,是男权社会里妇女的一首怨歌,是一首有特殊色彩的花朵。关于它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宋永宁公主下嫁, 要赔嫁 10 万,宋仁宗不允,永宁公主彻夜哭诉,乃为“哭嫁”之源。

土家姑娘出嫁,都要“哭嫁”、唱《哭嫁歌》。一般唱三五天、个把月不等。土家人认为,哭嫁是一种吉祥如意的兆头,哭嫁才体面,哭嫁才热闹, 哭嫁才会给家庭带来兴旺发达。“哭”得好,会一辈子荣耀,“哭”得不好, 还会被人鄙视。所以,土家族姑娘到了十一二岁就开始学“哭嫁”。她们躲在吊脚楼里悄悄地学“哭嫁”,在山上林间打猪草时学“哭嫁”,在放牧时聚在一起学“哭嫁”。有的父母为争得荣誉,还请来远近闻名的会“哭”的“哭嫁娘子”教女儿“哭嫁”。当娶亲的人们来到新娘家后,如新娘哭得不用劲、不感人的话,母亲还会带领女儿哭唱;如果女儿的哭唱达不到感人的程度,有时母亲还会揪痛女儿使之放声大哭。“哭嫁”既是土家族婚姻礼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土家族姑娘歌唱才能的大好时机。那揪人肺腑、痛不欲生的哭唱声,使人听了无不悲痛交加。“哭嫁”的形式还是很有讲究的,有新娘的“独哭”:有姐妹、兄嫂、父母、亲友们的“同哭”; 有女伴们的“抱头痛哭”;有新娘的“轻声细哭”;有撕裂心肝的“嚎陶大哭”。“哭”的内容有“哭祖先”、“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上轿”、“哭媒人”等等。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哭到谁, 谁就得陪姑娘一同哭。歌词内容因人而异,但多是诉说父母养育之恩,与兄弟姐妹们、亲朋好友的离情别绪,担心去婆家后会受虐待之苦,诅咒媒婆两头欺骗之恶,有的则表示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抗,如“哭媒人”:

你做媒人想穿鞋, 树上雀雀你哄得来。你做媒人想喝酒, 山上猴子你哄得走。

你做媒人想吃肉, 花言巧语你说个够。你做媒人想钱花, 口抹蜂蜜你笑哈哈。走东家,窜西家, 又说东家茶好吃, 又说西家酒生花。 又说东家家务大,

又说西家姑娘貌如花。又说上寨姑娘操持好, 又说下寨小伙有才华。不怕小伙嫌,

不怕姑娘骂,

还夸自己“能说会道本领大”。假言假语出你口,

不愁银钱不到手。好比我家馋嘴狗, 东家吃了西家走。

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参加“哭嫁”的人都可分到一份由新郎家接亲的人送的“哭脸粑粑”。如谁没有得到,就会去找接亲人的麻烦,甚至在接亲人的脸上抹锅烟灰。

《哭嫁歌》唱到翌日凌晨上轿前达到高潮。当唱完苦情之后,亲人(一般都由哥哥)就用一条五尺长的红带子将新娘背到堂屋。新娘在酒席桌前又“哭桌子”、“哭筷子”、“哭凳子”,入席后对桌上摆的每一样菜都要“哭”。如见了茶即“哭”:“喝了一杯离娘茶,家也发来人也发”;见了酒就“哭”: “喝了一杯离家酒,金也有来银也有”;见了肉就“哭”:“吃了这碗回锅肉,儿孙满堂福禄寿”⋯⋯可是,新娘只“哭”不吃。待客人们酒足饭饱后, 哥哥把新娘背上花轿,热烈而又凄凉的《哭嫁歌》也就结束了。

土家族的《哭嫁歌》在我国有广泛的影响,是研究土家族民俗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