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五粮液

五粮合酿味琼芳,遐迩闻名举世扬。银盏盔来如玉液,金壶斟去似琼浆。三杯入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名酒神州多美玉,人间佳配是五粮。

在古代称戎州的宜宾,自古以来就以盛产美酒和荔枝闻名全川。唐代流寓四川的诗人杜甫在《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诗中,盛赞宜宾美酒“重碧青”;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谪居宜宾时,作诗赞颂宜宾美酒“荔枝绿”为酒中“胜绝”, 并在天柱山下开凿了流杯池,至今在民间还流传有《荔枝绿与流杯他》的传说。到明、清时,宜宾酿酒业在继承前人传统的竿础上,利甲明代老窖,试用小麦、高粱、玉米、稗子和谷子五种粮食作原料,酿制出“杂粮酒”。凡饮过者,都有“一家饮酒千家醉,一户开瓶满城香”的颂扬。美中不足的是, 酒好但名不够雅。1928 年,宜宾乡贤、清末举人杨慧泉提议将“杂粮酒”改为“五粮液”。在民间至今还流传有《“五粮液”美名的来历》的生动传说。

早先,名震全球、声传万国的五粮液并不叫五粮液,而是叫“杂粮酒。” 这名字不仅文人墨客认为名不正、言不顺,连老百姓也说这酒名太差了。不少人也曾取过许多酒名字,但都觉得不如意。

一天,有人给酿酒老板出主意:“把地方上的名士们邀请来,让他们为这名酒改名如何?”老板立即点头同意,便让账房先生写了许多请帖发出去, 约定某日某时前来小酌,不说为啥。文人墨客见有机会品尝名酒,都欣然按时前来赴会。这天,老板在客厅内摆满山珍海味,配上特别勾兑的陈年老窖杂粮酒款待各位名土。酒过三巡后,老板才向大家讲明请客的宗旨。名士们听了便议论起来,都说这杂粮酒的名字早该改了,但怎么改好,一时谁也提不出更好的名字。

这些人中只有杨慧泉举人一直未开腔,大家便问他有何高见?杨慧泉放下酒杯说:“不才刚才并非只顾喝酒,而是边喝边听诸君发表高论。诸君有的说这,有的说那,都不无道理,不才受益匪浅。不过,这‘杂粮酒’既然是五种粮食酿成,首先不得少这‘五’字,可以‘五’字代替‘杂’字。然以‘五粮酒’更‘杂粮酒’名,仍未改变其俗气。因此,还当在‘酒’字上做文章。自古对美酒有琼浆玉液之称,何不去‘酒’字,将‘五粮酒’改称‘五粮浆’或‘五粮液’呢?”说完他又端起酒杯思索起来。

听了这番高论,大家都点头称是。有人正待发言,杨慧泉又开了腔:“我看这‘五粮浆’的名字也不好,水气太重,且易与豆浆之类混同,不如叫‘五粮液’。对!就叫‘五粮液’。这‘五粮液’的名字既保诗了其酿造的特色, 又不落俗套。诸位意下如何?”“妙!妙!妙!‘五粮液’这名字太妙了!” 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叫起好来,老板也眉开眼笑地不住点头。

杨慧泉见大家赞同,马上举杯对大家提议:“既然诸位赞同,我们就一起举杯,为天下名酿‘五粮液’干此一杯!”说罢带头一饮而尽。“五粮液” 的美名在一片干杯声中问世了。

宜宾特产名酒五粮液是名酒中的佼佼者,其特点是:色清如玉而不薄, 味道浓醇而不浊,甘而不涩,辛而不螫。在 1956 年全国评酒会上“五粮液”

受到好评,在 1963 年、1979 年和 1984 年的全国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评酒会上,专家鉴定“五粮液”“香气纯正、味道醇和、入口甘美、下喉清爽、

各味谐调、恰到好处、余味悠长。”“五粮液”三次蝉联全国名酒称号,三次荣获国家金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