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大佛

四川荣县位于沱江支流旭水河上游,这里是石刻文化之乡,其中以荣县大佛最有名。

荣县大佛座落在县城东郊的东山,背靠山崖,头与山齐,坐南朝北,巍然端坐。大佛通高 36.67 米,是仅次于乐山大佛的我国第二大佛。凿刻在石崖的这尊释迎牟尼大佛像,是一位叫淳德的和尚化缘集资后凿刻的。从宋代神宗元丰八年(公元 1085 年)动工,到宋哲宗元荣县大佛 - 图1七年(公元 1093 年)完

工,历时 8 年。大佛像端庄清秀、丰满雍容,线条轻快流畅,刀法自然古朴, 造型优美,显示了精湛的雕刻工艺,是石刻艺术中的佳品。

大佛的头高 8 米,脸长 5.13 米,肩宽 12.6 米,膝高 12 米,头着缧髻, 脸面长而丰满,两耳修长垂肩,身躯健壮,衣饰雕刻精细,造型匀称美观。据县志载:修了大佛殿为大佛避雨。大佛殿顺山势分为 10 层,高 57 米,宽

50 米,到明代废毁。清代嘉庆十三年(公元 1808 年),寺内和尚会智珏等又募捐,在大佛头顶上修一个石券盖,并在盖上修个阁楼。石券盖似一座拱桥,造型美观,结构合理,使大佛不为风雨所动。到嘉庆二十一年(公元 1816 年),知县宫鉴贵主持修复了大佛殿及前后山门,取名为“大佛禅寺”或“大佛寺”。

现存大佛寺的殿宇分 4 层,全木结构,雕梁画栋,叠层而上,以大佛正殿为中轴,依山就势向左右展开,如展翅欲飞的大雁。绿树成荫的公路直通山门,山上小路蜿蜒曲折、幽深宁静。红墙碧瓦、飞檐翘角的殿宇掩映在树林修竹之中,更显得幽静雅致。在大佛崖壁上刻有十八罗汉、五百阿罗,还可以欣赏到诗人陆游在荣县做官时写的佳句“来朝日出春风动,更看青天万里开。”在大佛东侧崖壁上,有清代人张蛟写的“白云深处”4 个大字。登上大佛崖凭栏远眺,可饱览远山近水和荣州古城的绚丽风光,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