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羌族习俗与大熊猫

威州是汶川县府所在地,有阿坝州门户之称,位于杂谷脑河与岷江交汇处,两座索桥连接江河两岸,古有“绳系二水”之誉。如今,钢索吊桥横跨泯江之上,成为成都至川西北高原的咽喉,是阿坝藏、羌自治州第一个经济、文化中心。入夜,河谷、城镇灯火通明,岷江两岸流光异彩,十分迷人。

汶川境内,高峰峻岭连绵起伏,群峰争雄,山谷幽深,河流湍急。中外闻名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故乡,就位于邛崃山脉的东坡。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东北角,汶川县与小金县交界地区,矗立着四座终年积雪、耸入云大的山峰,就是四姑娘山。在保护区内海拔 5000 米以上的 101 座山峰中,

四姑娘山最为雄伟高大,主峰海拔 6250 米,现已向国内外登山运动员开放。在这儿居住的羌族,是古羌人的后裔。在秦以前,古羌人活动在甘肃、

青海一滞。秦献公时,羌人大举南迁入岷江流域。《后汉书·西羌传》说: “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就是记述羌人南迁的事实。汉代,岷江流域有“六夷、七羌、九氏,各有部落”,其中似冉十四、羌族习俗与大熊猫 - 图1最大。魏晋南北朝时,西北地区的党昌羌、邓至羌进入岷江上游。唐初又有河、湟一带的党项羌南下到岷江上游。唐代茂州地区有白狗羌、临涂羌、敛才羌等羌人部落。秦代以来,这些羌人部落经过长期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羌族。

羌族没有文字,自古至今均沿用汉文。根据羌族人民的要求,四川省民委和四川省民族语言办公室己着手创制羌族文字。羌族人大都使用羌、汉两种语言。

当你步入羌族地区,随处都可以看到高耸的碉楼,横跨于河山的溜索和索桥,有时还可看到占栈道的遗址,它们都是古代羌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羌族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优秀文化。2000 年以前,《后汉书·西南夷传》描述的冉十四、羌族习俗与大熊猫 - 图2入“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的“邛笼”,即今羌语碉楼之意。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的几种形式,最高的有十三四层,高有十余丈。碉楼以不规则的石片、石块用黄泥土粘合砌成。修建时不吊线、不绘图,亦不用柱架支撑,全凭目测和经验,信手砌成。这样建筑的碉楼坚固耐久,可经数百年,有的经地震也未倾斜倒塌,充分显示出羌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

栈道,又名“阁道”或“复道”。这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设施之一,有所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之说。直到解放前,羌族地区还保留了这种通道。《四川通志》记载:茂州“石鼓偏侨,即古秦汉制也。缘崖凿孔,插木作桥,铺以木板,覆以上,傍置栏护之。”这种栈道大多建在绝险之处的峭岩绝壁之上,凿孔架梁连阁而成。在古代为沟通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在军事上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