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塘峡

船过奉节,便进入了长江三峡第一峡——翟塘峡。翟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峡,也是最险峻的一峡。两岸的赤甲山、白盐山高达 1000 余米。它总汇

蜀水,气吞万里,水流湍急,浪飞涛涌,其两岸峭壁高 350 余米,几欲耸入云端。清代诗人何明礼曾吟诗赞叹:

夔门通一线, 怪石插横流。峰与天关接, 舟从地窟行。

长江进瞿塘峡,江面骤然变窄,两岸山势陡峭,江水汹涌澎湃,急流向前。峡中山势奇特,有的似万卷诗书层层叠叠、罗列有序。历代铭刻让人目不暇接,行、楷、隶、篆源于名流。有的藏锋不露,笔画圆润;有的用墨浓重、点画丰满;有的沉着潇洒、妙得自然;有的飞动峻拔、淋漓酣畅。其中近人冯玉祥将军题写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每字与人等高,浩气盎然。南宋赵公硕写的《宋中兴圣德颂》,全文 980 余字,书法端正刚劲,镌刻艺术精美,是长江沿线大型摩岩珍品。清人刘心源写的“夔门”两个大字,有汉隶风格,为后人称颂。

在峭壁上还有一串由下而上的“之”字形四四方方的石孔,这就是有名的“盂良”梯。传说宋代名将杨继业死后,敌人将他的尸骨埋在夔门之上的“望乡台”。孟良想盗得遗骨回去安葬,便暗自来到瞿塘峡,在几个打柴人的帮助下,连夜凿壁架梯,沿绝壁攀援而上。谁知梯刚架到一半,被一和尚发现,和尚假装鸣叫,孟良以为天快亮了,只好含恨离去。第二天,几个砍柴人知道是和尚捣鬼后,就把和尚倒吊在悬岩上。天长日久,和尚就变了石头。至今,石壁上那“倒吊和尚”仍清晰可见。

顺着孟良梯向上看,在直接天际的峰顶有一岩洞,形若天门,人称“盔甲洞”,据传是宋代巾帼英雄穆桂英藏盔甲处。1985 年,有勘察队攀壁进洞, 虽未找到穆桂英的盔甲,但却发现了古代巴人的柳叶剑、铜鞋、木梳及古代巴人颚骨,还有数具悬棺,为“盔甲洞”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翟塘峡北岸。与孟良梯隔江相望的一处绝壁上,几道竖直的裂缝中, 隐约可见一些长方形木匣,传说是古代鲁板用的风箱,“风箱峡”便由此而得名。20 多年前,几个采药人攀上绝壁,取出“风箱”,经考古专家鉴定, 这“风箱”原是 2000 多年前的岩棺,为研究三峡历史和古代巴人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

船过风箱峡,扑入眼帘的便是北岸陡峭的悬岩。绝壁上有一条与江并行的奇特石径,那便是自白帝城起,经巫山县到与湖北交界处编鱼溪的长江三峡纤道。纤夫们头顶上悬崖欲坠,脚下江涛汹涌,肩背千丈纤索,在凿于百丈悬崖绝壁间的纤道上匍匐前行,惊险万分。为纪念那些无名的拓路英雄, 后人在“风箱峡”侧的绝壁上刻下了“天梯津翟塘峡 - 图1”和“天辟奇功”八个大字, 赞颂开凿栈道勇士的奇功。据《吴鲁逊传》说:“备升马鞍山,陈兵自卫。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著名的历史学家任乃强教授认为,上述步道就是这条纤道,当时这纤道曾是兵家争夺之地。

顺“天梯津翟塘峡 - 图2”危岩纤道东去,路旁绝壁上有一钟乳石洞,洞中道路崎岖,并有如门石壁七道,因名“七道门”。每进一门,均何异景。石钟倒挂, 千姿百态;石笋丛生,奇形怪状。洞顶有一细缝,可见一线蓝天,故称“一

线天”。洞内宽敞处如天辟校场,窄处仅能容一人躬身潜行。洞中清泉奏琴, 深幽洞天,使人静不思归。

在赤甲山上,不时有一股如雾细雨,喷向对岸山峰,似一条白龙飞向对岸,所以人们常说这是“白龙过江”。

赤甲山上有“圣姥泉”,相传是天上圣姥在这里布施“圣水”的地方。行人或纤夫每走至此,只要对“圣姥泉”说一句“圣姥、圣姥, 口渴了、口渴了!”立刻就会有一股甘甜泉水喷出,俄尔停喷。如你再呼唤“圣姥⋯⋯”, 泉水又会喷出。这眼间歇泉虽非圣姥布施圣水,但确给翟塘峡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