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童子”·“抢童子”·“送南瓜”·“打儿屵”

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子传宗接代,乃是第一大孝。我国这种以“添人进口为禧”,以繁荣氏族、部落、民族为荣的观念,从原始社会传承至今。重视生殖乃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民间俗语常说:“早生儿子旱享福”。为了得子或早得子,在四川民间有“拴童子”的习俗。人们或向观音菩萨祈求,或向“送子娘娘”祈求。送子娘娘无专庙,但在许多庙内都设有专龛供奉。其塑像是位慈眉善目的妇女, 双手捧着一个白胖胖的婴儿,周围簇拥着 360 个童子,寓每天向人间送一子之意。到庙中求子的妇女进香之后,跪在送子娘娘面前,虔诚地许愿祈祷, 有的妇女还把红线拴在自己喜爱的“童子”的手腕上,据说这样不仅可以得子,而且生下的小孩会如该“童子”貌。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拴童子”。

除“拴童子”习俗外,“抢童子”的习俗在四川各地也广为流传。传说农历三月初三是送子娘娘的生日,每到这天,人们都要举办娘娘会,并演戏娱神。待到午时三刻,焚香鸣炮礼拜之后,会首站在高处,将事先请人雕刻好的长四五寸的木童子抛向求了的人群之中。这时,人群如“水溅油锅—— 炸了”,你拥我挤、你抢我夺。抢得第一个木刻童子的人会最早得子,其余次之。这就是所谓“抢童子”。

抢得童子的人,于当夜以鼓乐开道、举灯打伞,由一男孩抱着抢得的“童子”,骑上彩马,送到无子的亲友或有钱人家中,谓之“送子”。得到“童子”的这家主人,定以酒宴招待,并给“送子”者大量赏钱。

四川民间还盛行“送春牛”、“送灯”和“送南瓜”以寓“送童子”的习俗。“送春牛”就是把打春时做的小泥牛,敲锣打鼓送给无子的人户;“送灯”就是人们在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后,悄悄地把悬挂在庙前灯杆上的“天灯” 取下来,送给无子的人户;“送南瓜”就是人们于八月中秋之夜,一群小伙子偷偷爬进瓜田,摘一个南瓜送到无子的人户家中,寓破瓜得子之意。南瓜子多,愿他家多得贵子。

比上述求子习俗更古老的还有投石求子的习俗,如“打儿洞”。

在涪陵地区武隆县仙女山下的清水乡老场附近,有个地方叫“打儿屵(屵音千,即岩腔)。很久以来,常有许多人来此,于洗手焚香行礼膜拜之后, 连连祷吉说:“菩萨哟,请保 “拴童子”·“抢童子”·“送南瓜”·“打儿屵” - 图1我打个儿出来哟”!说完,即手拿形似男性肇丸的卵石,背朝岩屵,由胯下向岩屵打去。打到腔内而没跳出者,即可望生子,否则即无望。

在黔江地区的彭水县城西部的乌江岸边,有个地名叫“爬(音巴)儿石”。这是一墩由许多卵石夹着泥沙凝结而成的礁状石壁,高约六米。据说,男性青年如能爬上顶端,便可望生儿,否则就无望。终年来此焚香祈祷之后爬攀的男青年络绎不绝。

距离“爬儿石”不远的山上有个凉风坯口,坯口边有一状若女阴的石缝, 常有许多善男信女来此焚香祷告后抚摸。据说,只要是心诚意真,求子心切, 抚摸过后,女的可望怀孕,男的可望得子。

这些奇风异俗虽属诡谲,但却是原始生殖崇拜文化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