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故里古迹多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乡,在四川江油县青莲乡。青莲乡最早的名称叫清廉坝,又叫漫坡渡、蛮婆渡,原是彰明县治所在。由于李白号称青莲居士, 后人把清廉坝改为青莲乡,或叫太白场。

青莲乡南面附近的天宝山麓,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居。李白的祖籍在陇西成纪(今甘肃奉安),所以李白故居用“陇西院”命名。明末,这座古代建筑毁于战火。清代乾隆五十三年(公元 1738 年)重建,到光绪二十三年

(公元 1896 年)增修了仓颌、太白、文昌、地母四殿。照壁上方用磁片嵌镶有“陇西院”三个大字,下面是三道拱门,均育石刻对联。正门上的对联是: “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在陇西院东北面几百米远的山腰上,有李白之妹月圆的坟冢,1963 年整修时竖了石碑,碑文上刻唐李月圆之墓。

在李月圆故居粉竹楼的后侧,有一个洗墨池,因李白和妹妹常在他中洗涮笔砚而得名。在他的上万,有“洗墨池”三个字,池水清澈,常年不干, 因有泉水为源。泉水上涌时,水面形成许多鱼眼小泡,好像蒲花,因此称为“蒲花井”。

在陇西院门前,有一条小溪流,传说李白少年时常在溪边玩耍。有一天, 他看到一位老婆婆在溪边磨着一根铁棒。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磨铁棒干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把铁棒磨成针。李白惊奇地问:“铁棒好几斤,怎么磨成针?”老婆婆说:“一日磨一分,日日磨不停;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件事使少年李白受到很大震动。从此李白更加发奋读书、刻苦学习, 终于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驰名中外的诗仙。这条小溪后来被人们称为“磨针溪”。

李白的衣冠墓在青莲乡的“名贤祠”内,是清代同治八年(公元 1869

年)何恺堂县令兴建的。唐代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李白在安徽当涂逝世, 葬于当地龙山,后来,李白的孙女要求李白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将李白墓迁葬于谢家青阳之阳。据县志载:“太白故有墓,墓并不在蜀,而彰明人曰, 此故其桑梓地也⋯⋯于是相议为衣冠墓,具章服如唐制,敛以诗集,筑子仙人旧馆之右,环植花木。”说明修衣冠墓的原因。原墓碑文是“唐翰林学士李太白之墓”,碑现已不存。1963 年竖碑,上刻“唐李白衣冠墓”,碑高两米多,周围筑有栏杆。

在陇西院南约一公里处建有“太白祠”,为一座古朴的红墙大院,是后人为纪念李白而建的。祠内有“太平故里”石碑。清代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 年)重修太白祠,建有两院三殿,院前植有两株银桂。正殿原有李白塑像,中殿为游廊大厅,厅的东西头各有一座古碑,一座是彰明县令张洪轩题写的《怀李太白》诗碑;另一座是四川道台兼龙安府事赵金笏题的《过彰明漫坡渡谒太白祠七古》诗碑。两碑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诗人崇敬怀念之情。

李白 5 岁时便随父客居于蜀,直到 25 岁时,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怀念故乡之情深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表达了诗人李白无限思念家乡之情。1961 年,李白的故乡江油筹建纪念馆,1981 年开放,有太白堂、太白书屋、展览厅、碑亭等,保存了大量有关李白的图书资料及文物字画。李白纪念馆与太白公园隔河相望,构成了

馆外有园,园侧有馆的文化风景旅游区。

李白在江油故乡的遗迹多,在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也很多,如有《李白出世》、《李白读书》、《磨针溪》、《读书台》等,丰富多彩,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