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三宗宝

所谓“关东三宗宝”,即指人参、貂皮、靰鞡草。

人参为东北三宝之一。它盛产于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等山林中。人参,又叫“棒捶”,因主杆像纺缍,又似人形而得名。

在林间自然生长的叫“山参”,或者叫“野山参”。人工栽培的叫“园子参”。园子参由于生长期短,又缺乏野山参在自然山林中生长的优越环境和条件,所以它的营养价值远远不及野山参。

人参真有些像人,生长速度非常慢,据说每年只长一品叶,但它的寿命非常长,竟像人一样,寿命可达百年以上。人参的年龄越长越珍贵。以七品叶为贵。

人们视山参为宝物,认为吃了人参会长生不老。早年是朝贡的贵重物品。后满、汉等民族有专门采参出售为生的,俗称“放山”。进山采参时须听从“老把头”的支配,有语言,行为上的一系列禁忌。不得大声吵嚷、惊动了山神,不可预言采参数量,不能见利忘义,独吞所得,否则不得好报⋯⋯民间还产生了关于人参的许多传说。如说山参是“人娃娃”,会跑,所以在采参时,必须先用红线把人参拴住,然后再一点一点细细地挖掘,连根细须也不能弄折。保证人参的完整无缺。相传还有一种鸟叫“棒槌鸟”,为了报答放山人的救命之恩,“棒糙鸟”专门引导善良的采参人找到参源。因此,有“棒褪鸟”的地方,往往都生长着人参。据估测,黑龙江省林区山参蕴藏量在千斤左右,占全国蕴藏量的四分之一。

东北人参享誉海内外,畅销海外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

貂皮,就是紫貂的毛皮。它皮板软薄,色泽润滑,毛细柔软,雨雪不湿, 保暖力特别强。是制作皮手套、皮帽、皮衣领、皮大衣的珍贵原料。紫貂繁殖力不强,数量有限。由于貂皮稀少质优,故价格特别昂贵,在国际市场上有“软黄金”之称,一件精美的貂皮大衣,价值高达数万元或十几万元。

中国古代将貂皮列为贡品。据《车观汉记》载:汉代在大兴安岭南麓以游牧为主的乌恒人,到中原朝拜皇帝时,即以貂皮作贡品。《清太宗实录》记载:“黑龙江地方虎尔哈部落托思科、羔图里、恰克莫、插球四头目来朝、贡貂狐、啥狸等皮。”后来,朝廷便明文规定索取。康熙皇帝曾下令: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族的身满五尺者,岁纳貂皮一张。可见貂皮之珍贵。

自古野生在黑龙江下游的紫貂,解放后经过人工驯养、繁殖,已经在三江平原的农场里安家落户。人们还培出了白貂、黄貂、蓝貂等紫貂的变种, 其经济价值比紫貂还高。

现在,国家已把紫貂列为稀有动物,重点保护,以利繁衍生息。

靰鞡草是沼泽地上生长的一种细长柔韧的草,秋天将它割下凉干,贮存起来,到了冬天,把它放在平滑的石头上或木头上,用木锤砸打。经反复砸打,草就由硬变软,柔细如丝、如绵。然后将其絮到牛皮靰鞡(一种用牛皮粗糙地缝制而成的鞋)里面,穿在脚上又轻软、又暖和。它融潮、透汗、保温,穿两天一换,真是又舒适又实惠。也可以把砸好的靰鞡草铺在炕上当草褥子用,又松软又舒服。

因北大荒开发较晚,人们生活条件较差,天气寒冷,所以,过去就把这种能御寒的靰鞡草称为关东三宗宝之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已经很少有人再使用。当代青年人甚至都不认识这种草为何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