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射和驯鹰

千百年来生息繁衍在黑龙江省广袤、肥沃的山林大地上的满族先世们, 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不断拓展生产领域,最先从原始采集向狩猎生产过渡, 创造了标载史册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独特的狩猎方法。

早年,满族先人从事捕猎活动,仅仅依靠柞木树枝做杆、磨砺石片做头的箭矢,凭借强健有力的双臂拉弓射箭来捕杀野兽。由于生产工具比较原始、落后,经常让凶猛的动物逃走或咬伤。后来,聪明的猎人发现,用毒药浸过的箭簇射猎杀伤力更大。于是,这种“毒箭”逐渐被推广开来,普遍提高了狩猎生产水平。在先秦时期,”楉矢石弩”就做为北方民族贵重的方物进贡到中原朝庭。

金代前后,满族先世女真人以长于骑射远近闻名。女真人掌握了驯养和驾驭剽悍猎马的本领,练就了纵马驰骋的身手。他们具有在马背上搭弓射箭箭无虚发的高超骑射技巧。建立大金政权以后,精于骑射更成为上至宫庭、下至百姓的普遍崇尚。猎人们在生产闲暇时间纷纷演习跑马射箭的技巧,以相互竞赛获胜为荣耀。皇室宫庭也年年举行声势浩大的野外围猎活动。直到清代,这种风习仍然盛行,并演生了宫庭习武射箭、民间赛马骑射的练兵、体育活动,以此激发骁勇、精悍的传统民族精神。

除了凭借精悍的猎马和高超的箭技,满族和他的先人还通过驯养矫捷、凶猛的猎鹰“海东青”,来协助进行狩猎活动。据历史记载,在唐代,“海东青”已是满族先世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贵贡品,辽代时期,宫庭贵族常向女真人索征“海东青”猎鹰,以此居奇。清代满族皇族更是酷爱放鹰,康熙皇帝曾写诗赞曰:“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属海东青”。

“海东青”的调驯很不容易。将野性十足的“海东青”张网捕获后,要拜谢“鹰神”格格慷慨相赐。然后在特制的鹰架上,给它加上“脚绊”、不让它睡觉;还用麻线让其吞食再拉出,以此刮出肠油⋯⋯几经“熬鹰”、“勒膘”等调驯之后、,便开始到山野之中“放鹰”。通过训练“海东青”迅捷的反应和捕捉野禽、山兔、狐狸的本领,将其训练成打猎时的得力助手。进入山林之后,猎鹰在上空盘旋,发现猎物便尖叫着俯冲下去。猎人跟踪而至, 迅猛的“海东青”已用锋利的鹰爪挖出了猎物的眼睛。为奖赏猎鹰,猎人在每次得到猎物后都要取其内脏喂饲“海东青”。但不可喂食太多,否则适得其反,所谓“鹰饱不拿兔”,说明了这个道理。

公元 698 年,靺鞨族粟未部首领大祚荣在牡丹江上游敖东城建“震国”;

713 年被唐王朝册封为忽汗州都督,渤海郡王;775 年,渤海三世王大钦茂在黑龙江省宁安县设上京龙泉府,建立满族历史上的第一个王国政权。辖区包括现在的中国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大部分及朝鲜的一部分、俄国滨海地区的一部分。渤海国前后存在 230 年,后被契丹所灭。

公元 11 世纪末,12 世纪初,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靺鞨族一支改称女真。女真完颜部重新崛起,首领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于公元 1115 年称帝,建立大金王朝,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定都,称“上京会宁府”。这是满族历史上建立的第二个政权。金政权迅速发展,1125 年灭辽、1127 年灭北宋,1153 年迁都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