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论的起点在哪里?

定义接着讲这个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历史转折的标志,是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因而是这个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起点。

可不可以把起点更向前推?我想,应该明确肯定,起点就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不要模糊这个起点,这个标志。

① 这是作者提交在上海召开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全国讨论会的论文,1993 年 6 月 23

日发表在《文汇报》上,其中的第七部分,后来又作了一些补充。

当然,“起”,也不是突如其来。这个理论诞生的酝酿,我看可以追溯到 1975 年。这一年,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进行全面整顿。整顿, 虽然没有也不能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从根本上错了,但又的确是针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所以,可以说,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从总体上同当时居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分离开来,对立起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新的指导思想就要诞生了。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所以来了一个“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后来又来了一个“两个凡是”。临产会有阵痛。“批邓反右”、“两个凡是”,可以说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的路线和理论诞生前的两轮阵痛吧。

小平同志后来说过,那时的整顿也就是拨乱反正;还说过,说到改革, 其实在 1975 年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用的名称是整顿,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很得人心,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以发展生产力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改革才重新发动了。

因此,我认为,从起点往前追溯,把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当作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诞生前的直接酝酿,是合理的。最先出版的那一卷《邓小平文选》,从 1975 年开始,正是反映了这个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