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这两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总的基础。这个 理论的大厦,建立在由这两条打下的地基之上。下面的五条,则是这个 大厦的五大支柱。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要讲支柱,这一条是中心的支柱。十四大报告在概括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论点时,把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论点,同关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论点联系起来,由此得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任务联系到根本标准,这就是生产力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十四大报告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个问题上,把这几个论点贯串起来,反映了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小平同志多次说过,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是什么,过去

对这个问题“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里指的就是没有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我们的主要任务、根本任务,是进行推翻三座大山的阶级斗争, 主要是武装斗争。三座大山推倒、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们的根本任务应该转向发展经济和文化。1956 年八大一次会议曾经正确地确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前后,党多次讲过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然而,由于当时东欧发生的事件的影响,由于国内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影响,我们很快改变了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从而动摇了八大一次会议的正确路线,重新强调以阶级斗争、以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为纲、为主要任务、为根本任务。这种“左”的错误,由于后来国内外一些事件我们又未能清醒对待而进一步发展,直到发动“文化大革命”,造成长达十年之久的动乱。这个历史教训的确是极其严重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最重大的决策,就是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全国人民工作的中心转到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上来,这是标志新时期开始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工作中心”,在我国社会主义的这个基本问题上确立正确的观点,来之不易。坚持这些观点,仍然不易。当然, 情况根本不同了。小平同志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和八大的时候比较, 现在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得多了,经验丰富得多了,

贯彻执行我们的正确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大加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不是没有遇到过国际国内的风风雨雨。如果不能清醒对待国际国内这些事件,或多或少地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动摇我们党关于“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的基本观点的偏向不是不可能发生的,有时在舆论界不是没有看到某些迹象。但是,以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地、沉着地对付和处理了这些事件,同时又不受干扰,不因为这些事件而离开我们确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理论观点。党中央是这样把握局势的,也是这样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的。

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述,是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在这以前他还说过:“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这两个提法是完全一致的,都很深刻,有新意,真正抓住了本质,撇开了一些并不属于本质却被人们当作本质的东西。提出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我体会, 一是为了论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二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社会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这样来澄清姓“资”姓“社”争论中的混乱思想,要求不要把一些并非社会主义本质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事物和观念,当作社会主义去固守;不要把一些并非同社会主义本质不相容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和手段,当作有损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加以固拒。在人民公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问题上是如此,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问题上也是如此。

这里还应该提到,十四大报告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次把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列进来,而且把它当作这个理论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的五个主要论点之一,这是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深刻体会的。把发展生产力摆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心。他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他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论述,都立在这个重心之上。正是这一点, 使这个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唯物主义精神。而在现代的条件下来谈发展社会生产力,就不能不突出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否则就落后于时代。正是这一点,使这个理论又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只有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和科学技术引起的社会变革的社会主义理论,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才是现代的社会主义理论。

**(四)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从哲学上讲,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内部的矛盾。由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 因此,社会发展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提法。

在民主革命时期,要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革命的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毛泽东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就是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这样的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他的失误在于,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来解决这样的矛盾。在这个问题上,现在的新认识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 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的。其实,1984 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已经说过“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的问题,不过南方谈话以后这一点才得到人们的比较

充分的注意和重视。

所以,如同过去革命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样,现在改革这场新的革命,这场经济体制的革命性变革和其他方面体制的相应变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不改革没有出路。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个重要支柱。

改革的日标是什么?通过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成什么样子?十四大报告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这一条中,概括了改革的三大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确立这个目标模式方面,小平同志始终起着先导的、主导的作用。是他最先在 1979 年鲜明地指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今年初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讲了两个“不等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这是根据实践的结果,根据十四年改革的经验,根据对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发展经济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根据对世界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观察,改变了我们老祖宗说过的某些话。这就大大地解放了我们的思想, 为我们党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思想上和理论上作好了准备。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所有制基础的问题上,是“主”和“辅”、“一” 和“多”的结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以其它经济成分为补充、为辅助,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个目标的确立也是小平同志起先导作用、主导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候,小平同志就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后来又说过: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政策,就国内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总结道:过去,“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历史教训,一是没有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二是没有切实建设民主政治。”当然,我们所要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我们要把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民主与秩序,民主与社会政治的稳定、民主与党的领导的权威,很好地结合起来,决不是提倡无政府主义,一定要同“文化大革命”中制造天下大乱的“大民主”划清界限。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仍然是“主”和“辅”、“一”和“多”的结构。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主”、是“一”,多党合作、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多”。

同经济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还必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主要目标,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早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是在叶剑英国庆三十周年讲话和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中。今年初的南方谈话,小平同志又强调要两手抓,两手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发展,“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一”与“多”的结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这是“一”;古今中外,立足现代而又继承遗产,吸收古代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吸收世界一切有益文化成果,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这是“多”。

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三大改革目标和三个方面的有“主”有“辅”、有“一”有“多”(“一”是主导、领导、指导,不是唯一、单一、清一色)的结构,继承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纲领的许多仍然适合需要的内容,又适应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有了许多新的重要发展。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社会主义发展有一个必要条件, 就是要了解、吸收、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的一切成果和经验,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加以运用和发展。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超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社会制度的历史要求。而历史现实却是社会主义先在经济和科技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要解决这个历史现实和历史要求之间的矛盾,实行对外开放,自觉地、积极地去利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文明成果,任务就更加艰巨和急迫。这是讲必要性。还有一个可能性问题。现在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形势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比过去要好的实行对外开放的可能性。七十年代初, 毛泽东、周恩来抓住世界形势变化中出现的机会,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七十年代未和八十年代,邓小平又清醒地估计了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调整对外关系,为我国集中力量进行国内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坚决地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必要条件,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助力。过去的封闭,一是人家封锁我们,这不是我们的过错;一是我们自己对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识不足,主动不够,这需要总结经验教训。现在,人家同我们还有对立和斗争的一面,人家欺侮、封锁我们,企图演变我们的行为和危险依然存在,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同时,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封闭只能导致落后,绝对无助于而只能有害于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我们决不可以动摇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倒退到封闭状态。

**(六)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这就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们是 立国之本。十四大报告在概括这个问题上的论点时,讲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另一个方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四项基本原则丰富新的时代内容。小平同志说过: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不是新东西,并不是不重要。非常重要,今后还必须坚持,这是我们事业的连续性。但是,我们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具体理解,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经受实践的检验,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纠正不正确的、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某些旧的理解,接受新的、适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解,这是我们认识的前进性。只有这样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内在联系,内在统一。

所以,一条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条是坚持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我们对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解丰富新的时代内容,有这两条才能真正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否则,两个基本点就会互相打架。两个基本点必须也必定能够互相联系,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这四条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支柱,解决的是社会

主义的根本任务、内部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四个基本理论问题。化为指导我们行动的路线,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小平同志自己做出的概括。十三大前夕,小平同志就说了“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十四大报告概括这几个基本问题,并且按这样的逻辑次序排列,是以小平同志这个概括为根据的。

**(七)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这是第五大支柱。十四大报告 概括这个问题上的论点,共有三条,一是三步走的战略,二是台阶式发展的战略,三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企业、个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共同富裕的战略。或问:三步走不就是工作安排吗?算什么理论呢?往深里想一想,这里

包含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问题。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纠正了“左”的革命急性病。邓小平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这方面过去也有急性病。“大跃进”的时候讲三年、五年超英赶美,不去说它了,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由于对国际情况还缺乏清醒的了解,对自己的情况也缺乏清醒的了解,在实现现代化的期限和目标上还提过一些过急的口号。正是邓小平同志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我们的国情, 让我们打开眼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世界有了新的了解。我们要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这种雄心壮志是不变的,对实现这种雄心壮志所要经过的过程的长期性获得新的认识。认识到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才制定了三步走的现实可能的战略。

认识长期性,又要抓住时机,隔几年使经济加速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慢慢吞吞不行,要争取现实可能的较高速度,这是人民的、民族的愿望,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要求,其他一些国家也提供了这样发展的先例。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这个形象的描述很好。过去往往用波浪式发展描述增长的不平衡性,但是纵波、疏密波,人们不大了解,横波,起伏波从形象上给人一个起而又伏,波浪来了迎上去,到了波峰还要掉下来的感觉。而台阶式发展就避免了这种印象,没有从波峰到波谷这样一个下降的过程。如果我们经济生活里发生了这么重大的马鞍型,那是一种工作失误的结果。如果没有重大的失误,不应该发生经济的大幅度下降。总之要有增长,但是增长速度不可能是年年均匀的。台阶式发展,形象地表示了增长速度的不均匀性,这也可以算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台阶式发展规律,既反映了我们要求在时机有利的时候加速发展的愿望和客观可能性,又使我们能够把握发展和调整的辩证关系,取得指导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主动权。我们正是根据事物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增长不均匀的规律,来指导我们经济发展的战略的。

一部分地区、企业、个人,只要有条件,有本领,靠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就要允许和鼓励他们先富起来,不要捆住他们的手脚。毛泽东解决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先建立革命根据地, 以便逐步把革命推向全国胜利。邓小平指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发展进程的不平衡问题,制定了先富带动后富、共富的战略。

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理论观点,化为指导我们行动的战略,就是包含多方面内容的三步走战略。总起来说,理论上的五个支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的理论基础。

**(八)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这是十四大报告对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作出的一个新概括。领导力量是工人阶

级,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条过去和在现都没有变化。当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革命,对领导力量的自身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依靠力量, 现在比过去更加广泛了。从前,在农村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 打击和消灭地主阶级,这是土地改革的时候的阶级路线。在城市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而不是依靠城市贫民,不是依靠资产阶级,这是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中指出的。现在阶级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当然还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但是工人阶级包括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和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两支大军,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他们不再只是属于团结对象,而是属于依靠对象。在农村,还要依靠广大农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是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我国社会主义还要依靠各民族的团结,因为我们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我国社会主义还要依靠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本来是民主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现在仍然需要统一战线,而且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按小平同志的提法,它包括三个全体: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全体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全体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关于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这一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也是带总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完整表达,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前,不是有个“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吗?

**(九)用“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问题。**国家要统一,而且 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这是人民的愿望。用什么办法来实现和平统一?小平同志从实际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这是现实可能的构想,是政治智慧的伟大创造。这里没有用“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的问题”这样的提法,因为我们并不提出用社会主义统一香港、澳门、台湾的问题。小平同志说,这个构想的提出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在中国的主体(大陆)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自己的身边,“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十四大报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主要内容,从八个加一个基本问题的角度作了概括。联系毛泽东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成果做个比较,我想应该说经过十四年的努力,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现在解决得是比较系统了。这个估计,应该说是符合实际的。当然我们还只有十四年直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在十四年的基础上,也总结了过去三十年的经验教训,所形成的这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对中国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飞跃。当然还要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接受检验,继续丰富发展。但是,的确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个理论,举起了一面新的旗帜。

以上是我学习十四大报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概括,对它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对八个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对每个问题上的主要论点的逻辑联系,得到的一些个人的体会,是不是准确,是不是适当,希望听到大家的批评。

一开头,我们讲到“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问题。确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我们党的基本理论,举起这样一面新的旗帜,的确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的根本问题。十四大认为这个理论“第一次”初步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实,除了“第一次”,

还有个“唯一性”:中国社会主义要保持稳定和发展,不能依靠别的,唯一的只能依靠这一套。外国的固然不行,过去的也很不够。把过去我们积累的经验吸收在内,外国的经验教训总结在内,我们形成了现在这一套,它是第一次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也是对这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唯一正确的回答。坚持这个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直到实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那时候,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他说, “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的确掌握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手里,而且以社会主义的巨大胜利获得最后的解决。这当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也会发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