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确定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同时,确定了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根本政策。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没有这个政策是不可能的。邓小平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 这是我提出来的”②。这里所说的经济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就是改革。坚持改革开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同另一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相互依存的”③,都是围绕着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④,今后还要坚持;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主要是改革和开放政策”⑤,这是党的路线的新发展,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关于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

“改革是必由之路” 邓小平说:“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⑥。“搞这些改革,走这样的路,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结果。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①邓小平既从正面又从反面反复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②。“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75 页。

⑥ 1987 年 11 月 11 日新华社讯。

⑦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74—275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79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77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48 页。

④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 151 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37 页。

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38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49—150 页。

②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 140 页。

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③“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

④他要求我们在改革的道路上不要回头。“如果我们走回头路,会回到哪里?

只有回到落后、贫困的状态。”⑤

1989 年政治风波刚刚平息,邓小平就在 6 月 9 日的讲话中鲜明地回答说:“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错了没有?没有错。没有改革开放,怎么会有今天?这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应该说我们上了一个台阶,尽管出现了通货膨胀等问题,但十年改革开放的成绩要充分估计够。”“绝不能重复回到过去那样,把经济搞得死死的。”“我们的一些基本提法,从发展战略到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都是对的。要说不够,就是改革开放得还不够。”

⑥在 1989 年 9 月 4 日致中央政治局的信中,他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前进中还会遇到一些曲折。但我坚信, 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把先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代发扬光大。”⑦这些话表示了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于这项伟大事业必须继续坚持和不断推进的坚定信心和殷切期望。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革命”这是关于我们的改革的性质和意义的一个重要命题。邓小平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谈话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①这是在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前夕说的。

追溯这个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即已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在这以前,邓小平已在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致词和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中说过同样意思的话②。

在这以后,1982 年邓小平又讲“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并且指出:“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③1984 年针对“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邓小平又指出:它“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④。如果说。这两处提法是对某一项改革说的,那么,“改革是一场革命”这个命题,则是对整个改革事业的性质提出来的。

不久,邓小平同日本二阶堂进谈话,进一步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个重要命题⑤。

是不是邓小平偶尔讲过这么一次,以后就没有再讲了呢?不是。邓小平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37 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19 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9 页。

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06、307 页。

⑦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23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82 页。

②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九八二年),第 125、143 页。

③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 351、352 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78 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13 页。

1986 年同希腊总理谈话,再次肯定这个命题:“我们把改革当作是第二次革命。”⑥在这期间,类似的提法还有多次。比如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①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革命”②;“实质上是一场革命”③。1985 年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的提法则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④

由此可见,关于改革是一场革命,要实现革命性变革,邓小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成为他反复申述的一个重要论题。

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革命呢?因为我们的改革不只是枝节的、细微的, 日常的、纯粹量变性质的变革,而是在社会主义这个总的质的规定性的范围内发生的带有某种程度和某些部分的质变性质的变革,不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而是对原有体制的革命,即“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邓小平南方谈话,再一次强调了改革所要求的经济体制变化的根本性质,并且鲜明地提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深刻命题。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经济体制改革决定通过不久,邓小平即已说过: “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⑤从而把改革、革命、解放生产力联系起来。1985 年在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的时候又说:“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⑥还说:中国的改革“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⑦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就更能解放生产力”①。1987 年,他又说:十二大“进一步解放了党和人民的思想, 也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②

因为我们这场改革对体制的变革带有某种“根本”性质,某种质变性质, 所以称之为革命。因为革命要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有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的任务,所以,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一个已经奋斗了十多年、还需要奋斗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才能完成的历史阶段,它是又一场革命,是我国人民夺取政权、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那次革命之后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一场试验” 在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的同时,邓小平强调: “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③;“一个大胆的试验”

④,“一个重大的试验”⑤,“一场伟大的试验”⑥,“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

⑥ 1986 年 4 月 9 日新华社讯。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35 页。

② 1985 年 10 月 15 日新华社讯。

③ 1986 年 9 月 14 日新华社讯。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42 页。

⑤ 1984 年 11 月 21 日新华社讯。

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08 页。

⑦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34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48—149 页。

② 1987 年 12 月 25 日新华社讯。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74 页。

④ 1985 年 7 月 2 日新华社讯。

是一个大试验”⑦;是探索“一条新的路”⑧。

既然是试验,探索,新事物,新路子,我们应当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从事,遵循怎样的指导方针来进行呢?就是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⑨;要估计到“不会是一帆风顺的”⑩;“是有点风险的”

(11);“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能怕,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停步不前。胆子还是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①当然“不能蛮干”②;“要讲究稳妥,但稳妥变成停滞不前就坏了”③。“有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不能停滞,停滞是没有出路的。”④“不要怕冒风险,胆于还要再大些。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就走不了路。”⑤他还提出:“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下会塌下来。”⑥ “我们不能避开风险,这个风险是绕不过的,除非我们不前进。”⑦

总之,“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大胆探索,同时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⑧。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⑨。“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⑩,“要坚决地改,不丧失时机”;步子要稳,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犯了错误,及时发现,及时纠正。”(11)

还有一个原则是:“要在改革过程中,保持生产有较好的发展”,只要这样,“我们深化改革的风险就小得多了。”(12)

所有这些论述,同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所说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 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①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这样的风貌,充分表现了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开拓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

改革中的姓“社”姓“资”问题 改革中敢不敢闯,敢不敢试验,遇

⑤ 1985 年 11 月 11 日新华社讯。

⑥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44 页。

⑦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33 页。

⑧ 1985 年 7 月 15 日新华社讯。

⑨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 133 页。

⑩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 142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29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19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40 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60 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63 页。

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67 页。

⑦ 1988 年 7 月 9 日《人民日报》讯。

⑧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42 页。

⑨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18 页。

⑩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18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72 页。

到一种思想困惑,就是怕学习和利用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某些经济形式、手段和方法,被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姓了“资”。

邓小平早在 1979’年初提出坚持囚项基本原则的时候就说过:“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 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②1979 年11 月 26 日同《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吉布尼谈话时说: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学习资本主义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也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1980 年 8 月回答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关于“你是否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都是坏的?”这个提问时说:“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井没有阶级性。”③1985 年同美国企业家代表团谈话,又说:“我国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化建设。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是当作方法来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①

从根本的方向、目标而言,我们当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同时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又有一个思想路线问题。即我们头脑中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观念,必须拿到实践中去反复检验,看它们哪些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哪些并没有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发展。邓小平多次强调: 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可是过去多少年对社会主义是什么,“没有完全搞清楚”

②,“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③。这就有一个正视现实、调查研究、开拓创新、

大胆试验,从实践检验中去搞清楚社会主义是什么、社会主义怎样才能建设好的问题。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邓小平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逐步进行改革。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④这句话,不仅是对事实的陈述, 而且表述了我们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改革战略。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从首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来开辟自己的道路,邓小平领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首先进行农村改革来打开局面。这说明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上一直占据在极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 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⑤

农村的改革从包产到户开始。在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中,包产到户是适合中国情况的群众创造。从实行合作化以来,包产到户的群众要求,屡次兴起, 屡次被压了下去。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 1956 年八大一次会议以后整顿农业

② 《邓小平文选》(一九六五——一九八二年),第 154 页。

③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 310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49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37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63 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38 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77—78 页。

合作社的过程中,出现了包工、包产之类的生产责任制的创造性尝试,1957 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后,在以“两条道路大辩论”为核心的农村整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这些尝试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给压下去了。第二次是 1959 年整顿人民公社的过程中出现的包工、包产到户的创造,在错误的“反右倾”运动中又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给压下去了。第三次是停止“大跃进”以后的调整时期,这次兴起的势头很强,到 1962 年 7 月全国己有不止20%的农村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当时邓小平和中央许多同志都支持这个创造。邓小平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是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态度,也是生产力标准的运用。“白猫、黑猫”的比喻,就是这个时候,在这个问题上讲的①。当时邓小平说:这些都是些初步意见,还没有作最后的决定,以后可能不算数, 中央准备开会研究。1962 年 8 月北戴河会议上,这种主张遭到批判,又一次被压下去了。总之,在长达二十多年之久的时间里,这一群众创造一直不被允许试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端正了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形势和条件大不相同了,群众重新提出这个要求,并且自动地实行起来。安徽等省首先予以支持,在推行农村改革中带了头。在中央,邓小平予以支持,肯定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并指出“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 这一点很重要”②。这样人民公社制度取消了,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的农户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种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新体制,几年功夫就逐步在全国推开,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迅速扭转长期停滞或提高缓慢的局面,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很快发展起来, 中国农村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姓“社”不姓“资”。实行这种责任制以后,社会主义在中国农村比以前巩固得多了,农民拥护得多了。农村改革起步的成功,奠定了整个改革事业的良好基础。

中国农村的另一个重大变革是兴办乡镇企业。这也是群众创造,邓小平给予热情支持和高度评价,他称赞说:“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 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的乡镇。”①这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大创造。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 早在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那篇讲话中,在强调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时候, 邓小平就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并说:“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②。邓

① 《邓小平文选》(一九三八——一九六五年),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305 页。

②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 275、276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38 页。

② 《邓小平文选》(一九六五——一九八二年),第 142 页。

小平反复申述过这个政策,说这是“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③。所谓老办法,就是平均主义的共同贫穷。而新办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①发展不平衡问题,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在革命时期正视和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制订中国革命的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邓小平在现代化建设时期提出了这个问题, 对于制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电视采访时提出来的这个命题②,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从经济方面所作的一个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回答。第一讲生产,没有生产发展就会是贫穷基础上的平均主义,谈不上共同富裕;第二讲分配,讲发展生产的成果归谁享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招, 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③。“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④。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穷富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这个关于“社会主义本质” 的命题,同跟华莱士谈话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原则”的命题,显然是相通的。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原则和本质,又不是要求同步走向富裕,而是有先有后走向富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很有新意。在这个概括里没有提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当然不是说可以忽视这两条。邓小平也说过:“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①“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②但是,突出“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这两条来概括社会主义原则,我以为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即共同富裕是结果,所有制要通过财富分配的实际结果而体现出来,公有制是保证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的条件。问题的本质正是在发展生产,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从本质上来观察和考虑问题,就要求我们根据最有利于实现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的原则来寻找社会主义当前阶段最合适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结构,而不要离开这两条原则去追求“最纯粹”、“最高级”的公有制和分配方式。

邓小平强调“公有制为主体”,一方面同不要公有制作为主体的私有化主张划清了界限,另一方面又区别于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有公有制经济的传统观念。在一定历史阶段,个体经济(和一定范围的私有经济)、外资经济, 是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必不可少的补充。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也还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3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42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72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23 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11 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73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11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64 页。

需要寻找最有利于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形式。邓小平强调“共同富裕”,一方面区别于“贫穷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同两极分化划清了界限。它包含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又包含了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体劳动收入,以及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还包含了反对非法致富和对收入实行适当调节。这就为在社会主义基础上调动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强社会主义的活力,打开了广阔的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从农村发展到城市,展开了以城市改革为中心的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一种指导的理论,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就是这样的理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 1984 年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表述的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概括,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作出这个新概括,源于邓小平讲过的意见,也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和支持。他在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这个决定的会议上说,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随即又在中顾委全会上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不是说四个坚持吗?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否则是‘四人帮’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解放思想,我们老同志有这个任务。”①

在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说了“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 我理解,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社会还要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和计划调拨的产品经济而言的。是商品就要通过市场交换, 因而充分社会化了的商品经济也就是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现代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不再是完全无计划的,不仅托拉斯内部有计划, 由于国家的一定程度的干预,资本主义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计划了。社会主义经济一直被认为是计划经济。改革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根据实践的经验,应该如何全面地历史地评价计划经济(它的积极方商和消极方面)? 如果计划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专有,那么,市场经济是不是一定为资本主义所专有?社会主义社会可不可以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早在 1979 年 11 月 26 日,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吉布尼时就说过: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方法上基本卜和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也有不同。这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国家。

1985 年在回答美国企业家代表团团长格隆瓦尔德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的提问时,邓小平又说:“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91 页。

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①这是明确地运用生产力标准来观察、评价计划和市场的问题,说明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的新观点。

1989 年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的时候明确声明:“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 搞得更灵活一些。”②

总之,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多次讲这个问题,南方谈话又讲这个问题, 说明他对这个问题经过了深恩熟虑,他在这个基本理论问题上形成的新观点一直没有改变。

“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 邓小平的这句话,是专就对外开放来说的①。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要求,相互促进。如同不改革没有出路一样, “不开放不行”,“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②,不开放“没有出路”③。邓小平还用这样的语言概括了我们的历史教训:“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④1989 年 6 月 9 日的讲话又说:“重要的是,切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实行关闭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⑤。把对外开放提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样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社会主义先在经济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经济和科技先进并且仍在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长期共存,在这样的形势下,对外开放以吸取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先进的东西来发展社会主义,就是必须极力争取的了。我们建国后对苏联开放,但受资本主义封锁,后来苏联也封锁我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际国内形势起了重大变化。邓小平敏锐地把握这种变化,把对外开放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表现了巨大的政治魄力和理论勇气。

“经济特区好” 在邓小平的倡议和支持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十四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海南岛的开放,上海浦东的开发,等等,初步形成了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1984 年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在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珠海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在厦门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①

邓小平还说过:“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②。后来他再次回到这个话题,说:我过去说过要再造几个“香港”,就是说我们要开放,不能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48—149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06 页。

① 1986 年 11 月 14 日新华社讯。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90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19 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69 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06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51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67 页。

收,要比过去更开放,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

这次视察南方当谈到办经济特区的问题时,邓小平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③

“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④诚如邓小平所说:这是个大政策。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这是一大创举。

“政治体制改革” 从农村改革发展到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对内改革推进对外开放;同经济的改革开放相适应,还要逐步推进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这是我国全面改革发展的逻辑。

1980 年,邓小平作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报告,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⑤。后来,邓小平一再强调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①“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②。

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主题。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③又说过: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政策,就国内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④我们要发展的民主, 当然“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⑤。邓小平历来反对宣传抽象“民主”,要求牢记“文化大革命”中“大民主”的教训,要求把对广大人民的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 把民主与稳定、民主与法制、民主与纪律、民主与效率、民主与集中、民主与党的领导的权威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就为规划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在为政治体制改革勾画蓝图的时候,邓小平提到“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提到“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及地方各级的关系;提到“精简机构”,“提高效率”⑥。归根到底把目标放在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上。“而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就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巩固了。”⑦这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围绕并且服务于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72 页。

④ 1988 年 5 月 19 日新华社讯。

⑤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 280—302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76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64 页。

③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 154 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16 页。

⑤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 161 页。

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77 页。

⑦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7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