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收集在这本书里的,主要是我 1992 年以来发表的文章。主题都是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我们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发展,所以就以书中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作为书名。

1991 年秋天,理论界许多同志分外深切地感受到认真学习、研究和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多么的重要。在国际变局和国内风波中,我们之所以能够站稳脚跟,不就是因为十多年来在这个理论指导下,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果吗?坚持沿着这个理论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进,中国社会主义就有前途,中华民族振兴就有希望,停止甚至倒退, 是决没有出路的。而这样的学习、研究和宣传,还做得很不够。从自己做起吧。于是,我重读了《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一九八七年二月—— 七月),又从中共中央宣传部资料室借来了报刊上发表过的邓小平言论的全部剪报材料。在新的形势下重读这些文献,有新的体会,而且我发现,剪报中有不少内容,如小平同志关于市场经济,关于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一些重要论述,还没有收进书中。关于市场经济的那些,有的我过去就没有注意到,有的在报上发表时一看而过,也没有记住。于是, 我开始写读邓小平著作的笔记。用个什么题日?我记得,从照片上看到过, 七大的会场上挂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会标。1949 年 2 月北平一解放,我从新华书店买到一本东北版的《毛泽东选集》,珍藏至今,它的扉页上也印着这个口号。旗帜问题,是关系到方向,关系到胜利的大问题。所以我就拟了《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下》这个题目。

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讲习班邀我讲课,1992 年 1 月 8 日我就以这份笔记的初稿为依据去讲了一次。在继续整理笔记的过程中,传来了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消息。快何如之!3 月底,根据南方谈话的精神,把这份笔记整理完毕。我觉得,这份笔记回顾了小平同志许多重要思想的由来和发展,搜集了比较系统完备的材料,对于人们学习南方谈话是会有帮助的。《解放日报》不吝篇幅,用四个大版,三天连载,把它登了出来。我为自己,也为读者,感谢报纸的不平常的支持。

这时,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召开哲学界人士座谈学习南方谈话,我作了题为《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发言,《文汇报》拿去,第二天就发表了, 赶在《解放日报》发表那篇笔记的前一天。《新华文摘》全文收了。

这两篇文章在理论界引起一些注意。这当然是因为文中所介绍的内容, 特别是小平同志几次有关市场经济的论述。许多同志都说过去没有注意到, 而市场经济问题正是当时大家最为关注的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人们纷纷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中国工商管理研究》杂志创刊,要转载那篇笔记中“坚持改革开放”那一节,借这个机会,我又作了一些补充。

当然,我的两篇文章也引起一些非议。除了因为我行路不当心踩了人家脚上的鸡眼,只好十分抱歉以外,主要当然还是因为市场经济问题。“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的影响的确很深,381 换脑筋并不容易。

不过,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从社会主义本质讲起,讲了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再加上他 1979 年就讲社会主义也可以搞

市场经济,1985 年又讲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路,表达得很朗白了。当然不是说,小平同志讲了什么观点,就得句句怎么样,关键是他的这个思路,反映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 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打开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新路。1992 年 6 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讲话,明确地阐述了他赞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观点。这样,问题就更清楚了。8 月,我出差到青海,出差期间写了《市场经济问题与思想路线问题》,以对谈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小平同志有关市场经济问题六次论述(我当时掌握到的有六次,比前述的笔记中又增加了薄一波同志文章中介绍的一次)的历史背景,以及我对这些论述意义的认识, 这是应人民出版社编《著名学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之约而写的,《党建》杂志经人民出版社同意,先予发表了。

这三篇文章,收在本书中,列为一辑,总题为《论南方谈话》。

然后就是十四大。围绕十四大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主题,我写了几篇文章。有短的,有长的。最长的一篇,是以在中共中央党枚和其他一些场合所作的报告为基础写成的,就是《新的革命·新的理论·新的旗帜》这一篇。其中有些部分,单独拿出来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解放日报》(《新的伟大革命》)、《黑龙江日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逻辑体系》)和一些刊物上发表了。最短的一篇,是在《文汇报》座谈会上的发言:《思想更解放一点,理论更活跃一点》。《精髓·前提·哲学基础》一文则是为《经济日报》写的。

1993 年 6 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我提交的论文题为《线索和阶段》,从十四大的论述谈我对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解。其中关于市场经济问题,我从更长的历史背景作了考察, 这是因为这之前的 3 月,我到香港参加《大公报》报庆“中国市场经济与亚大地区发展”研讨会,作了题为《中国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的发言,其中所作的这种考察,就用到这里来了。另外,小平同志有关市场经济问题的论述,又根据新掌握的材料作了补充,总共达到十二次。《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和《线索和阶段》,《新华文摘》也都全文收录。

这四篇文章,收在本书中,列为一辑,总题为《论十四大报告》。

然后就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我写了《意义和要领》,也是为在中共中央党校和其他一些场合作报告而写的长文,全文在《党建》杂志发表。应报纸的要求,其中有些部分分别在《经济日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解放军报》(《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文汇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解放日报》(《南方谈话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发表。

郑必坚、逢先知和我三人合作,写了一篇《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在《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发了通稿,《新华文摘》全文收了。

以中共党史研究会组织的一次报告为基础,我还写了一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与党史研究》,送《中共党史研究》。

《意义和要领》这篇,加上十年前《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人二年)出版时我写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这两篇文章,收

在本书中,列为一辑,总题为《论〈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正逢毛泽东诞生一百周年,这就给纪念活动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和色彩。

上海辞书出版社准备出一本《毛泽东思想大辞典》,约请我写一个总条目:《毛译东思想》。我和石仲泉同志合作,承担了这项任务。主要是石仲泉同志写的,我们商量了框架和思路,我对他写出的稿子提过一些意见,修改了一些地方,增写了一些部分。越写越改越长,所以又单独作为一本小册子印行,书名为《毛泽东思想新论大纲》。此书的结论部分,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题,在《学习与研究》发表,

《北京日报》转载,《新华文摘》也全文收了。

张素华、边彦军、吴晓梅三位同志,发宏愿采访百位名人学者淡毛译东, 编成了一部很有份量的《说不尽的毛泽东》。同我长谈了一次,访谈录题为

《两场革命·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先在《毛泽东思想研究》发表,

《瞭望》摘要转载了。

宋贵仑同志写了一本《毛泽东与中国文艺》,我给他写了一篇序。因为我曾同他合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了《毛泽东论文艺》的增订本,正是这项工作引起他写这本书。

中国管理科学院、《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联合召开“毛泽东与科学”学术讨论会,我提交了《毛泽东与中国的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这篇短文,这两家报纸和《光明日报》都发表了。

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最重要的学术活动,是中共中央几个单位联合召开的“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我提交了《邓小平论毛泽东》这篇论文, 会议前夕在《人民日报》发表。

高路同志访问我,谈纪念毛泽东百年涎辰,我请他根据我们的交谈,根据我同张素华等同志的谈话和我同石仲泉同志写的书的导言、结论,组织编写。这就是毛泽东诞辰前两天在《经济日报》发表的访谈录:《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邓小平论毛泽东》这两篇文章,收入本书中, 列为一辑,作为全书的《总论》。

本书还有一辑,总题为《论党史研究》。1991 年,胡绳同志要我参加《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的修改定稿工作。我负责修改、改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两章。这也是我近年参加的一项较大的写作工程。出版之前,我在《学习与研究》召开的座谈会上作了题为《党史研究与当代改革》的发言。出版之后, 我在中国现代史学会在遵义召开的讨论会上作了题为《走自己的道路》的发言。这些,同我 1993 年在薄老著作座谈会上和在纪念刘少奇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合在一起,列为一辑,而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与党史研究》为这一辑的首篇。

全书最后一辑为《散论》。首篇是 1991 年《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出版后, 我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的一个讲座所写的讲稿,其中一段以《〈论联合政府〉的哲学意义》为题,单独在《学习与研究》发表了。其他的都是 1992 年、1993 年写的。

我的上一本论文集《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起点》,收到 1990 年。现在这本论文集,从写作的时间到论述的主题,都可以说是同上一本相接续的。

编辑的时候,对各篇文章之间重复的部分,尽可能予以删除或者删减。仍然不可能完全避免重复,这是要请读者原谅的。有些引文,原来引用的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当时报刊发表时的文本,凡现在收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了的,都改用新的文本。

作为作者,我还要在这里对中共党史出版社的热心和支持,对萧淮苏同志认真负责的编辑工作,表示谢意。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于万寿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