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正面战场作战概况

日军攻陷南昌 日军原拟在进攻武汉的同时攻占南昌,但因受第 9 战区军队抗击,被阻于修水河一线。日军为掩护长江航运,切断浙赣铁路,于 1939

年 3 月,集中约 4 个师团兵力,进犯南昌。在南昌方向防御的第 9、第 3 战

区部队,共约 34 个师。3 月中旬,日军 2 个师团从永修(涂家埠)以西强渡修水河,攻陷义安、奉新,直逼南昌,日军一部并在南昌以南渡过赣江,实施迂回。第 9 战区急从涂家埠前线撤兵回防南昌,并调驻长沙、浏阳的第 1 集团军增援南昌,均未到达。3 月 29 日,日军陷南昌。

4 月下旬,第 9 战区使用 4 个集团军各一部共约 10 个师兵力,对南昌、

奉新、高安、武宁之日军实施反击,一度克复奉新。第 32 集团军经过约 10 日战斗,逼近南昌东南郊,一度占领飞机场和火车站,但未能继续前进。5 月上旬,反击行动停止。在反击作战中,第 29 军军长陈安宝中将殉国。

日军进犯随(县)枣(阳) 日军侵占武汉后,第 5 战区一部曾攻击武胜关,并调驻湖南省的主力一部至湖北省北部的枣阳地区。日军为巩固武汉外围,于 1939 年 5 月,集中 3 个多师团兵力,进犯随县、枣阳地区。在随、

枣地区的第 5 战区部队共 16 个军约 40 个师兵力。5 月初,日军分由钟祥进犯枣阳,由信阳、应山进犯随县,先后占领枣阳、桐柏、唐河、新野备城。第 5 战区军队退到南阳一线。5 月中旬,日军退回原地,双方恢复原态势

第一次长沙保卫战 武汉会战中,日军占领岳阳后,在新墙河一线,与第 9 战区军队对峙。1939 年 9 月,德国进攻波兰,欧战爆发,日军在中国也

加紧发动攻势,企图进占长沙,歼灭第 9 战区主力,打开入侵中国西南大后方的门户,动摇国民党政府的抗战意志,结束侵华战争,同时掠夺丰富的物产资源,以战养战。日军使用约 6 个师团、10 余万兵力进攻长沙。在长沙方向作战的第 9 战区军队共 6 个集团军(第 19、第 1、第 30、第 27、第 15、第 20)、18 个军、49 个师。战区计划利用新墙河、汨罗江等有利地形,逐次抗击,待日军进至长沙附近时,以幕阜山为基地,实施侧击。9 月中旬, 日军开始进犯,以 2 个师团由江西靖安、奉新向高安进犯,1 个师团由湖北咸宁、崇阳向通城进犯,主力 3 个师团由岳阳正面向长沙进犯,并以一部兵

力越过洞庭湖在湘阴以北之营田登陆。在高安方向的第 19 集团军和通城方向

的第 27 集团军,经抗击后阻止了日军的进犯。在岳阳正面,日军强渡新墙河,

第 9 战区部队步步后撇,直至长沙市郊。蒋介石令战区放弃长沙,战区司令陈诚主张坚守长沙,并以部分兵力实施反击。10 月上旬,日军战力不支,败退北撤,第 9 战区各部追击至新墙河南岸,日军退回北岸,双方恢复原态势。

桂南战役 国民党政府军在天津、上海、青岛、福州、广州等海港城市失守后,剩下主要的陆上国际交通线是由南宁至河内的铁路线及唯一的出海口北部湾。日军为了切断这一交通线,封闭中国与外界联系,并为进占印度支那及广西的柳州、桂林夺取有利出发阵地,决定在广西省南部的钦州湾实施登陆。日军用于登陆的兵力约 2 个多师团、舰艇 50 余艘、飞机 100 余架。在桂南作战的桂林行营部队共 5 个集团军(第 16、第 26、第 35、第 37、第38)、9 个军、25 个师、飞机 100 余架,约 15 万人。1939 年 11 月 15 日, 日军在钦州湾登陆,海防部队未坚决抵抗即向后撤退,24 日放弃南宁。日军占领南宁后,继续向宾阳、武鸣进犯,进占昆仑关一线。12 月中旬,桂林行营实施反攻,第 5 军从正面反击昆仑关,该军一部及第 99 军第 92 师楔入昆

仑关与南宁之间,阻止南宁援敌。经数日激战,歼敌大部,收复昆仑关。1940 年 1 月,日军调来援兵,再度发起进攻。桂林行营部队在昆仑关反击胜利后, 对日军再犯没有准备,在日军进攻下,措手不及,退至上林一线。武鸣、宾阳相继沦陷。1940 年 9 月,英、法在欧战中战败以后,入侵广西之日军乘机转去占领印支北部,放弃了南宁及桂南各地,桂林行营部队进兵收复桂南。

枣(阳)宜(昌)战役 日军占据武汉后,第 5 战区主力驻防大洪山、桐柏山一带,威胁到武汉的日军。日军为巩固武汉,成迫四川,决定进攻湖北省的枣阳、襄阳、宜昌。日军使用兵力共 4 个多师团,飞机 100 余架、坦克 200 余辆。在该方向作战的第 5 战区部队 6 个集团军(第 2、第 31、第 11、第 29、第 22、第 33)共 21 个军、56 个师。战区计划在宜昌、沙市、钟祥、大洪山、随县西、桐柏山东麓至明港一线组织防御。1940 年 5 月初,日军分别由信阳、明港向桐柏山、唐河进犯:由随县向襄阳进犯;由钟祥向枣阳进犯。日军企图在枣阳附近合围歼灭第 5 战区主力。日军进犯后,第 5 战区各

部实施阻击,逐次后撤。5 月 8 日,日军合击枣阳扑空,第 5 战区主力转到

枣阳外围各地,反对枣阳形成包围态势。日军为寻歼第 5 战区主力,由枣阳

向南进犯,第 5 战区一部实施追堵,日军受阻后,又北窜枣阳。第 5 战区部队未料及日军回窜,枣阳又陷。5 月底,日军渡过汉江,陷襄阳。

6 月中旬,占宜昌。日军大本营今日军“确保”宜昌等地,以威胁重庆, 并彻底切断湘鄂间交通。6 月中旬,第 5 战区反击收复襄阳。在枣阳南追堵日军战斗中,第 33 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中将(追认上将)殉国。

日军进犯上高 日军占领南昌后,第 9 战区军队在南昌西南的高安、上高等地驻训。日军为巩固南昌外围,掠夺资源并为再犯长沙创造条件,决定进犯上高。日军使用兵力约 2 个多师团。1941 年 3 月中旬。日军由南昌、安

义分路进犯上高与高安。第 9 战区第 19、第 30 集团军(共约 13 个师)抗击日军进犯,日军受挫。4 月中旬日军向南昌、安义撤退,第 19、第 30 集团军追击,恢复原态势。

中条山战役 日军占领太原和山西大部地区后,第 2 战区主力一部退守山西省南部中条山区。中条山地势险要,能瞅制黄河,屏障潼关和西安。日军为创造条件南渡黄河、出潼关、进犯洛阳与西安,切断陇海铁路,于 1941

年 5 月上旬,集中 4 个多师团兵力进犯中条山。驻中条山区的国民党政府军

共 9 个军 19 个师,松弛无备,日军进攻开始后,除少数部队稍事抗击外,其

余全被打散,有的突围,有的溃散,仅 20 天时间,日军全部占领中条山区。

第二次长沙保卫战 在第一次长沙保卫战两年之后,日军于 1941 年 9

月,再次进犯长沙。日军使用兵力约 4 个多师团,飞机 100 余架、江河舰艇

100 余艘,总兵力约 10 万人。在长沙方向作战的第 9 战区(薛岳接任司令)

第 19、第 30 集团军等部共 14 个军 36 个师、飞机 30 余架,总兵力约 37 万余人。战区计划在鄂南、赣北力求各个击破日军进攻,在湘北拟将日军诱至汩罗江南岸后,实施反击与日军决战。9 月 17 日,日军波新墙河南犯,第 9 战区各部阻击后南撤,日军迅速南进。战区原计划在泪罗江南岸反击,但未能实施。9 月 27 日,日军便衣队一部进入长沙市内,日军另一部进至株洲, 孤军深入约 150 公里,战线延长、兵力不足,后方空虚。第 9 战区调集约 10 个军兵力于平江、浏阳一线,进逼进犯长沙日军左翼,对日军造成威胁。10 月上旬,日军向北撤退,第 9 战区实施追击。中旬,双方恢复原态势,在新墙河对峙。

经过战略相持阶段近两年作战,国民党政府军总兵力已达正规军步、骑兵 407 个师、63 个旅和数百支游击部队。师、旅数目很多,但部队状况却十分恶劣。据国民党政府档案资料记载,每师兵员平均不足 5,000 人,弹药缺乏,粮食不够,医药奇缺,士兵冬缺棉衣,夏缺单衣,疾病流行,病者占十之二、三,因病弱死于战场者甚多。捕抓之壮丁(新兵)因病弱、死亡、逃亡甚多,无法补充部队之需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日本侵略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严重破坏;二是国民党统治集团领导极端腐败,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脱离人民。国民党内主持正义,心怀民族利益者有之。但其统治集团内很多人乘机发国难财,营私舞弊,导致了军民关系与官兵关系都很恶劣。上层生活极为奢华,欺压士兵,鱼内人民,兵民则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在作战时,仅有一些空洞的计划,并无切实的措施与部署。

1941 年 8 月,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制定的《帝国陆军作战纲要》中决定,

对中国继续执行既定的作战方案,对南方以 11 月底为限,加紧对美、英作战准备。9 月,日本御前会议决定,以 10 月下旬为目标,完成战争准备,下决心对美(英、荷)开战。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军突袭珍珠港,日本对英、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加、澳、英等国相继对日宣战。中国国民党政府也正式对日宣战。国民党政府对日宣战后,蒋介石表示,誓与英、美等盟国并肩作战,打败日本。1941 年 12 月,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建议成立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由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据此,蒋介石担任了英、美、加、澳等26 国联军中国战区(包括印度支那和缅甸)最高统帅。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认为中国单独抗战局面已经结束。中国抗日战争在战略上仍需采取持久作战的方针,巩固重庆及陕、川、湘、桂、黔、滇、康七省抗战基地,力求打通国际交通线,争取运进大量外援物资, 以充实军力,实施局部攻势,牵制日军,策应盟军作战,并同意派兵入缅作战,准备尔后反攻。争取抗战胜利。

第三次长沙保卫战 日军为配合太平洋战争,牵制国民党政府军使其无力向缅甸与香港进军,决定第三次进攻长沙,打通粤汉线,增兵广州,占领香港,解除在太平洋上南进日军的右翼威胁。日军用于进攻长沙的兵力约 4 个多师团,12 万人。在长沙方向的笔 9 战区乒力为 4 个集团军、13 个军、37 个师及其它部队。战区计划集中主力于湘北,阻击消耗日军,待日军进至测阳河、捞刀河之间,再行包围歼灭之。1941 年 12 月 24 日,日军强波新墙河

南犯,第 9 战区部队逐次抵抗并后撤。日军进展很快。战区预定围歼日军计

划落空。1942 年 1 月 1 日,日军主力逼近长沙,并向长沙展开猛烈进攻。防

守长沙市区的第 10 军及第 73 军一部,抗击日军进攻,使日军连攻 3 天未下。此时,战区调集主力向日军翼侧反攻。日军发现态势不利,即停止进攻后撤。第 9 战区各部实施追击、堵击。当时,正值天雨泥泞,道路难走。撤退日军极为狼狈。1 月 15 日,日军退过新墙河,双方又恢复原态势。

第三次保卫长沙战斗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与军队上下均非常乐观,认为抗战胜券在握,国民党政府已着手准备军队复员,任命各省主席,物色省级官员,准备接收事宜,一派等待摘取抗战胜利果实的气氛,继续作战的意志与准备更加松懈。

日军打通浙赣线 1942 年 4 月中旬,美军轰炸机一个中队对日本东京、名古屋等地实施轰炸。美机在日本投弹后飞至中国浙江省的机场降落。对此,

日本国内引起一片恐慌。为破坏美军轰炸计划,日军大本营命令侵华日军, 尽速开始浙赣线作战,消灭国民党政府军主力,占领与破坏浙赣两省境内丽水、衢县、玉山等主要机场,以制止同盟军再次使用。日军计划由杭州、南昌两个方向,东西对进打通浙赣线,主力置于杭州方向。日军使用兵力共 6

个多师团,约 17 万人。在杭州方向部署 4 个师团,南昌方向 2 个师团。在浙

赣线作战的第 3 娥区(司令顾祝同)与第 9 战区一部共 4 个集团军、14 个军、

41 个师。战区部署主力于杭州方向,采用正面阻击与侧后袭扰牵制相结合, 计划在衢县附近与日军进行决故。5 月 15 日,杭州方向日军分三路开始进犯, 右路向富阳、桐庐、建德、衢县方向进犯;中路向诸暨、义乌、金华、衢县、上饶方向进犯;左路向衙县、东阳、武义方向进犯。第 3 战区部队在桐庐、诸暨、新昌一些阵地稍事抵抗后,即不断撤退。蒋介石又命令放弃衢县“决战”计划,继续后撤。南昌方面日军于 5 月底开始东犯。至 7 月 1 日,两路日军在江西省东部的横峰会合,全部打通浙赣线。这次进攻,日军共侵占城市 41 座,打通浙赣线长 600 多公里、宽约 300 公里的一个走廊地带。7 月下旬,日军大本营命令部队停止进攻,彻底破坏衢县、丽水、玉山等机场,尔后控制金华等地,其余全部撤回原地。8 月,日军加紧破坏机场、铁路等各项设施,劫运各种物资,国民党军也未采取任何行动。8 月下旬,日军除控制金华等 14 座城市外,全部撤回杭州、南昌等地。第 3、第 9 战区部队收复了日军撤离的地区。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日军占领印度支那、泰国后,企图进一步占领缅甸,以保障其进攻南洋军队之右翼安全,夺取缅甸资源,切断中国国际交通线,再由缅甸入侵中国云南,逼使国民党政府屈服。当时,英军在欧战中央利,远东军事力量薄弱,在缅英军只有两个多师,由于英国在缅甸长期执行殖民政策,驻缅英军受到缅甸人民的反对。英国政府企图借助中国的军事力量,支援其缅甸、印度战区的防御作战,希望中国出兵缅甸。国民党政府为保持滇缅公路畅通,以便运进外援物资,同意派兵入缅。1941 年 12 月, 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后,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以第 5、第 6、第 66 三个军,组成中国远征军,以卫立煌(后罗卓英)为司令,杜聿明为副司令代司令。部队组建后集结保山、芒市、大理地域,进行入缅作战准备。

1942 年 3 月初,日军在仰光登陆。登陆后,日军以 4 个多师团兵力,分

3 路向缅句腹地进犯,西路由仰光沿伊洛瓦底江向北进犯;中路沿仰光至曼德勒铁路向北进犯,东路沿泰、缅边境北犯。中国远征军在云南人民欢送下入缅,士气较高,不少官兵决心痛击日军。入缅后,受到在缅爱国侨胞及缅甸抗日人士与群众的欢迎与支持。3 月中旬,第 6 军进抵东枝、景栋一线。第 5 军进至彬至那、东吁(东瓜)地域。两军分别接替了英军的防务。第 66

军进至曼德勒、腊戍地域,担任预备队。下旬,日军进攻东吁,第 5 军实行抗击,以集束手榴弹、汽油瓶与日军坦克搏斗,战斗十分激烈,双方伤亡很重,东吁防御战持续两周之久,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日军承认这是进入南洋作战以来第一次受挫。

4 月中旬,日军侵占仁安羌,数千名英军及数百名记者、教士等被日军

合围。英军要求远征军救援。第 66 军一部奉命驰援,经两昼夜激战,突破日军包围圈,将被围英军、记者、教士等悉数救出。日军西、中两路受阻,改由东路北犯。英国军队早已撤走,第 6 军一部未能阻止日军进犯。4 月底至 5

月上旬,日军连陷腊戍、瑞丽、畹町镇与密支那,切断了远征军的后路。日军一部渡过怒江,受国民党政府军阻击,在滇西对峙。尚在缅甸境内的远征军各部,实施突围作战。突围部队连续作战,克服山高林密,雨季道路泥泞难行种种困难,终于突破日军堵击,主力分股退回国内,一部退人印度东北部的利多。突围中,官兵伤亡巨大,曾在台儿庄、昆仑关战役中抗日有功的第 200 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在率部突围时牺牲。周恩来称这位革命烈士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1942 年 8 月,第一期入缅作战结束,远征军遭到了失利。

远征军一部退入印度后,接受美国装备与训练,至 1943 年初,兵力已达

2 个军以上,改称中国驻印军。同时,在云南境内,国民党政府又以第 11、

第 20 两个集团军,重新编组中国远征军。为重新打通中印公路和滇缅公路, 国民党政府军委会计划由印度东北部的利多及滇西两个方向对进,由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在部分美、英军协同下完成。1943 年 9 月,驻印军由利多出动,向新背洋、孟拱推进,克服沿途日军抵抗。1944 年 6 月,攻克孟拱。8 月,攻克密支那。12 月,克八莫。1945 年 1 月克南坎。中国远征军由滇西进击,强渡怒江,越过高黎贡山,攻克腾冲、龙陵,两支军队在畹町会师。以后,继续攻克维新、腊戍等要地,中印、滇缅公路重新打开。

日军进犯鄂西、常德 1943 年 5 月,日军为抢粮抢船,打通长江上游

航线,从湖南省的岳阳至湖北省的宜昌间,以约 1 个师团兵力(后增至 3 个

师团)向鄂西进犯。第 6 战区共约 41 个师兵力,在安乡、公安、枝江一线进行防御。5 月上旬,日军开始进犯,国民党军队边打边退。日军进至宜都西南之渔洋关南北一线。因兵力不足,无力再进,于 6 月上旬退固原驻地。1943

年 9 月,中国驻印军及远征军开始实施打通中印、滇缅公路的战斗行动。日军为牵制国民党向云南和缅甸增派兵力,确定攻击常德,消灭湘北国民党政府军主力,打击中国的抗战意志。日军使用兵力约 5 个师团、飞机 100 余架。

在湘北作战的第 6 战区约 31 个师、第 9 战区约 11 个师,共 42 个师。战区计划将主力控制在慈利附近,与日军决战。11 月初,日军由华容、松滋一线分别向常德进犯。第 6 战区军队边打边退。中旬,日军约万人围攻常德。进攻中日军施放了毒气,并以飞机火炮猛烈轰击,常德城内一片火海,守城的第74 军第 57 师坚守阵地,反复争夺达半月之久。此时,战区主力已在慈利附近集结,向常德迫近。12 月底,日军因久攻不下,遂停止攻击,退回原地。双方恢复原态势。

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及寻歼空军基地战 1943 年,美军在太平洋上展开反攻,日军节节失利,海上交通日益受到威胁。日军大本营确定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开辟一条由日本本土,经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直通印支的陆上交通线,以保持日本本土与东南亚之间的联系。日军实施这次作战, 计划打通平汉铁路南段(新乡至信阳)、粤汉及湘桂铁路全线,歼灭国民党军主力,占领三条铁路沿线重要城镇,消灭沿线空军基地,修复铁路以便通车。日军大本营预定这一作战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打通平汉线南段, 由华北方面军实施,使用 4 个师团兵力,预定 1944 年 4 月开始作战,一个半

月完成;第二阶段,打通粤汉线,由华中方面军实施,使用兵力 8 至 10 个师

团(包括打通平汉线南段后华北尸军转用兵力在内),预定 6 月开始作战;

第三阶段,打通湘桂线,由华南日军实施,使用兵力 2 个师团,预定 7 月开

始。第二、三阶段作战预定 5 个月时间完成。

日军打通乎汉铁路南段作战,于 1944 年 4 月 17 日开始。日军分别由河南省新乡以南渡黄河后占中年,由开封越黄泛区西犯,22 日占郑州。随后, 分二路进犯,一路沿陇海线西犯洛阳,一路沿平汉线南犯。5 月 1 日,日军陷许昌、禹县。接着,日军连占郏县、宝丰和临汝。5 日,日军直逼洛阳, 四五天前进 200 余公里,如入无人之境。25 日,洛阳失守,日军直叩潼关。同时,沿平汉线南犯之日军,继陷漯河、西平。5 月初,日军由信阳北犯, 占确山、遂平。5 月 8 日,南北两路日军在西平会合,打通了平汉线。这次河南作战,第 1 战区部队约 40 个师、第 8 战区约 9 个师、第 5 战区策应作战

约 5 个师,总共参战部队达 54 个师以上兵力,只有少数部队进行较顽强作战, 但对全局溃败不起扭转作用。整个战区部队未进行有力作战,21 天时间,失掉开封至潼关间约 400 余公里,新乡至信阳间约 350 多公里广大地区。日军

预计一个半月实现的目标,仅 21 天就实现了。

这次失败引起全国极大不满与愤慨。国民党三届三次参政会有 103 位参

政员联合提案指责第 1 战区正副司令长官不是抗日备战,而是经商发财,上行下放,大小军官腰缠累累,斗志耗尽。担任前线指挥作战的战区副司令汤恩伯,当日军渡黄河进犯中牟之际,不指挥作战,却到远离前线 300 公里以外的鲁山县下汤温泉寻欢作乐。他没有见到日军,却不时向上发报,谎称战区部队如何与日军激战,如何反击日军等等。平时,国民党军在河南军纪极坏,军民关系恶劣。有个军事参议报称,国民党军队在河南强占民宅,烧毁门窗,随事苛索,枪一响即征车马,拉民夫,甚至乘机抢掠。河南人民称“水旱蝗汤”是河南“四害”,把汤恩伯当作一害。日军侵占河南大部后,又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河南人民遭受空前浩劫。

日军打通粤汉线作战,于 1944 年 5 月 26 日开始。日军分三路由湖南省北部向南进犯,右路由湖南省华容向益阳、湘乡进犯;中路(主力)由湖南省岳阳越过新墙河沿粤汉线向长沙、衡阳进犯,左路由湖北省南部的通城向湖南省的测阳、茶陵进犯。第 9 战区部队共约 47 个师,计划按照前三次长沙保卫战办法,边打边退,阻滞、消耗日军,撤至纵深有利地区再行决战。6 月 1 日,蒋介石下今:第 4 军死守长沙,第 10 军死守衡阳,第 44 军死守浏

阳,第 58 军死守醴陵,暂 2 军死守株洲,第 3、第 32 军死守湘潭,凡丢失阵地者必实行“连坐法”(蒋介石用以控制内部、镇压下属的手法,按这种方法,一人“出事”,左右人要受株连,借以互相监视)。6 月中旬,日军围攻长沙,国民党军阵地相继被突破。18 日,守长沙之第 4 军分批突围,日军于 19 日攻陷长沙。长沙失守后,国民党军队接连又放弃萍乡、醴陵、株洲、湘潭等地。日军继续急速南犯。23 日,包围衡阳。战区企图调集各路援兵, 增援衡阳,并拟在衡阳与日军决战。但未有一个部队能到达解围。第 10 军在

衡阳坚守 40 多天,终因兵疲粮缺,伤亡极大,又无援军,至 8 月 8 日,放弃衡阳。1945 年春,日军全部打通粤汉铁路。

日军打通湘桂线作战,于 1944 年 8 月 16 日开始。日军分兵三个方向, 一路由衡阳向西进犯邵阳;一路由衡阳向西南进犯桂林;一路由广东向梧州、柳州进犯。在湘桂线作战的是第 4 战区部队共约 16 个军 39 个师及特种兵,

飞机 217 架(内美机百余架)。日军进攻开始后,国民党军接连失利后撤。

11 月上旬,日军逼近桂林,同时由桂林以西迂回柳州。在桂林一线防御的第

170、131 两个师,突围后撤。在撤出桂林时,放火烧城,一些人乘机抢劫。

11 月 10 日,桂林失守,柳州放弃。战区在撤出柳州时,拟在宜山一线以第

27、第 16、第 35 三个集团军组织防御,但防御准备尚未完成,日军追击已至,便继续后撤,拟在南丹一线再组织防御,又未成。12 月初,日军追至贵州独山,国民党军在混乱中撤离都匀。日军追至独山后,由于孤军深入,兵力不足,即由独山回撤。双方在南丹、河池之间阵地上对峙。至此,日军从 4 月开始,至 11 月共 7 个月时间,全部打通了平汉线南段、粤汉线和湘桂线, 但没有歼灭国民党军主力,亦未摧毁空军基地。这一阶段国民党军队防御作战能力,较之抗战初期大为下降,较之中期也相差甚远。

为了摧毁国民党空军基地,不使美国空军利用这些基地轰炸日本本土, 日军于 1945 年春进犯江西省赣州及广东省南雄等地,以破坏国民党空军基地;继又进犯河南省方城、南召、内乡、南阳、浙川,湖北省光化(老河口)、襄阳、樊城、湖南省新宁、武岗、武阳等地,均未达到目的。

国民党军队收复广西 1945 年春天,德国已临崩溃。在太平洋与东南亚,美军已占领菲律宾大部,登陆冲绳岛,攻击矛头直指日本本土并逼近中国沿海。国民党军队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大量接受美国军事装备,至 1945

年 4 月,已完成美械装备师约 35 个。在不利形势下,日军大本营为加强本土防御,进行垂死挣扎,决定竭力劫掠中国及东南亚国家战略资源,以加速军火生产,1945 年飞机生产指标预定为 4.4 万架。在军事部署上,确定在华中、华南实施收缩,集中兵力加强本上周围防御,把中国台湾、上海等地列为本土周围要地之内。日军计划首先撤离广晒省,继而撤出湖南省。在广西等地的日军 4 个师团,决定从 4 月开始撤退,预计 8 月份撤完。尔后,再从湖南省撤退。国民党军当局,事先并未察明日军撤退计划。4 月,日军销毁剩余物资,烧毁营舍,开始撤退,国民党军还未查明日军撤退企图。当前线部队发现日军撤退后,第 3、第 4 方面军部队(共约 14 个师),相继展开追击,

5 月下旬收复南宁,6 月下旬收复柳州,日军退往桂林。国民党军分路进击桂林,7 月下旬收复桂林,日军退往湖南。不久,日本宣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