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军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

1942 年春季和夏初,德军战略预备队和开赴前线的补充兵员已被陆续调往南翼实施“主要战役”。“北方”集团军群已无力进攻列宁格勒。1942 年初,列宁格勒军民在通过拉多加湖冰上道路和空中运送物资的同时,着手在什利谢利堡湾的西岸和东岸修建码头、港口,进行水上通航的准备。至 5 月底,拉多加湖水上航线通航。列宁格勒军民还在拉多加湖什利谢利堡湾东、西岸之间铺设了一条水下输油管道,从 6 月 18 日开始输油,每昼夜可输油

300 至 350 吨。尽管如此,苏联军民在被封锁和不断受到轰炸和炮击的情况下,生活条件和斗争条件仍很困难。

1942 年 11 月当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发起反攻时,苏军最高统帅部决

定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在列宁格勒近郊实施进攻战役,以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1942 年 12 月 8 日,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奉命于 1943

年 1 月 1 日前完成代号为“星火”的战役准备工作。

1943 年初,德军第 18 集团军共 26 个师,从南面和东南面包围列宁格勒,

芬兰集团军 4 个师以上的兵力,在卡累利阿地峡,从北面封锁列宁格勒。德军在什利谢利堡——锡尼亚维诺突出部部署的兵力密度最大,仅在姆加城和拉多加湖之间就有近 5 个师的兵力,共有火炮和迫击炮约 700 门、坦克和强

击火炮近 50 辆。德军在这一地区构筑了许多防御枢纽部和支撑点,并以堑壕相连。

苏军的战役企图是:以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戈沃罗夫炮兵中将)从西面,沃尔霍大方面军(司令员麦列茨科夫大将)从东面,同时向锡尼亚维诺总方向实施相向突击,消灭拉多加湖以南的德军,占领什利谢利堡——锡尼亚维诺突出部,以后从北面突击姆加,打通沃尔霍夫——列宁格勒铁路, 将德军向南压缩,从而使列宁格勒建立顺畅的对外交通。沃尔霍夫方面军以第 2 突击集团军担任主要突击。该集团军辖 12 个步兵师、2 个滑雪旅和 4 个坦克旅,共有火炮和迫击炮 2,100 门,坦克和自行火炮 300 辆。列宁格勒方面军以第 67 集团军实施主要突击。该集团军辖 7 个步兵师、6 个步兵旅、1 个滑雪旅和 3 个坦克旅,共有火炮和迫击炮 1,900 门、坦克约 200 辆。两个方面军所属空军第 13、第 14 集团军和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共约 900 架飞机支援战斗。最高统帅部代表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和朱可夫大将共同协调两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

1943 年 1 月 12 日晨,沃尔霍夫方面军第 2 突击集团军和第 8 集团军部

分兵团和列宁格勒方面军第 67 集团军发起进攻。两个方面军的突击集团突破了德军防御;13 日,德军把驻在姆加地域的预备队 1 个师投入战斗,力图恢复原态势。几天内德军又向锡尼亚维诺地域投入 3 个师的兵力,反击在拉多

加湖以南突入的苏军。从 1 月 15 日至 18 日苏军两个方面军突击集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向两翼扩大突破口。德军伤亡惨重,阵地相继丢失。苏军对防守锡尼亚维诺突出部北部的德军进行压缩。1 月 18 日上午第 2 突击集团军和

第 67 集团军在锡尼亚维诺以北会师。这样,在拉多加湖以南形成了一条宽 8

至 11 公里的走廊。通过这条走廊,列宁格勒军民便可从陆路直接与内地联系,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其后苏军试图在锡尼亚维诺——姆加方向上发展进攻,但未获进展。

当突破封锁的消息一传到莫斯科,国防委员会立即决定在新攻占的狭长地带抢修一条连接列宁格勒和沃尔霍夫铁路枢纽的铁路线。列宁格勒军民只用了 18 天就将这条铁路修建成功。2 月 7 日铁路通车。沿拉多加湖南岸的汽车运输也已恢复。“生命之路”仍象以前一样继续在发挥作用。城市粮食供应情况显著好转,工业企业所需原料和燃料的供应量开始增加,军工生产也明显增长。

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具有重要的军事政治意义。德军妄图占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摇篮列宁城的计划彻底破产,从此在这个方向上的作战主动权完全转到苏军手中,德军和芬兰军队在拉多加湖以东会合的威胁已经解除、陆路交通的恢复,使苏军可以不断得到人员、装备和弹药的补充,城市保卫者的力量因而迅速得到增强,使苏军在西北方向上的战略态势大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