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意大利对外扩张,德、意、日结成侵略“轴心”

意大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个用武力向外实行侵略的欧洲国家, 又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帮凶。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濒临地中海,二十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战胜国的资格参加巴黎和会,一直对分赃太少不满,力图夺取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在地中海建立一个“大罗马帝国”。但意大利的经济、军事实力与英、法相比虚弱得多,无法与之抗衡。意大利本上资源比较贫乏,缺乏煤和铁,石油几乎全靠进口,其海外殖民地主要在北非和东非,约有 250 万平方公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意大利国内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失业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1920 年 8 至 9 月,意大利的工人展开了夺取工厂的行动,农业雇工罢工规模很大,很多乡村组织“劳动法庭”和“红色联盟”,整个意大利处于革命形势高涨的阶段。但是,当时社会党和总工会未能正确加以领导,使革命运动遭到挫折。

意大利的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防止革命运动再起,看中了法西斯党党魁墨索里尼。墨索里尼曾是社会党党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被开除出党。他以社会党党员这张“社会主义者”的标签为掩护,钻人工人阶级内部,组织了一个名叫“法西斯”的党,成了法西斯主义的鼻祖。他以狂热的民族主义进行煽动宣传,抨击意大利当政者软弱无能致使意大利在第一次大战后没有取得应有的胜利果实。他又利用当时不稳定的经济状况,宣传保护小私有制,反对发了战争财的“资本主义豺狼”等,以此来盅惑人心,迷惑群众。在 1920 年 9 月以后,墨索里尼把他的法西斯党的武装组织,交由垄断资产阶级支配,用以殴打、暗杀、迫害政治家和积极分子,一时全国处于恐怖和暴力之中。1922 年 10 月,意大利发生了法西斯政变。墨索里尼上台出江首相后,陆续颁布了一些反动法令以铲除残存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926 年 4 月 3 日,他下令对工会进行监督。同年 10 月底,发生了企图暗杀墨索里尼的事件,11 月 5 日墨索里尼颁布解散一切“反民族”政党的法令,完成了法西斯一党专政的过渡。

意大利经济基础薄弱,在 1929 年经济危机之后,预算出现巨大赤字,全

国失业人口超过 100 万。为了摆脱危机,墨索里尼极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加紧扩军备战,企图通过武力进行扩张,掠夺市场和原料产地,进一步同英、法抗衡。意大利为了重新分割东非与北非的殖民地,独霸地中海,控制红海通向印度洋的航路,以削弱英、法与亚洲殖民地的联系,发动了侵略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5 年 10 月 3 日,意大利出动 30 万大军, 从北、东、南三路侵入阿比西尼亚。阿比西尼亚奋起反抗。1936 年 5 月,意大利占领了阿比西尼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阿比西尼亚皇帝海尔·塞拉西流亡英国。意大利侵略军以历时 7 个月,死伤 14 万人的代价占领了阿比西尼亚, 并将其与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合并,组成意属东非帝国。在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过程中,由英国控制的国际联盟对意大利实施了有名无实的“经济制裁”,也没有进行石油禁运和封锁苏伊土运河。意大利占领阿比西尼亚之后,国联迅速撤销了对意大利的所谓“经济制裁”,实际上是对侵略的承认。对此,阿比西尼亚进行了公开的谴责。

意大利侵占阿比西尼亚全境后不久,又伙同德国对西班牙内战实行了公

开的武装干涉。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 东北与法国、安道尔接壤,东和东南临地中海,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扼地中海和大西洋航路之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英、法、美在西班牙有大量投资,拥有各自的势力范围。西班牙资源丰富,早为意大利所垂涎。西班牙本为王国,1931 年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共和国, 民主力量逐步增长。1932 年 2 月,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人民阵线政府上台执政, 这使国际法西斯势力大为惊慌,也引起西方各大国的严重担心。在德、意暗中策划下,西班牙在西属摩洛哥的驻军头目佛朗哥于 1936 年 7 月 17 日发动武装叛乱,德国和意大利随即给以公开支持,先以飞机从西属北非地区空运叛军到西班牙本土各地,继而公开派遣军队参战,进行赤裸裸的武装干涉。西方各大国,尤其是英、法统治阶级,既害怕西班牙民主力量的胜利,又害怕严厉的制裁将触怒法西斯强盗而引火烧身,乃以表面“公正”的态度,策动欧洲 27 个国家于 1936 年 9 月签订了不干涉协定。接着又在伦敦成立“不干涉西班牙事务委员会”。名义上对作战双方实施军火禁运,事实上只是使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军得不到武器供应,而叛军却能自由地从德国和意大利得到源源不断的供应,其中包括从英、法等国转卖的武器和物资。世界各国人民则积极声援和支持西班牙人民,苏联政府对西班牙人民也给予了包括飞机、坦克和粮食等物质支援。从 1936 年 10 月至 1939 年 1 月,苏联提供飞机648 架、坦克 347 辆、火炮 1,186 门,赴西班牙参战的志愿人员约 3,000 余人。全世界 54 个国家的一些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组成了著名的“国际纵队”前往西班牙参战,中国海外侨胞数十人也参加了该纵队。由著名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率领的医疗队也奔赴西班牙战场进行医疗活动。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军在力量悬殊的条件下,坚持了近 3 年的艰苦斗

争,于 1939 年 3 月在首都马德里被叛军攻占后失败。

在联合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中,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正式结盟。本来,德、意之间存在着矛盾。1934 年希特勒企图染指奥地利,遭到英、法的反对,意大利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一度陈兵意奥边境,使希特勒不得不知难而退。事后,意大利感到在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的斗争中,主要对手是英国和法国,需要有德国支持,以对付英、法。而德国在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时也给予了积极支持,希特勒还曾访问罗马,当面吹棒过墨索里尼,两国关系已有重大改善。在武装干涉西班牙时,两国关系更加密切,并在 1936

年 10 月签订了共同协定,结成了“柏林一罗马轴心”。

德、意与英、法、美争夺的重点是在欧洲及其翼侧——非洲地区,但是它们需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一个同伙,使英、法、美陷入两面受敌的不利态势。而日本帝国主义,凭借迅速增长的实力,正企图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独占中国,称霸亚洲,因此也希望在欧洲能找到盟友。经过密谋磋商,德国和日本于 1936 年 11 月 25 日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 年 11

月 6 日,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至此,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了“柏林一罗马一东京”的侵略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