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法西斯侵略而战的各国,结成了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其成员中,既有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有像英国、美国这些在当时属于非侵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还有像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属于英联邦的成员国家。成员中还有像中国、南斯拉夫等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代表地主、资产阶级的政府或抗战消极,或流亡国外,而由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成为抗击法西斯的主力军。还有像意大利、法国、希腊、朝鲜、马来亚及其他欧洲和亚洲被法西斯占领的国家,在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之下,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和各阶层爱国人士,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抗击法西斯的斗争。统一战线也包括了德国和日本的反法西斯战士,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一直在开展斗争。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在战争中的处境和地位各不相同,但是为了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的共同目标,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国家和武装力量终于联合起来,结成了广泛的、伟大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在战争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保证。

在三十年代中期和四十年代初期,面对着东,西方最凶恶的敌人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咄咄逼人的侵略扩张,反法西斯的各国为了保卫本国的切身利益,保卫民族生存,只有联合起来结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才能制止侵略战争的扩大和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这是在当时条件下的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虽则如此,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和建立,却经历了一段复杂曲折的过程。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未能及早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英国和法国的当权者积极推行绥靖政策。英、法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胜利,得到很大的利益,但元气大伤,在经历 1929—1930 年的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它们的力量逐渐衰落。德国和意大利日益法西斯化, 尤其是德国在希特勒上台之后,经济和军事力量不断增长,对英、法的霸主地位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东方的日本法西斯,侵占了中国东北,又逐步向华北进逼,并于 1937 年 7 月 7 日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进攻,威胁到英国在远东的利益。面对着德、意、日,尤其是纳粹德国的进逼,英、法欲战无力,但又不甘心拱手交出世界和欢洲霸权。在这种形势下,英、法政府在外交政策上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抉择。英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于如何应付轴心国的挑战一直存在两种意见的斗争:以英国下议院议员丘吉尔为首的强硬派,主张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用联合起来的军事力量来制约和对抗德国在欧洲的扩张。他主张不仅要联合法国、美国,而且要联合苏联,以便借助苏联的力量共同抗击纳粹德国。可是,在 1937 年 5 月 28 日继鲍尔温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 却是绥靖派的代表,张伯伦不顾反对派的反对,积极地推行绥靖政策,企图在不损害大英帝国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以牺牲弱国、小国、别国的利益作为诱饵,将纳粹德国这股“祸水”引向东方,想让希特勒到东方去开辟德意志的“新疆界”,在德苏冲突中谋求渔翁之利。

1938 年 3 月 12 日,在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下,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同年 9 月,张伯伦又风尘仆仆地来往于柏林、伦敦之间搞“外交妥协”。9 月 29 日—30 日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了英、法、德、意四国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然而,纳粹德国在攫取了苏台德区之后

却仍不止步,1939 年 3 月 15 日德军进驻布拉格,全面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进而又对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英、法舆论哗然,张伯沦在英国的议院中几乎下不了台。英、法绥靖政策推行者迫于形势,在策略手段上有所改变,除进一步对波兰承担义务外,恢复了同苏联的外交接触。1939 年 4 月 15 日, 英、法、苏开始政治谈判,7 月至 8 月三国政治谈判和军事谈判在莫斯科先后举行。由于英、法缺乏诚意,终于使谈判毫无结果。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入侵波兰,9 月 3 日英国和法国相继对德宣战,但又宣而不战,西线处于一种“奇怪的战争”状态之中,英、法当权者仍抱着“祸水东引”的幻想不放。1940 年 5 月 10 日,纳粹德国大举入侵西欧,战争爆发的当天,张伯伦下台, 丘吉尔接任首相。张伯伦的下台,标志着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中,法国投降,英国的几十万远征军从敦刻尔克屈辱地撤退,英国本土处于随时有被德国入侵的危险之中。历史证明以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当权者执行的绥靖政策,是一个极其愚蠢的政策,英国和法国自食恶果,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也由于绥靖政策的阻碍,未能在欧洲爆发战争之前形成。

两方另一个大国——美利坚合众国,地处大西洋彼岸,战略位置远离欧亚两洲。当美国还没有受到德、意、日直接威胁的时候,采取不介入政策, 坐山观虎斗。在亚洲,美国坐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企图在不损害美国利益的前提下,以牺牲中国来实现日、美妥协;在欧洲则支持英、法的绥靖政策。欧战爆发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国隔岸观火,特别是在法国败亡到德国进攻苏联这一年中,美国仍然袖手旁观,并乘机大做军火生意。

德国的挑拨离间,也是战前没有能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个外因。在进攻波兰之前,德国一方面利用英、法的绥靖政策步步向西方进逼, 同时又千方百计利用英、法同苏联之间的矛盾,阻止三国结成同盟。德国的野心是要先独霸欧洲,进而独霸世界。但在策略上则力求避免陷于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处境,以免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覆辙,达到在战略上各个击破的目的。因此,德国在侵略波兰之前,充分利用英、法、苏三国之间的矛盾, 充分利用了西方积极推行的绥靖政策,千方百计地拉拢苏联,并于 1939 年 8

月 23 日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争取了苏联的中立,避免了在发动侵略战争时陷于两线作战的困境。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东方是日本法西斯, 西方是纳粹德国,在战略上也有一个两线作战问题。为了争取一个有利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增强国力,应付法西斯轴心国家的侵犯,苏联曾力争在欧洲同英、法结成同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总方针是联合英、法和东欧各国,建立欧洲的集体安全体系,以制止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这个总方针是正确的,苏联政府为此也进行了努力,但由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苏联的努力未能取得积极成果。1938 年 9 月,英、法、德、意四国策划了慕尼黑阴谋,将苏联撇在一边,接着德国侵春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对波兰又提出了领土要求,欧洲风云突变。东方的日本,继 1938 年 7 月 29 日挑起了张鼓峰事件(哈桑湖事件)之后,又于 1939

年 5 月 11 日挑起了诺门罕事件(哈拉哈河战役),当时苏联的安全已面临东西两面入侵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为了争取时间进一步加强战备,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这项条约的签订固然为苏联暂时缓解了西方入侵的威胁,但也使战前的

政治格局发生了有利于德国的变化。德国由于取得了苏联中立的保证,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威胁。这样,在欧洲战争爆发之前,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曲折。在条约签订之后,苏联对外政策也偏离了联合英、法和东欧各国,共同反对当时欧洲和世界人民最主要的敌人—— 纳粹德国的方针。在德国侵占波兰之后,1939 年 9 月 29 日,苏德签订了边

界条约,发表了两国政府共同声明。据 1939 年 10 月 1 日《新华日报》报道, 声明主要内容如下:“苏德两国政府今日签订条约,自波兰国家瓦解而引起之诸问题,终于解决,因而造成东欧永久和平之坚固基础,两国政府兹特表示互相赞成之共同意见:即结束德国与英、法目前之战争,实与所有各国之利益一致。因此,如属必要,苏德两国政府即将共同努力,与其他友邦一致行动,以便尽可能尽早达到此目的。然如苏德两国政府之努力依然无效,则继续战争之责任白当由英、法负责。倘继续战争,苏德两国政府即将互相商议必要之步骤。”共同声明把当时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法西斯德国,同在当时条件下属于非侵略性的英国和法国相提并论,并进一步指责英、法要对继续战争负责。苏联政府这些政策上的失误,自然无助于最充分地揭露纳粹德国蓄意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以团结尽可能争取的同盟者。

综上所述,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欧战爆发之前未能形成,首要原因是以张伯伦为代表的绥靖政策造成的,与此同时,苏联政策上的失误,也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这些政策上的错误也使有关国家付出了代价。

虽然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出现了曲折复杂的情况,但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在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国相继败降,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大陆,英军撤退到本土之后,英国面临着严峻的局势。英国首相丘吉尔坚持对德作战,不与德国“言和”, 因此纳粹德国想同英国实现“光荣的和平”、一劳永逸地免除两线作战的图谋始终未能得逞。此时,英国对统一战线的迫切性更有切身的体会。丘吉尔一方面加强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联系,大力争取美国的援助,另一方面将德国装甲部队向苏联边境集结的情报通报苏联政府。三个大国在共同敌人的威胁下,正向联合的方向接近。

苏德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阶段。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的野蛮侵略,激起了各国人民的仇恨,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更形高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已联成一气。法西斯轴心国的侵略扩张已严重威胁到原来属于帝国主义集团的英国和美国的切身利益。英国本土已面临被侵略的危险, 美国虽然尚未参战,但日本的扩张已使美国在远东的利益也受到严重的威胁,日美之间兵戎相见之势在所难免。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英、美认为苏联抗德的卫国战争,可以大大牵制德国的力量,减轻他们的压力,对自己大有好处。苏联则因遭到德国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处于艰难的不利态势,为了尽快转变整个战争形势,缩短战争的时间,也有必要联合英、美力量共同对德作战。同时还可以在亚洲牵制日本,避免两线作战。因此,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历史条件具备了,一个新的形势出现了。

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党内指示,明确指出:“苏联抵抗法西斯侵略的神圣战争,不仅是保卫苏联的,而且也是保卫正在进行反对法西斯奴役的解放斗争的一切民族的。目前共产党人在全世界的任务是动员各国人民组织国际统一战线,为

着反对法西斯而斗争,为着保卫苏联、保卫中国、保卫一切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而斗争。在目前时期,一切力量须集中于反对法西斯奴役。”指示还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以此援助苏联,同英、美及其他国家一切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的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英国、美国以及其他很多国家的共产党也纷纷发表宣言,支持苏联的反法西斯斗争,强烈要求与苏联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广播演说,他声明:“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①丘吉尔表示,“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②丘吉尔的演说无疑地反映了英国人民的意志。6 月 23 日,美国政府发表声明,支持苏联对德作战。24 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声明, 美国将尽一切可能援助苏联。

斯大林同志在 7 月 3 日的广播演说中指出:“我们为了保卫我们祖国的自由而进行的战争,将同欧洲和美洲各国人民为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这将是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反对希特勒法西斯军队的奴役和奴役威胁而结成的统一战线。”①他对英国首相的广播演说和美国政府的宣言表示感谢。至此,苏美、苏英关系得到改善和逐渐密切起来。

此后,苏联、英国和美国都采取了一些行动,大大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1941 年 7 月 12 日,苏联和英国在莫斯科签订两国在对德作战中共同行

动的协定。7 月 26 日,美国和英国宣布冻结日本资产。7 月 18 日和 30 日, 苏联在伦敦分别和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波兰流亡政府签订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致行动的协定,以及在苏联境内分别组建捷克,波兰军队参加对德作战的协议。8 月 1 日,美国对日本宣布石油禁运。8 月 2 日,苏、美在华盛顿就物资援助问题互换照会。8 月 5 日,苏联与流亡伦敦的挪威政府恢复外交关系。8 月 9 日至 12 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的普拉森夏湾的军舰上举行了会谈,12 日发表了关于对德作战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宣言,即《大西洋宪章》。宣言宣称:美、英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国家通过侵略所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的主权,两国联合起来,以便打败纳粹暴政。苏联为加速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宣布支持《大西洋宪章》。9 月 29 日至 10 月 1 日,苏联、英国、美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签订了关于美国、英国以武器和军用民用物资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宣告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联合行动。三国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941 年 12 月 5 日,苏军经过顽强的防御后,在莫斯科城下实施了反攻。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12 月 7 日(当地时间),日军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 月 8 日美国和英国对日宣战,12 月 9 日中国政府向德、意、日宣战,12 月 11 日美国对德、意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② 〔英〕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三卷第二分册第 565? 568 页,商务印书馆 1957

年版。

① 《斯大林文选》1934—1952,人民出版社 1978 年 9 月版,第 267 页。

战争的进程,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后形成。1942 年 1 月 1 日,

苏联、美国、英国、中国等 26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赞同《大西洋宪章》,并规定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经济、军事力量来对法西斯国家作战,援助反法西斯的同盟国家;签字国不能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大大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得到进一步扩大,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之后,各国虽然存在分歧,但直至大战结束并未破裂。在战争中各主要参战国在政治上相互协商,在军事上相互配合, 在物资上相互支援,对迅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战争期间曾举行了数次重大的国际会议以协调行动。1943 年 11 月由美、英、中三国参加的“开罗会议”和美、英、苏三国参加的“德黑兰会议”,以及 1945

年 2 月和 7 月中至 8 月初由美、英、苏三国参加的“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个战场和各杀战线上的军事行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苏德战场是欧洲战场的主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由于苏联人民和苏联军队的英勇战斗,歼灭和牵制了大量德军,对英、美在北非和意大利战场的作战,在战略上起了支援配合的作用,并使美、英军队得以从容准备实施诺曼底登陆;而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国在战略上完全处于两线作战的困境,对苏军的战略进攻也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美、英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尤其是中国人民坚持长期抗战,使日本法西斯的陆军主力,陷于中国战场之中,对于苏联在对德作战中免于两线作战,都在战略上具有重要的支援作用。至于中国国民党政府派出的远征军,在印缅战场上也直接配合了英军作战。各大国的作战对被占领国家人民的解放无疑是有力的支援,而被占领国家的人民武装斗争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斗争,在很多场合下,支援了同盟国军队的胜利进军。同盟国之间在物资上也是相互支援的, 例如美国,还有加拿大和英国,在苏德战争中曾给予苏联为数甚多的物质支援。据不完全统计,从 1941 年下半年到 1944 年 4 月,向苏联提供了飞机 1.2 万余架,大型驱逐舰 12 艘,装甲车 9,000 余辆,卡车 22 万余辆,以及其它许多武器、装备和大量战略物资,支持了苏联的抗德战争。

但是,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部并不是没有矛盾的。作为统一战线的主要成员——苏联、美国和英国之间,仍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斗争。美国、英国和苏联,在战争中都是执行各自的战前政策。在整个二次大战中,美国和英国的政策始终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给苏联援助,另一方面又力图隔岸观火,从中渔利。对开辟第二战场的态度也不是很积极的。美国和英国之间又各有打算。英国力图保持和恢复其原有的势力范围,而美国在战争中除了反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共同点外,也充分利用英国在战争中的困难处境和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援助和支持的机会,极力排挤、瓦解和夺取英国的势力范围,力图在战后取代英国的霸主地位。

苏联的政策也有从自身利益考虑的一面。1941 年 4 月,苏联同日本缔结了《苏日中立条约》,据日本报纸发表的两国共同宣言中表明,苏联实际上承认了伪“满洲国”的现状。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世界上多数国家纷纷对日宣战,而苏联仍保持中立。直到 1944 年 11 月,苏联才第一次公开谴责日本为侵略国。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两次会议中,苏联在美国和英国同意它提

出的各项条件之后,才答应参加对日作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国家和武装力量,经过曲折复杂的道路,终于结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了摧毁德、意、日法西斯的狂须怒涛。在统一战线中,国家有大小,力量有强弱,都不同程度地作出了贡献。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