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历史经验的探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参战的国家和地区多达 61 个,人口超过 20 亿,交战双方动员的兵力为 11,000 万人,历时达6 年之久,战火遍及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战争造成的伤亡和损失难于作出确切的统计,军队和平民的伤亡约在 9,000 万人以上,其中以中国、苏联的伤亡人数为最多。军费消耗约为 11,170 亿美元,经济损失估计超过 40,000 亿美元。战火夷平了城市,毁坏了无数的工厂、住宅、铁路、桥梁,以及无数的博物馆、名胜古迹⋯⋯。多少世纪以来人类在艺术及学术上的成就或遭到了毁灭,或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 38 年了。经过这次大战的洗礼,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运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一系列国家取得了独立,一些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巨大进步,战争的创伤早已医治痊愈,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残酷景象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薄。

当前,两个超级大国正在加紧争夺世界霸权,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世界大战的危险由于超级大国的争夺而越来越严重。”①虽然它们至今尚未完成全球战略部署和战争准备,双方的矛盾也还未达到非用战争手段解决不可的程度,新的世界大战也并非即将爆发。但是,超级大国插手的局部战争连绵不断,世界并不安宁。因此,我们要居安思危,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加强战备,搞好军事训练。要认真研究以往战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掌握战争的规律和知识,学会现代战争的组织指挥。这一点对于我们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员,特别是中高级指挥员来说尤为重要。

列宁说,现代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他还说,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而这种政治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帝国主义争霸引起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争霸的矛盾并没有解决, 反而更为加深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加剧了竞争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英、法、美、德、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由于经济、政治、军事发展不平衡,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激化。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之间的争霸更加激烈,矛盾更加尖锐。当时,处于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和欧洲强国法国,力图保持既得利益,巩固霸主地位, 并继续扩大其势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力图东山再起。意大利和日本则由于分得的赃物少,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在经济、政治争霸中, 英、法的地位较德国有利。在这种形势下,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恶性发展, 全副武装跑上战争舞台,力图用战争手段寻找出路。这里应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帝国主义战胜国对战败国采取瓜分和掠夺分赃政策,德国法西斯正是利用这一点,以所谓争取“生存空间”的口号,煽动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驱使德国人民去打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争霸加剧的结果。当前,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同样在激烈争霸,加紧争夺军事优势,争夺战略资源、军事基地、战略要点和海洋通道。这种争夺孕育着爆发战争的危险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教训告诫我们,决不可放松对于战争危险的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主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 1982 年 9 月第 1 版,第 48 页。

警惕。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性质决定于战争的政治目的。德、意,日三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目的是,夺取世界霸权,掠夺与重新瓜分世界。他们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这种战争给世界人民,包括德、意、日三国人民在内,造成空前的灾难,完全违背世界人民的意愿。尽管在战争初期,德、意、日法西斯凭借强大武力逞凶一时,但战争终以侵略者的彻底失败而结束。

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及帝国主义国家。各类国家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但均有各自的政治目的。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其参战的目的是为了捍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苏维埃祖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是为了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英、法和美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它们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是为了保持霸业,或经过战争争当新的霸主;当这些国家面临法西斯直接入侵的威胁时,它们与法西斯作战,也是为了保卫本国的民族独立和生存,反对法西斯的侵略和压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共产党人站在反法西斯斗争的前列,发扬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起了先锋模范作用。一些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了本国人民展开反法西斯武装斗争。反法西斯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在战争过程中,反法西斯国家和力量,虽然遇到种种困难,遭到过暂时的挫折或失利,但是这种战争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历史前进的方向,最终取得了胜利。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实践表明,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必败、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最终必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未能结成一条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因而未能推迟战争的爆发。如果当时一切受法西斯侵略威胁的国家和力量能联合起来,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同揭露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战争阴谋,打乱其发动战争的时间表,是有可能推迟战争爆发的。但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未能做到这一点。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些国家长期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与统治,力量都很弱,无力制止法西斯的侵略,在世界上也没有他们的发言权。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经过十几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已具有相当强的经济和国防力量, 但仍无单独制止战争爆发的能力;在帝国主义反苏反共的浪潮中,苏联处境比较孤立,但它获得了全世界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和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拥护。英、法、美、德、日、意等国虽然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德、日、意三国属于走上法西斯战争道路的帝国主义国家,最富于侵略性和冒险性,是战争的主要策源地,是各国人民最危险的敌人。英、法、美三国不属于法西斯国家。法西斯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不仅威胁英、法的殖民利益,而且威胁英,法本国的民族生存。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争霸世界的尖锐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与苏联之间存在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与社会制度的矛盾。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各国均根据自身的利益而采取不同的政策。

英国张伯伦政府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法西斯重振军备,极力推行“祸水东引”的政策,把德国的扩张侵略矛头引向苏联,企图以德国作为反苏反共力量,并期望德、苏之间互相撕拼,造成两败俱伤,以便英国坐收渔利。

法国虽顾虑德国强大对法不利,但在反苏反共需要下,追随与支持英国的绥靖政策。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名义上不卷入欧洲的政治、军事冲突,实际上是坐山观虎斗,伺机夺取世界霸主地位,以谋求自身利益。德、日法西斯企图既消灭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又打败英、法和美国。它们不仅要夺取英、法和美国的殖民势力范围,而且要使英、法和美国屈服。当时帝国主义国家间存在的区别及它们之间的这些矛盾,是可以利用的,如能采取正确的政策,是有可能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可以分化敌人,并孤立最主要和最危险的敌人的。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的领导下,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侵略战争。苏联需要争取时间,继续加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以增强反侵略战争的实力,完成反侵略战争的准备。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曾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多次指出法西斯德国是欧洲的战争主要策源地。在对外政策上确定联合英、法,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以阻止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推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为此作了许多努力,采取了积极的行动,这些方针与努力无疑是完全正确的。推行绥靖政策的英、法统治者,顽固坚持反苏反共立场。他们纵容德国法西斯重振军备的目的是为了反苏反共,所以对苏联政府关于建立反对德国法西斯的集体安全体系的倡议和努力,态度十分消极,采取拖延手法并提出种种无理要求,以致在谈判中无法达成任何协议。绥靖政策阻碍了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建立,它是战前未能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原因之法西斯德国既要消灭苏联,又要打败英、法,必须重振军备。希特勒以反苏反共需要为由取得英、法的支持,完成了扩军备战。在发动侵略战争时,他又要在战略上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希特勒是绝不愿意苏联与英、法建立任何形式与程度的联盟的。当英、法与苏联的谈判处于僵持状态时,希特勒乘机插进来,主动与苏联接触和谈判。假惺惺地表示愿意放弃反苏反共政策,“保证”不侵犯苏联领土,并要求两国缔结友好条约。希特勒的企图是借此离间英、法与苏联的关系,稳住东线,以便集中力量,先进攻英、法,回头再进攻苏联。德国法西斯的插手、破坏,是战前未能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又一重要原因。

苏联政府鉴于英、法的顽固态度,同意与德国进行谈判。若把谈判作为一种斗争手段,利用谈判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战争阴谋,揭露绥靖政策对于推迟战争爆发的危害,教育苏联人民与世界人民,那当然是可以的、无可非议的。但苏、德之间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后,苏联对外政策不再强调联合英、法与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方针,反而宣扬了一些所谓苏、德之间的“友谊”,不恰当他说什么德国愿意结束战争,谋求和平,指责英、法要对继续进行战争负责,等等。在某些行动上表现为条约所束缚,唯恐刺激德国法西斯而引起战争,未能放手进行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前一周,塔斯社的声明也说明了这一点。实践表明,苏德条约并没有取得打击敌人、教育人民、警惕法西斯侵略的积极的效果。同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苏联也不谴责日本侵略者。苏联在判定谁是最危险的敌人,谁是同盟者的问题上;在利用敌人矛盾,孤立和打击最危险的敌人的问题上;在对绥靖主义的揭露与斗争的策略问题上;在运用谈判手段、揭露敌人等问题上, 都有值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没有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德国法西斯就没有东西两线作战的严重顾

虑,从而便于其实现各个击破的目的。苏德条约签订后仅九天,德国在欧洲发动了侵略波兰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国法西斯的铁蹄,首先践踏了西欧诸国。英、法当初纵容法西斯德国重振军备与侵略扩张,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面对德国的侵犯,英、法等国政府最后终于放弃绥靖主义政策,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法西斯德国在西线得手以后东犯苏联。苏联也受到了重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和苏联以及其它反法西斯国家和力量终于走向联合,共同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最后取得了打败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胜利。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基础是打败德、意、日轴心国。从战争全过程看, 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都坚持了彻底打败法西斯的立场,在经济上、军事上互相配合,在作战上相互协同,直到战争结束。但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始终存在,除作战方面的问题外,一些国家在战争中乘机谋取特殊利益,甚至扩大势力范围。镇压和吞并人民反法西斯武装力量,抢夺胜利果实。打败法西斯购胜利,是所有参加反法西斯各国的各种力量联合努力的结果。当然,在对法西斯作战的积极性和贡献上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苏联红军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表现了对法西斯作战的最大的坚决性和积极性。

除在世界范围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外,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本国国内也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且都积累了不同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取得了成功的绎验。日本入侵中国,改变了中国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形势,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克服种种阻力,坚定不移地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以后,又始终坚持了毛泽东提出的独立自主的原则,采取了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对顽固派的反共溶共政策进行坚决斗争;对反共摩擦行动,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严正态度;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等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放手壮大人民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些经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真正团结一致,加强合作,坚持不懈的斗争。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这样做就可以打乱霸权主义的战略部署,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世界和平。

突然袭击是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方式。这是因为它们进行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不仅与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对立,而且也是违背了德、意、日本国人民的意愿。战争越持久,人民的反抗就越激烈。因此,法西斯国家的统治集团都妄图以突然袭击的胜利来巩固内部统治,维持民心士气,以免人民群众的反对而影响战争的结局。其次,轴心国的人力不足、资源缺乏,无力支持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只有从突然袭击中寻找出路。同时, 从当时的技术装备来看,坦克、飞机等技术兵器的性能已有很大改善,为其军队在战略上实施大规模突然袭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

法西斯国家在实施突然袭击前,为了荫蔽战争企图,通常都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政治欺骗和战略伪装:或高喊“和平、友好”的口号,从思想上麻痹对方;或以“尊重”别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为诱饵,从政治上进行欺骗和拉拢;或利用谈判手段签订各种条约作掩护,秘密完成作战部署,并对

侵略计划进行严格保密,不让对方发觉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为了达到战争的突然性,法西斯国家都是采取不宣而战,先发制人,将事先早已动员好的大量军队进行秘密的集中和展开,选择对方戒备松懈的时间和地点,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闪电般”地摧毁对方的抵抗能力。

德、意、日非常强调首次突击的胜利。从战争一开始就以主力投入作战, 并广泛使用航空兵、坦克兵和空降兵,实施密集突击,在突破对方防御后, 直擂深远纵深,围歼对方的重兵集团,攻占其政治、经济中心,力图迅速结束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的突然袭击,曾一度取得很大成功。它们之所以得逞一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对方的错误和失策,使其有可乘之机。

思想麻痹、缺乏对付突然袭击的充分准备,这是被袭击的国家遭受严重损失的重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绥靖主义的影响下,普遍存在着畏战厌战情绪,一味追求和平安逸的生活,对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战备工作持消极态度,未能及时作好迎战准备。处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虽然预见到战争的危险性严重存在,并进行了大量的战备工作,但因缺乏早打、大打的思想准备,未能抢在战争爆发前准备就绪,以致在战争初期遭受到严重损失。

军事思想落后,不能适应“闪击战”的新特点,这也是被袭击一方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大量技术兵器装备部队,作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波兰、法国等军事领导人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企图以上次大战的经验来设想和指导下次战争。他们对德军“闪击战”的特息缺乏研究,只是机械地照搬上次大战的经验,想以一条绵亘的防线去阻挡对方的进攻,结果遭到了严重失败。苏联的军事学说以马列主义为基础,总的来说是先进的。但是,苏军的一些高级将领,也未彻底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旧观念的影响,认为在战争开始时还会像上次大战那样,双方只以部分兵力进行边境交战,敌军的主力至少需要 15 至 20 天才能投入交战,没有料到德军一开始就投入主力,结果使自己在战争初期陷于极为困难的境地。

对情况判断错误,平时缺乏防止突然袭击的应急措施,这也是被袭击的国家遭受严重损失的一个原因。无论是法国、美国,还是苏联,战前都已获得大量有关敌方的企图、兵力部署、主攻方向,甚至实施袭击的确切时间的情报。他们本来完全有可能采取应急措施。遗憾的是,这些国家错误地判断了情况,没有及时动员和组织武装力量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以对付对方的突然袭击。在遭受突袭后,又因战前缺少周密的应急措施而陷于混乱。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实说明,对突然袭击并非没有征兆可寻,端倪可察, 并非没有预防的可能。处于防御地位的国家,如果在战前能保持高度警惕, 切实加强战备,不断清除军事指导上的陈旧观点,努力克服实际工作中的错误和弊病,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它们本来是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应有的损失的。遗憾的是,被袭击一方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因而遭致了战争初期的严重失利。这一历史教训极为深刻,值得我们重视。

当前,帝国主义、霸权主义非常重视对突然袭击作战的研究,认为突然袭击是未来战争最有效的开战方式。并认为,现代战略兵器的发展、火箭核武器的使用,使突然袭击的效果空前增大。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如果发动战争,很可能像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采取突然袭击的开战方式。对此,我们

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只要我们抢在战争爆发之前切实作好各项战备工作,那就能够有效地抗击敌人的突然袭击,进而夺取战争的胜利。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指出,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盼生产为基础的,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强大的物质基础对于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反法西斯各国所以能够最后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除了战争的正义性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大,时间长,消耗损失巨大,维持这样一场战争,要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大量的武器装备,不仅一时一地应有足够的物质供应,而且要在长期战争过程中,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谁的人力、物力、财力充足,谁就可以坚持到战争的胜利。当时,中、苏、英、美、法各国与德、意、日三国对比,人力具有 4 倍优势,钢铁具有 3 倍优势、石油的优势重大。强大的经济力量,保持了大量的军火和军需品的生产。其中,美国生产的武器最多,自诩为世界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经过几年战争,德、意、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殆尽,再也无力支持战争,最后彻底失败。

具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军队还需要有完善的后勤保障,来保证作战行动的顺利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后勤工作对于战争与战役战斗胜利的重要性。有些战役由于后勤保障良好,作战顺利进行;反之,有些战役由于后勤保障不善,或仅仅由于某一种物资供应不上,就严重影响到军队的作战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当时的科学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飞机、坦克、火炮、舰艇等各种性能良好的武器装备,均已大量地集中使用于各种战役与战斗。在这次战争中,还首次使用了雷达、电子器材、喷气式飞机、火箭炮、火箭,战争临近结束时,还使用了两枚原子弹。在战争中,交战双方进行了许多次大规模的战役。一次战役双方往往投入几百个师,数千辆坦克,数万门火炮和迫击炮,几千至成万架飞机,数百至数千艘舰艇,几百万军队在几百甚至几千公里的战线上,进行持续数十天甚至数百天激烈而又紧张的作战。其中有一国军队诸军兵种的协同作战,也有数国军队在战略战役上配合的作战;有大规模的战役,也有许多中小规模的作战, 甚至一次只有几名士兵参加的游击战斗。作战的条件和形式多种多样,在地面、空中和海上;在热带、温带和寒带;在平原、丘陵、丛林、草原、沙漠、江河和沼泽;有阵地故、运动战和游击战,以及登陆作战和空降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行动是在上述条件下实施的,它的经验是十分丰富的。

听有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都积累了许多作战经验。不同的国家由于作战实践不同,积累的经验也各不相同。世界各国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刊甚多,但其中不少持有偏见,夸大自己贬低别国,甚至公开攻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战。比较而言,诸军兵种协同进行的大规模的地面战役,苏军实施得最多;海上作战、登陆作战、空降作战等,美、英军实施最多,动员、组织与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中国敌后抗战的经验最为丰富。这些作战经验,对战后军事理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许多经验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研究这些经验,对于发展军事学术思想,加强军队建设与战备工作是大有教益的。

这次战争的实践表明,战争初期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战争进程起着重要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一些国家的军事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未有足够的研究。处于防御地位的国家,在战争初期几乎都碰到两个至为重

要的问题:一是第一线作战部队如何抗住对方优势兵力的首次突击,不使对方长驱直入,以争取时间,掩护国家进行战争动员;二是国家如何迅速动员, 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轨道,以适应战争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表明, 这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第一线部队在边境和浅近的战略纵深内抗击对方进攻的时间愈长,对国家转入战时轨道就愈有利,国家转入战时状态愈快, 愈能迅速动员各种力量支援前线,前线就愈加稳定。

在这次战争中,发动战争中的一方,往往在战争一开始即投入主力,以猛烈的空袭,结合地面坦克机械化部队的快速突击,力求一举击败对方。由于空军具有高度的快速性与机动性,因而每次突击几乎都是从空袭开始,使用大量航空兵首先突击对方的机场、政治和经济中心、军事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及指挥与通讯机构等重要目标。处于防御地位的国家,保卫上述重要目标的安全,对于顺利抗击对方的进攻非常重要。对坦克和对空防御,特别是防御对方的战略空袭,在战争一开始就成为防御作战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战前,一些实施战略防御的国家,在边境防御部署上,往往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即在漫长的国境线附近,作宽正面、浅纵深的部署,兵力很分散, 战役和战略纵深没有强大的机动兵团。这种部署的企图是,守住边境地区, 不让敌方占领,力求在边境防御作战中,挫败对方的进攻。在计划上缺少边境作战万一失利后的处置方案。苏军在德军进攻开始后,企图在挫败对方进攻后转入反攻,将战争推向敌国境内,统帅部曾两次命令部队转入反攻,实际上前线部队不但无力反攻,连守也守不住,一直退到莫斯科、列宁格勒城下,才逐步稳住了战线。法国等国在这方面的错误更为严重,就连动员与部署都来不及,只有走投降亡国之路了。

关于在战争开始之前,如何判断对方的主要突击方向,从而进行防御部署,对处于防御地位的国家是个重要问题。法国判断德国可能从德、法边境进攻,构筑了马奇诺防线。而德国却从阿登山区进攻,完全出乎法国意料。苏联判断德国可能在西南方向(即基辅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因而将防御重点置于西南方向,而德军却对西方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判断苏军可能从远东实施主要突击,结果苏军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 越过大兴安岭实施主要突击,使日军措手不及。于是,有的人就认为战争初期的失利的主要原因,是错误地判断了对方的主突方向。战前,防御一方通常是按照守其必攻的原则设防,而进攻一方又力求避强击弱,出其不意。这些国家的主要教训在于缺乏灵活的部署方案,即事先要预计到当对方从其它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应如何处置。当时它们在战前如有多种部署方案,又控制强大的战略机动兵团,以应付意外情况,就比较稳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参战国都面临一个如何避免两线作战的重大战略问题。纳粹德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在政治上对对方实施分化瓦解,军事上则竭力发挥在战备程度上的暂时优势,在反法西斯各国实现联合之前, 先发制人,突然袭击,速战速决,各个击破。德国以这种策略,在一段时间内避免了两线作战,但后来在对英国击而不破的情况下,又迫不及待地发动了侵苏战争,终于陷入了两线作战,加速了彻底败亡的进程。日本法西斯陷身中国战场不能自拔,又冒险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置身于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的两线夹击之中,以惨败告终。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自始至终避免了两线作战。在德国入侵前后,苏联政府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对日本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军事上在远东保持一定的实力,并于 1939 年在诺门

罕地区痛击了日军的挑衅,使日本不敢贸然北进。但苏联始终未陷于两线作战的重要原因是中国人民坚持长期抗日战争,拖住了日本的陆军主力,加上其他国际条件促成的结果。反侵略国家一旦陷入两线作战时,要正确处理主要战场和次要战场,主要敌人和次要敌人的关系。美、英两国在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在战争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了欧洲战场为主要战场、德国为头号敌人的方针,在兵力部署和作战上都服从于先欧后亚的原则,从而正确地解决了两线作战的主次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表明,拥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对于挫败对方的战略进攻,稳定战局,扭转战场形势,改变双方力量对比,不断增强作战力量,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战争的最后胜负,也是由敌对双方战略预备队的充足或枯竭而定局的。斯大林曾经指出过,现代战争是预备队的战争。他把战略预备队看作是最高统帅部手中掌握的用以直接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战略预备队的组建和使用,是关系到战争全局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平时和战时都应给予高度重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在苏德战场、西欧战场及北非与中国正面战场第一阶段,陆上战役典型的作战形式是阵地攻防战役,尤以苏德战场进行的次数最多,规模最大。在这种战役中交战双方形成绵亘的正面。进攻一方

(国)通常使用几个方面军(或集团军群),在几个故役方向上,集中兵力兵器组成强大的突击集团,编成纵深梯次的战役部署,在猛烈的地空火力支援下,实施连续的多波次的突击,突破对方防御后。使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向纵深迅速推进,力求分割、合围、歼灭防御一方(国)的军队。这种进攻战法的特点是突击矛头前锋兵力强大、气势汹汹,深入对方防御纵深后,兵力不断受到削弱,战线逐渐延长,两翼渐渐暴露而变得较弱,推进愈深,交通线愈长,后方空虚,补给不及,在进至一定距离后不得不停止进攻,转入防御。处于防御一方(国)的军队,如能利用对方这一弱点,特别是充分发挥本国作战的有利条件,使用一定兵力突击进攻者的翼侧和后方,造成其后顾之忧,必将削弱对方的攻势,从而保障正面防御作战的成功。但在这次大战中,防御的一方多数是在宽大正面上部署兵力,抗击对方进攻。只是以短距离的反冲击、反突击以求达到歼灭突入之敌,恢复原防御态势。这种单纯防御的结果通常是阻止不住敌人的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争夺制海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海上作战也比较频繁。由于航空母舰、作战飞机和其他武器装备的发展,以故列舰为主的大炮巨舰主义军事思想已经落后,以航母为核心的机动编队的作战成为现代海战的基本样式。没有制空权也就没有制海权。同时,海上破交战和反潜作战都是现代海战的重要内容。

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作战样式之一。据统计,各国共进行数百次登陆作战,其中在法国北部实施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是军事史上迄今规模最大的战略性登陆战役。经验证明,登陆作战要力求在夺取海空控制权的条件下实施,同时要进行周密准备并达到出其不意。

空降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据不完全统计,各国共进行近百次大小规模的空降作战。实施空降作战应力求隐蔽、突然,要取得可靠的空中保障和地面部队的及时会合、支援,一般不宜脱离地面主力太远或长时间单独作战。随着技术兵器的飞速发展,在未来战争中,空降(机降)作战将比以前更加频繁,其规模、机动性和突然性也将更大。因此,在

未来战争的初期和战争过程中都应十分重视反空降作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取得了光辉的胜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说兵民是胜利之本。他还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 确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坚持人民战争,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动员、组织、武装群众,参加抗日战争,建立、巩固并扩大抗日根据地,实行主力军、地方军、民兵游击队相结合,夺取敌人武器武装自己。抗日战争之初,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兵力只约 5 万人,装备极差,没有外援,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逐步成长壮大。在抗日战争的中后期,日军常以侵华兵力的一半以上对付八路军、新四军,使用了最野蛮、最残酷的手段,企图消灭抗日武装,摧毁抗日根据地,结果仍然遭到失败。中国抗日武装,在斗争中削弱了敌人,壮大了自己,至抗日战争末期已发展到 100 万人,民兵

也发展到 200 余万人,最后战肚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规模巨大的敌后游击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显示了人民战争的无比威力及其战略意义。

战后,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一书,罗列了许多侵华日军头目所写的资料。这些资料承认,“共军”是日军的“致命之敌”,是“最强硬的敌人”;日军在作战中以“剿共第一”,曾“煞费苦心”、“不分昼夜”、“誓死作战”,但在作战中,“无法掌握共军的动向”,“宛如坠入五里雾中,进行无法捉摸的作战”,结果日军是“费尽力气,毫无成效”, “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这些,充分反映了侵华日军在敌后抗日军民面前的狼狈相,从而也反映了中国敌后抗战的历史面貌。经验证明,只要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任何装备精良的侵略军都是可以战胜的。

在这次战争中,各种规模的诸军兵种参加的战役与战斗行动是很复杂的,需要严密的组织指挥,密切的协同动作,可靠的各种保障。因而,特别需要大批有组织与指挥现代诸军兵种协同作战才能的指挥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相隔 20 多年,当时各国军队的大多数军官均没有实战经验或没有指挥本级作战的经验,他们只经过院校的训练和在部队的训练,哉争开始后,即担任实战指挥。美、英军或苏军在战争中都出现了一批会组织指挥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指挥员,有些人资历不深,但能指挥作战获胜,这说明对指挥员的培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些前人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今的军事科学、军事学术、作战指导,都不能和历史绝然分割开来,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经验在许多方面仍可资借鉴。但是,战后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已发生了巨大变革,武器装备、军队编制、军事理论也有很大变化,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借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时,要着眼于特点、着眼于发展, 以利于作好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当前,我军和全国人民一起在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路上,正满怀信心奋勇前进。我军广大指战员正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军政素质,进一步提高现代化战争的组织指挥能力,为早日实现国防现代化,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作出新的更大的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