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苏军在高加索的防御

高加索是苏联的富饶农业区,又是一个大型的燃料动力基地,共拥有全苏石油开采量的 86.5%。巴库区几乎提供苏联全部采油量的 75%。高加索的地理位置也具有战略意义,苏联经由高加索和伊朗以及黑海和里海的港口与国外保持联系。德军 1942 年夏季的作战计划是,夺占苏联南方重要经济区, 其中包括攻占高加索。

1942 年 7 月下旬,苏军南方方面军被迫从顿巴斯撤过顿河后,面临德军入侵高加索的直接威胁。

7 月 23 日,德军攻占罗斯托夫的当天,希特勒发布向高加索进攻的第 45 号训令。战役以利斯特元帅指挥的“A”集团军群实施。其编成有德军坦克第1 集团军、第 17 集团军,罗马尼亚第 3 集团军以及德军坦克第 4 集团军(7

月 13 日从“B”集团军群转隶)。此外,德军第 11 集团军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后留在克里木休整。在苏军南方方面军当面的“A”集团军群集中了坦克第1、第 4 集团军和第 17 集团军的 22 个师,共 16.7 万人,坦克 1,130 辆,火炮和迫击炮 4,540 门,由第 4 航空队的近 1,000 架飞机支援战斗。

德军进攻企图是:在罗斯托夫以南和东南地域围歼退过顿河的苏军,以坦克第 1、第 4 集团军通过萨尔斯克、季霍列茨克向克拉斯诺达尔实施主要突击,以第 17 集团军从罗斯托夫地域向东南实施辅助突击。“B”集团军群以对斯大林格勒实施突击来保障“A”集团军群的进攻。在攻占北高加索之后, 德军计划将坦克第 4 集团军归还“B”集团军群建制,而以坦克第 1 集团军向

东南发展进攻,占领格罗兹尼、马哈奇卡拉和巴库,以第 11 集团军夺取新罗西斯克、图阿普谢沿黑海沿岸发展进攻,夺取巴统。此外,德军还计划以部分兵力通过高加索山脉中部各山口,进至第比利斯、库塔伊西、苏呼米等地区。德军计划在战役第一阶段占领北高加索,在战役第二阶段占领南高加索。

苏军在高加索担任防御的部队为南方方面军、北高加索方面军和外高加索方面军。

南方方面军(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中将)担任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至顿河河口的顿河左岸地区的防御。方面军以第 51 集团军(原属北高加索方面军,7 月 25 日转隶南方方面军)、第 37、第 12、第 18 集团军为第一梯队, 防御地带宽近 320 公里,以第 56 集团军为第二梯队。5 个集团军共 19 个师又 4 个旅,共 112,000 人,121 辆坦克,2,160 门火炮和迫击炮,由空军第4 集团军 130 架飞机进行支援。方面军各集团军人数很少,除第 51 集团军有

4 万人外,其余各集团军为 1.7—2 万人。此外南方方面军编成内还有第 9、

第 24 集团军在顿巴斯战斗中被削弱,集结在萨尔斯克地域。

北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布琼尼元帅)辖第 47 集团军、1 个步兵军、1 个骑兵军和空军第 5 集团军,以及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防守从亚速到拉扎列夫斯科那之间的亚速海和黑海的东北和东部沿岸。

外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丘列涅夫大将)辖第 45、第 46 集团军及 1 个骑兵军,防守从拉扎列夫斯科那至巴统之间的黑海沿岸及边境地带。另外, 在马哈奇卡拉地域重新组编的第 44 集团军从北面掩护巴库方向。

自 1942 年 7 月 25 日至 12 月 31 日,为高加索会战的苏军防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