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再发展和展开局部反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 1943 年,在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苏军和英、美盟军均已转入反攻,国际形势对中国抗战是有利的。在中国战场上,日本没有改变迫使中国国民党政府屈服的企图,进攻的重点仍然放在敌后战场。1941 与 1942 两年,日军对敌后的残酷进攻,不但未达到消灭八路军、新四军的目的,相反遭受了惨重损失。由于太平洋战场失利,日军又不得不从中国战场抽兵,侵华日军大为削弱。国民党政府虽未屈服,但抗战更加消极, 企图利用国际有利形势,获取大量外援,以壮大军力,准备夺取抗战胜利果实。

敌后抗日根据地经过两年艰苦斗争,虽然面积缩小、人口下降了,但广大军民锻炼得更为坚强,难关已经渡过,华北、华中形势相继好转,走上恢复和再发展阶段。1943 年,华北各根据地军民继续贯彻党中央“敌进我进” 的方针,积极粉碎敌伪蚕食、扫荡,并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发动攻势,扩大解放区。1944 年,苏军、英、美盟军展卉了强大攻势。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从敌后抽走部分兵力,各根据地展开新的攻势作战,开始局部反攻,扩大解放区。1945 年,敌后军民响应毛泽东的号召,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继续展开更大规模的攻势作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所通过的正确的路线、纲领和政策,为准备战略反攻,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作了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充分准备。

晋绥 1943 年初,日军对晋绥仍疯狂进行蚕食。晋绥军民根据中央“敌

进我进”的斗争方针,根据毛泽东关于“挤敌人”的指示,派出 100 多支武工队、游击队,深入敌后,展开游击战争,围困据点,打击敌人,同时积极开展反蚕食斗争,先后攻克据点 70 多个,收复村镇 1,00Q 多个。8 月,发动秋季攻势,进行大小近 300 次战斗,克据点 40 多个,歼敌约 2,000 人, 解放村镇 440 多个,人口 5 万余。9 月,粉碎日伪的合围扫荡。1944 年,继续展开攻势,收复大批村镇,解放大片领土。1945 年 2 月发起春季攻势,至4 月,共进行 530 余次战斗,克据点 50 余处,歼敌 2,400 余人。6 月至 7 月,又展开夏季攻势,根据地大为扩大。

普察冀 1943 年,斗争形势出现新局面。4 月,日军集中 1.2 万余人, 对北岳区东部进行持续近一个月的分区辗转扫荡,企图消灭军区指挥机关。军区军民以灵活的战术,展开游击战、地雷战,粉碎敌伪扫荡,歼日伪军 2, 700 余人。秋冬,晋察冀根据地又粉碎了日伪大规模合围扫荡;至年底,收

复与开辟村镇 1 万多个。被敌伪蚕食最严重的冀中,经一年斗争,拔除据点1,000 余处,基本恢复到 1942 年“五·一”大扫荡前的局面。被关在平北龙关监狱的干部、群众暴动成功,回到根据地。1944 年 4 月,北岳区围攻诛源等地之敌,开辟了雁北、察南地区。冀中攻克据点 815 个,围攻任邱、肃宁等县城。冀东开辟了通州以南地区。平北发展了宝源、张北地区。全年, 晋察冀共作战 4,400 余次,歼敌伪 4.5 万余人,攻克据点 1,600 余个,扩大了北岳,巩固了平西、平北,坚持了冀东。1945 年春季,各根据地发动春季攻势,攻克据点,解放城市,粉碎日伪小规模扫荡,进行战斗 650 余次, 克据点 460 多处,收复县城 7 座,歼敌 9,000 余人。5 月,晋察冀根据地开始夏季攻势。5 月至 7 月,冀察军区向察南、平北之敌展开进攻,攻克和逼退怀安、涞源、崇礼三座县城及 60 多个据点的敌人,解放了赤城周围地区。

  1. 月,冀热辽军区北出长城作战。6 月至 7 月,冀中军区实施子牙河战役、大清河战役。7 月,冀晋军区开辟桑乾河两岸地区。在夏季攻势中,全区大量歼灭了敌伪军,扩大了解放区。

晋冀鲁豫 还在 1942 年下半年,日军对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蚕食已被基本制止。1943 年,该区继续贯彻“敌进我进”方针,派出成千支武工队与小部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有力地打击敌人。同时,发动群众围困敌据点,展开政治攻势,瓦解敌人。5 月,日军集中 1.5 万余人,对太行区实施“铁壁合围”、“抉剔清剿”相结合的扫荡,企图消灭第 18 集团军总部和第

129 师师部,摧毁根据地领率机关。基干部队适时跳出了敌合围圈,主力在外线打击敌人,游击部队在内线坚持斗争,开展游击战、地雷战。经半个月斗争,粉碎了日军的扫荡。秋季,日伪又进行扫荡。7 月,冀鲁豫军区进行卫南战役,歼敌伪 5,600 余人。8 月,太行主力等部歼伪军 7,000 余人。10 月,日军集中兵力对太岳区进行“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扫荡”(集中主力分三线配置滚进扫荡)。太岳军区杀伤敌 3,500 余人。在临汾韩略村附近战斗中,日军组织 1 个由中队长至旅团长共 120 余名军官参加的“战地参观

团”,被我赴延安途经该地的第 16 团全部歼灭,有力地支援了反扫荡战斗。至年底,晋冀鲁豫已完全恢复了原有根据地并有所扩大。1944 年,该区军民乘日军抽走部分主力去打通大陆交通线之机,积极展开攻势作战。从 2 月至

8 月,太行、太岳、冀鲁豫主力分别向榆社、武乡、蟠龙间交通线,并向林县、凌川、辽县、邢台、沙河、新乡、辉县、临城、内丘、济源、垣曲、清丰等地敌伪展开猛烈进攻,全年共歼敌 7.3 万余人,克县城 11 座,解放国土

6 万余平方公里,人口 500 多方。太岳区沁源军民从 1942 年 10 月起,围困以沁源县城为中心的各据点之敌,至 1944 年底杀伤日伪军 4,000 余人,至1945 年 4 月终于迫使驻沁源城的日军两个大队及伪军弃城而逃,这是实施围困战的一个范例。1945 年,晋冀鲁豫军民更广泛地展开攻势。在春季攻势中, 实施道请战役、豫北战役、南乐战役,收复据点 120 多个,歼敌伪 1 万余人。在夏季攻势中,实施了东平战役、安阳战役、同蒲铁路南段攻势。阳谷战役等,大量歼灭日伪,缩小沦陷区。

山东 1943 年,山东军民继续展开反蚕食、反扫荡斗争,粉碎日伪蚕食和扫荡。11 月,日军 6,000 多人扫荡鲁中区、清河区。鲁中军区第 11 团第8 连坚守沂蒙山区南北岱岗阵地 18 天,抗击日伪军 2,000 余人,在飞机、

火炮支援下的进攻,以伤亡 9 人的代价,毙伤敌 300 余人。同时,鲁南主力

展开讨伪战役,歼伪军 1 个师。滨海军民进行赣榆战役,歼伪军 1 个旅,解放赣榆城。鲁中也展开讨伪战役,并组织对敌据点的围困。至年底,山东共恢复村镇 7,000 余个。1944 年,鲁中、鲁南、渤海、滨海、胶东军民发动攻势作战。3 月,实施了讨伪战役,打通了沂山、鲁山、泰山、蒙山间的联系。5 月,鲁南、鲁中、渤海等军区发动夏季攻势。8 月,胶东、渤海、鲁南等军区发动秋季攻势。11 月,滨海、鲁中、鲁南等军区发动冬季攻势。在秋、冬季攻势中,歼敌伪 2 万余人,克据点 200 多处,解放人口 500 余万。1945 年的春季攻势中,胶东进行讨伪战役,歼敌近万,攻克莱阳城。鲁南军区全歼泅水附近的敌伪军。鲁中军区进行蒙阴战役。4 月,发动夏季攻势,滨海军区军民粉碎日伪对沿海的扫荡,歼敌伪 5,000 余人,克据点 140 余处,打破了日军控制沿海的企图。鲁中军区对昌潍伪军进行讨伐,歼日伪 7,300 余人,拔除据点 60 余处,接着又进行引临(沂)费(县)边战役,扩大了鲁

中与鲁南的联系。胶东军区歼敌伪军 5,400 余人。滨海军区歼诸城伪军 5, 000 余人。渤海军区歼伪军 1 个旅又 3,400 余人。鲁南军区歼日伪军 3,000 多人。经过夏季攻势,山东解放区进一步扩大。

华中 1944 年起,华中军民积极主动地向敌伪发动进攻。苏中军区在 1、2 月连续攻克 10 余处据点后,于 3 月实施了车桥战役,攻克车桥,歼灭援敌,

共歼敌 800 余人,战后敌放弃重要据点 10 余处。5 至 9 月,苏中军区又克据

点 30 余处,彻底粉碎了日伪对苏中的“清乡”。苏北军民发动攻势作战,歼敌数千人,最后粉碎了日军“治安肃正”计划,开辟了广大地区,使淮海、盐阜两区连成一片。淮北军民于 3 至 6 月发动连续攻势,克据点 50 余处,歼日伪 2,300 多人。苏南、淮南、皖江军民均连克据点,扩大了解放区。1944 年全年,华中军民共作战 6,500 余次,歼日伪 5 万余人,解放人口 160 余万, 大大改善了斗争形势。1944 年冬与 1945 年初,日军为垂死挣扎,在华东沿海,北起连云港,南至温州,实行所谓“决战措施”防御部署,调集重兵, 增修工事。新四军为打破敌人企图,展开攻势作战。4 月,第 3 师进行阜宁战役,解放城市村镇 580 余个,歼伪军 2,300 余人。6 月,淮北军民进行睢宁战役,歼伪军 2,200 余人。与此同时,苏中军区主力一部进行三垛、河口伏击战,4 小时战斗歼敌伪 1,800 余人。淮南、淮北军民从 1945 年年初开始,展开粉碎日军打通椎河交通线的计划,4 月组织有力反击,使敌计划彻底破产。5 至 7 月,淮北军民展开强大攻势,歼敌伪 7,000 余人。同时,各区军民广泛展开政治攻势,瓦解敌人。1 至 8 月,华中军民共歼敌伪 3.4 万

多人,攻克重要据点 100 余处,解放区迅速扩大,新四军愈战愈强,日伪愈战愈弱。同时,华中军民积极准备力量,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抗运动, 开展生产运动,加强根据地建设,整训部队,加强城市工作,为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开辟河南,恢复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1944 年 4 月,日军实施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驻河南的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日军占领平汉铁路南段及豫西数十个县。广大人民殷切期望共产党解救他们。为打击日军,开展河南抗战局面,从战略上将陕北、华北、华中连结起来,中共中央决定进军河南,开辟河南抗日根据地,恢复豫皖苏和淮北路西抗日根据地,由晋冀鲁豫之太行、太岳、冀鲁豫军区及新四军第 5 师各一部、第 4 师主力遂行这一任务。1944

年 8 月至 1945 年 2 月,太岳、太行军区主力各一部挺进豫西,开辟了洛阳、

新安等地,建立 2 个军分区。1945 年 2 月王树声率主力一部进至豫西,成立

河南军区,统一领导豫西抗日斗争。为策应开辟豫西和南援新四军第 4 师主力西进,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挺进豫东,加强睢(县)杞(县)太(康)地区。第 5 师一部沿平汉线北上,进入豫南豫中。由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 4

师主力,于 1944 年 8 月 15 日在第 2、第 7 师的策应下,开始西进,越过津浦铁路,进入豫皖苏边区,在肖县、永城、宿县地区击退了国民党顽军阻拦, 粉碎了日伪扫荡,并向日伪展开攻势作战,经紧张连续作战,基本上恢复了豫皖苏边区。9 月 11 日,在夏邑以东八里庄战斗中,第 4 师师长彭雪枫不幸光荣牺牲。继由张爱萍任师长,韦国清任副师长赴路西指挥作战。

第 359 旅挺进湘赣边 1944 年秋,日军打通粤汉、湘挂线,中共中央

决定发展华南,指示第 359 旅挺进湖南,逐步将鄂豫和广东抗日根据地联系

起来。1944 年 11 月,第 359 旅第一梯队 4,000 余人,改称国民革命军第 18

集团军第 1 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在王震、王首道率领下,由延安出

发,东渡黄河,越过同蒲铁路,再南渡黄河,越过陇海铁路,于 1945 年 1 月,进入鄂豫根据地,与新四军第 5 师会合。2 月,南下支队由鄂东渡过长江,沿途击退日伪顽军的进攻,进入大幕山,开辟湘鄂赣根据地,由新四军第 5 师 1 个旅坚持斗争。4 月,南下支队改称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7 月,开始向湘粤赣边进军。8 月渡过湘江,到达衡山南湾地区。8 月 9 日,日本政府发出投降照会。11 日,中共中央指示该部迅速到达湘粤边与广东部队会合, 创建根据地。由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和围堵,该部转战江西崇义、广东南雄、始兴各地,处境日益困难,遂于 8 月底毅然挥师北返。11 月,返回鄂、豫根据地,按中央指示,加入新四军第 5 师序列。

开辟苏浙皖 中共中央在确定发展华南同时,重申发展东南的方针,指示新四军主力一部南下,首先发展苏浙皖及浙江沿海,继而争取控制苏、浙、皖、闽、赣五省。根据中央指示,新四军第 1 师主力南下部队在栗裕指挥下

渡过长江。1945 年 1 月,在长兴地区与坚持江南斗争的第 6 师会师,成立苏

浙军区,开辟了莫干山区。在军区主力向敌伪进攻时,国民党顽固军于 2 月

和 3 月先后两次向天目山区进犯,均被打退。此时,新四军第 1 师主力另一部继续南下。打通了与浙东的联系。6 月,国民党顽固军第三次进攻天目山区,军区主力撤出天目山区,并粉碎了顽军的进攻,巩固了苏浙根据地,扩大了在江南的反攻阵地。

当 1945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时,华北、华中、华南 16 个省范围内之敌后抗日根据地已建立 678 个县政权,人口 9,500 万。八路军由抗战初期 3 个师 4.2 万人发展到主力 65 万人,新四军由 1.03 万人发展到 26 万人,

华南抗日武装由几乎白手起家,发展到主力 2 万余人。至此,共产党领导的

主力军达 93 万人,民兵达 220 万人,抗击了侵华日军六分之五的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七大以后,敌后军民在七大精神鼓舞下,展开了更广泛的攻势。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日益加强,社会安定, 人民生活改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同日伪的作战中成长壮大: 侵华日军所占领的大城市及其间的交通线,大部处于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的战略包围之中,对日举行战略总反攻的形势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