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对中国的一系列进攻,改变了中国国内各阶层、各党派、各集团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国际间的相互关系。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各阶级、各党派应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
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一贯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际,捐弃前嫌,多次发表宣言,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团结抗日,为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早在 1933 年,中共中央以中国工农红军的名义,发表了在停止进攻红军,保证人民民主权利和武装民众三个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停战议和、共同抗日的宣言。中国共产党以各种方式支持东北、上海等地的抗日斗争。1934 年 7 月,派出了一支由方志敏、寻淮洲和粟裕等指挥的抗日先遣队,向浙赣边出动。1935 年,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的主张。同年 7 月 25 月至 3 月
- 日,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作出规定,要求各国共产党在本国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2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举行的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接着,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论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方针,批评了党内存在的“左” 倾关门主义的错误。
全国各族人民,各界爱国人士与海外侨胞,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同时,它得到国民党内来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人的热烈响应,得到国民党政府军队内部要求抗日、反对内战的爱国将领与官兵的拥护。以 1935 年“一二·九”运动为起点,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在中国共产党正确政策的影响下,在全国抗日运动的推动下,开始发生分化。与美、英等国利益紧密联系的蒋介石集团,也不能允许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中国。1936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书中, 又阐明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准备重新建立国共合作的政策。1936 年 12 月,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第 17 路军,扣留了在西安部署“剿共”的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变”。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主张在有利于抗日的前提下,采用和平解决的方针。并派全权代表周恩来和秦邦宪、叶剑英赴西安调解。由于客观形势的影响和周思来等的努力,经过调停与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了条件, 停止了内战,实现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重新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历史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条件。1937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改善人民生活等五项要求,并表示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作必要让步,提出四项保证:一、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二、在特区政府区域内,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三、停止执行以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四、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以后,周恩来、叶剑英同蒋介石等多次谈判。在民族矛盾加深,中国共产党政策转变,各党派各团体协力,以及全国人民要求之下,国民党逐渐改变政策,
由分裂内战转到团结抗日的立场上来了。
芦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在向全国发表的抗战宣言中,号召中国同胞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7 月 9 日,红军通电请缨开赴华北抗日。7 月 15 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交付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三项主张和四项诺言。三项主张是:一、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二、实行民权政治;三、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四项诺言是;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的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毛泽东发表了《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8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的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毛泽东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8 月 13 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上海、杭州地区受到严重威胁。9 月 22 日, 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向全国宣告,以三民主义为基础与国民党精诚团结共赴国难。国民党政府终于同意,于 9 月 22 日公布了中国共产党 7 月 15 日提出的国共合作宣言。9 月 23 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经过十年内战以后,在共同抗日的基础上又重新实现了合作。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使全中国形成了空前的抗日大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