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经济危机总是有规律地、周期性地发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过去。严重的危机使各种矛盾更加激化, 使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尖锐。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资本主义世界于 1920 年到 1921 年发生了第一次经济危机。1929 年到 1933 年,发生了第二次经济危机。第二次危机空前严重,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这次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地席卷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各国生产大幅度下降。危机期间的最低点同危机前的最高点相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下降的幅度是:美国为 46.2%、英国为 23.8%、德国为40.6%、法国为 32.9%、意大利为 33.1%、日本为 32%。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水平都倒退了 20 年以上,英国甚至已退回到相当于 1897 年的水平。大
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骤增。美国倒闭的企业达 13 万家以上,失业人数在 1933 年达到 1,400 万人,占美国全部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英国在 1929 年到 1933 年中破产的工商业达 32 万户,失业工人在 1933 年达到 300 万人,失业率达 22%。德国失业卒更高,1932 年完全失业的工会会员占会员总数的 43.8%。危机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共有 4,000 余万工人失业。
经济危机期间,购买力下降,大批商品卖不出去,生产过剩,物价暴跌。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阻止物价进一步猛跌,大规模地破坏生产力和销毁产品。美国仅在 1933 年就有 640 方头猪被抛入密西西比河,有 2,300 万头牛羊在屠宰后被抛弃,1,400 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坏在地里,甚至出现把粮食当燃料烧掉的现象。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把咖啡投进海里, 牛奶倒在河里,水果烂在地里,棉花用去铺路,高炉被破坏,矿井被淹没。而劳动群众的生活却是饥寒交迫。据不完全统计,仅 1933 年就饿死 240 万人之多。
在经济危机的剧烈震荡下,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经济战。它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一方面加紧压榨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另一方面又力图控制旧的市场和夺取新的市场,形成排他性集团的经济壁垒。1930 年,美国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宣布提高关税,其他国家相继效尤,关税壁垒愈筑愈高。同时,各国又相继降低汇率,贬低币值,企图以自己的廉价商品去冲击别国的关税壁垒,抢占市场。那些汇率较高的国家立即予以反击, 对汇率下降国家的商品课以更高的“汇兑倾销税”以保护自己。关税战、货币战越打越激烈。1933 年 7 月,英国在其殖民地范围内组织“英镑集团”。同年 12 月,美国在美洲组织了“美元集团”,接着法国也在欧洲组成“金本位集团”。各集团在内部实行互惠的关税制度,在其所属的传统市场中,不准他国插手。这种排他性集团国的经济战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争夺市场、争夺势力范围的明显表现。
经济危机的深刻化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起来,罢工运动显著增加。美国在 1930 年春天有 125 万失业工人举行示威游行。
德国自 1930 年到 1932 年发生罢工 1,000 多次。英国 1930 年罢工人数为 20
万人,1931 年增至 50 万人,还发生了水兵暴动。法国 1930 年爆发了 1,700
多次罢工,约有 50 万人参加。日本工人同资本家的“劳资争议”1931 年达2,156 起。
帝国主义国家竭力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转嫁经济危机。它们大量倾销商品,压低原料进口价格并削减进口额,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陷于绝境。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加剧。这一时期,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
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英国和法国的力量进一步衰退。德、意、日帝国主义为了摆脱危机,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日益法西斯化,终于成为亚洲和欧洲的战争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