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形势和日军的战略企图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 1.79 亿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 50%,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 35.2%。太平洋沿岸地区,东岸的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势力范围;西南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是英联邦成员国;北部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亚洲领土;西北和西部边缘亚洲诸国中,除了军国主义日本之外,绝大多数国家处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状态,这些国家各种矿藏资源和物产极为丰富,历来是帝国主义国家垂涎争逐之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就是帝国主义在这一地区长期争夺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趋激烈。英、法、荷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虽然在这一地区仍拥有一定的殖民地,但它们的势力已大为削弱,因此这场斗争的主要对手是日本和美国。日本从走向资本主义开始,就是一个极富侵略性的国家。它的野心就是要独占中国,进而北攻苏联,南取东南亚和大洋洲各国,以建立独霸亚洲和西太平洋的大日本帝国,直至称霸世界。美国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当中的“暴发户”, 它在亚洲的一贯政策是,以舰炮开路,以“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为幌子,实行经济掠夺和殖民统治,从而排除新老帝国主义对手,独霸亚洲和太平洋。在这场斗争中,日本处于攻势,美国和英、法、荷等国则力求保持既得利益,处于守势。斗争的结果,正如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所预见的:“由于太平洋和占领太平洋沿岸地区的问题,日本和美国之间,几十年来都在进行着极其顽强的斗争,而有关太平洋及其沿岸的全部外交史、经济史、贸易史都十分肯定地指出,这种冲突日益加剧,使美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①

二十年代初,美日双方展开了疯狂的海军军备竞赛,争夺亚洲和太平洋霸权的斗争日趋表面化。美国为了抑制日本的扩张,于 1924 年联合英、法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和远一东、太平洋问题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英、日、法、荷、意、比等国和中国的代表。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与会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美、英、日海军比例为 5:5: 3。日本虽被迫接受条约限制,但也换取了英、美两国不在太平洋西部地区修建和扩大海军基地的让步。美、英、法、日还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划分了势力范围,规定各缔约国要“互相尊重”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的权益。会议还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际上是使中国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地位。

《九国公约》的签订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企图,使美国的“门户开放” 政策合法化,同时也加剧了日、美之间的对立。这次华盛顿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势力范围的重新调整,也是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最后完成。这次会议并没有使太平洋平静下来,它只不过是新的一轮竞争的起点。

① 《列宁全集》,第 31 卷,人民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422 页。

三十年代开始,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恶性膨胀。1931 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九·一八”事变,它的侵略行径打破了华盛顿条约体系不稳定的均势,对美、英等国提出了强烈的挑战。1934 年 12 月,日本照会美国,它将于 1936 年底终止华盛顿海军条约。1937 年 7 月,日本悍然发动全

面侵华战争。同年 11 月,日本和德国、意大利签订《日本、意大利、德国议定书》,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侵略集团。1938 年 11 月,日本近卫内阁发表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狂妄声明,叫嚣这是“现代日本国民的光荣任务”, 日本“决心排除万难,为完成这一事业而迈进”。这是日本排除美、英势力, 独霸亚洲的宣言书。1938 年 7 月和 1939 年 5 月,日军两次向苏军挑衅都遭到了失败。此时,日军在中国战场速战速决的企图和诱降阴谋也没有得逞, 它的陆军主力陷于中国战场难以机动。日本法西斯的全盘侵略计划遭到挫折。

欧战爆发以后,英、法、荷等国接连遭到失败,它们在亚洲各地的殖民统治也迅速削弱。法西斯日本为希特勒的暂时“胜利”所鼓舞,决心利用西方国家在欧洲自顾不暇的时机,占领英、法、荷等国在亚洲的殖民地。1940 年 7 月第二次近卫内阁组成,立即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和《适应世界形势处理时局纲要》,其主要宗旨是要利用“情势变化”的大好时机,解决南方问题。为此要加强日、德军事上的勾结,排除美、英的阻挠,并准备同美、英开战。8 月 1 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抛出了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 侵略计划:即以日本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把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以建立一个“自给自足” 的经济体系。9 月 23 日,日军进占印度支那北部,迈出了南进的第一步。当月 27 日,日本和德国、意大利签订《三国军事同盟条约》,德、意“表示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建立大东亚新秩序中的领导地位”,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在建立欧洲新秩序中的领导地位”。这项条约把矛头指向美国和苏联,企图施加压力。11 月,日本强迫荷兰殖民当局签订每年供应日本 180 万吨石油的售油协定。至此,日本向东南亚实行侵略扩张的企图暴露无遗。

早在二十年代初,美国就把日本视为在远东和太平洋的主要敌手。1924 年,美国制订了一个以日本为假想敌的作战计划——“橙色计划”,1928 年又对该计划进行了修改。但美国从其本国利益出发,并受到国内外条件的制约,其对日政策始终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即对日既要安抚妥协,又要遏制对抗。因此到了三十年代,日美关系更为云谲波诡,变幻莫测。随着日本侵略活动的不断扩大,对抗的一面日益增强。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时,美国面对日本的挑战反应软弱无力。胡佛政府拒绝对日本采取经济制裁的任何建议,只发表了一纸空文,声明不承认有损于美国在华条约权利——门户开放政策的任何条约。由西方列强操纵的国联调查团也没有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反而要求日本和中国都从东北撤出武装人员,实行东北自治,实际是想实行国际共管。日本拒绝了调查团的报告和建议,并宣布退出国联。1933 年 3 月罗斯福任总统后,对日本基本上承袭了“不承认主义”政策,避免介入。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仍照旧供应日本战略物资,大做交易。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井抛出“建设大东亚新秩序”,公开否认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主张时,美日矛盾逐渐激化。1937 年再次当选总统的罗斯福,针对日本新的侵略行径,发表了著名的“防疫演说”,不点名地指责日本为侵略者,并指出这种侵略威胁发展

下去,美国也难幸免。但罗斯福的演说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受到了“孤立主义者”的尖锐攻击。罗斯福在舆论压力下急忙转弯。此后,美国政府对日本更加注意策略,交替使用既限制又妥协的两手,美日关系呈现一种扑朔迷离的状态。与此同时,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些备战措施。1938 年 5 月,美国国会根据总统要求,通过了海军扩建法,决定十年内投资 11.56 亿美元,建

造舰只 115 万吨,其中包括航母 8 艘、战列舰 18 艘、巡洋舰 45 艘、驱逐舰

150 般、潜艇 56 艘、海军飞机 300 架。1939 年,美国又通过海军拨款法、决

定加快造舰速度,并建造足以和日本相匹敌的 2 艘 4.5 万吨级的战列舰。同时还决定增加陆军拨款,建设一支拥有 9,000 架作战飞机的陆军航空兵。在日本进兵印度支那和加入三国军事同盟之后,美国态度转趋强硬,并采取了一定的制裁和对抗措施:公开支持英国与德、意、日抗衡;正式宣告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对若干日本急需的军用物资实行出口限制;向中国国民党政府提供一些新的贷款,以迫使日本撤出印度支那。

美国政府尽管采取了上述一些遏制措施,但却没有改变其“不介入”的基本政策,仍然企图避免同日本直接发生冲突。美国采取这种两面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因素是美国帝国主义的本性,其各项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使美国获取最大的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和中期,美国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政策大发战争财,战后一跃而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因此, 美国在欧战初期和太平洋战云密布的时刻,仍企图照搬过去的经验,再发一次战争财,为此甚至可以不惜牺牲小国、弱国的利益以谋求妥协。其次,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影响比较大。因此,美国总统罗斯福虽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法西斯势力扩大侵略的危险性,但他在采取任何较强硬的政策时,都不得不瞻前顾后,以致出现迟疑不决和迂回曲折的情况。另外,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欧洲一向是美国的战略重点,一切战备活动都是按先欧后亚的原则行事。在德国这个头号敌人已经占领西欧大陆的情况下,美国只能集中精力应付德国的威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则采取防御战略,以稳住太平洋局势,推迟和避免日、美间的直接军事冲突。同时,美国虽然意识到战争的迫近,采取了一些战备措施,但战争准备远远不足。至 1940 年底,美国

正规军只有 26 万人,加上国民警卫队 23 万人,也不足 50 万人。坦克只有

500 辆,武器弹药严重缺乏,离实战需要相差很远。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一年里,仍然希望通过谈判谋求妥协,以争取时间加强战备。而法西斯日本这时也是困难重重,没有完成扩大战争的准备,也须争取时间,因此同意进行日美会谈,以便掩护战争准备。1941 年 2 月,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抵美,同赫尔举行密谈。美国虽然想以牺牲中国东北地区为条件,换取日本同意恢复“门户开放”原则,但由于日本要价过高, 谈判陷入僵局。

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日本军国主义认为,苏德开战正是日本进一步向外扩张的大好时机,日本政府和军队内部关于“北进”、还是“南进”的争论此时又激烈起来。外相松冈和陆军部分头目极力主张乘机攻占西伯利亚,同希特勒瓜分苏联,海军以及部分陆军人员主张先南进,以解决“与本国生存有关”的资源问题。日本为了确定其进攻方向,召开了多次会议,分析形势,决定国策。1941 年 7 月 2 日,御前会议确定了所谓适应局势演变的“帝国新国策纲要”。该纲要规定,除了继续进行侵华战争之外,当务之急是向南方推进。为达此目的,不惜与美、英

一战。至于苏德战争,暂以不介入为宜,但要暗中加紧准备,一旦苏德战局变为对日本有利时,则应立即向北方使用武力。7 月 28 日,日军进驻印度支那南部,占据了向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扩张的桥头堡。9 月 6 日,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再次召开御前会议,南进方针得到进一步明确,并规定以 10 月下旬为期完成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准备。10 月 6 日,近卫内阁辞职,18 日东条英机内阁组成,最终完成了日本天皇制法西斯体制。11 月 5 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御前会议上通过了对美、英、荷开战的决定,发动进攻的日期为 12 月初。与此同时,东条内阁大放和平烟幕,声言要继续进行日美谈判,借以掩护其突然袭击。

美、英等国对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扩大侵略战争的企图虽已有察觉,但由于估计不足,没有在战争爆发时作好联合抗击日军的准备。1937 年和 1938 年,美、英参谋人员开始商讨一项在太平洋区域抗击日本扩张的计

划。1940 年 9 月和 1941 年 1 月至 4 月,两国参谋人员又分别在伦敦和华盛顿召开了联席会议,商定了《ABC—1 参谋协定》,明确如下原则:一旦美国参加对轴心国的战争,美、英将以欧洲战场为重点,以德国为主要敌人,在远东将采取防御战略。协定还规定,英国在远东的防御重点是新加坡,为此英必须向该地区增派舰只,美国在开战时将主要以太平洋舰队的兵力削弱日本经济力量,并牵制其兵力机动,以支援英军保卫新加坡的作战。此后,美、英、荷、澳等国又在新加坡举行了司令宫会议,但许多问题议而未决,特别是指挥权问题没有达成协议。因此,当战争爆发时,盟军未能形成统一的统率机构,各地的防御措施也没有抓紧落实。与此同时,美军拟定了一个代号为“彩虹”的战略计划,但也没有实际的战备部署。7 月 25 日,日本政府通知美国,日军将进驻印度支那南部。美、英等国对此反应强烈。7 月 26 日, 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金,并对日本实行包括石油在内的全面禁运。英国和荷兰也采取了同样措施。但日本对美国的警告不予理睬,于 7 月 28 日进军印支南部。日本的这一行动使太平洋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日美矛盾更加尖锐。双方谈判一度中断,战争已明显迫近。此时,美国才采取了一些实际步骤以加强远东的战场准备工作:成立了由麦克阿瑟领导的远东美军司令部,向菲律宾增调部分地面部队和航空兵。美国估计日军的攻击方向将是菲律宾和关岛,没有考虑到珍珠港会遭受袭击。美国在其太平洋作战计划中规定,一旦日本发起进攻,美军应在南方诸海进行防御,等待太平洋舰队到达后再对日军发动决定性的突击。美国预计,关岛守不住,将不再增加兵力。在菲律宾的防御中,巴丹半岛及其西南的哥黎希律要塞能在太平洋舰队驶抵之前,坚持 6 个月或更长时间。1941 年 10 月以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各种征候已十分明显,但由于“孤立主义”盛行和长期的和平生活,军政界多数首脑仍然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和安逸的生活。他们认为或者希望战争不会很快爆发,并企图通过谈判桌上一轮又一轮的讨价还价,以推迟战争, 争取完成战备部署。11 月 26 日,美国为了答复东条内阁的谈判方案,向日本递交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备忘录,——“赫尔备忘录”。12 月 6 日,罗斯福总统以个人名义致电天皇,请他一同寻求“驱散乌云的办法”。但此时日本实施突然袭击的各路部队已经出发,并向美发出了最后通牒。日美之间为期 8 个月、讨价还价近 50 次的会谈完全破裂,历时 3 年又 8 个多月的太平洋战争终于爆发。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是夺取东南亚丰富的资源地区,断绝对中

国战场的外部支援,将美、英、荷势力驱出远东,以建立独霸亚洲和西南太平洋的大东亚帝国。日本军国主义在分析战争形势时认为:德国在欧洲的作战已取得重大胜利,对苏作战已逼近莫斯科。如能在近期内夺取苏联的鸟克兰粮仓和高加索油田,并在中近东占领苏伊士运河,就可以独霸欧洲,立于不败之地。他们认为,德国的“胜利”使苏军陷于被动防御,无力再对日本构成威胁,在战略上对日本十分有利,因此日本可以集中力量“南进”。他们对南进形势也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南进的主要对手美国迄今没有摆脱“孤立主义”的影响,英国为欧战所牵制,荷兰在欧洲已经战败,这三个国家在短期内难以向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投入大量兵力。盟军在这一地区现有的部队多数是当地的和招募的殖民地军队,装备、训练都很差,战斗力很弱,而且没有建立有效的统一指挥机构。日军可以在他们联合起来之前将其各个击破。日军估计,当时日、美兵力对比,海军约为 7.5:10,航空兵力大致相当,陆上兵力日军占优势。日军在开战之初,可以在局部地区形成较大优势, 有取胜把握。如果将开战时机推迟到 1942 年后,美国在远东的海空力量将成倍增长,对日军十分不利。据此,日军大本营确认,1941 年 12 月初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有利时机,要求陆海军在此之前做好战争准备。

1941 年 8 至 9 月,日军大本营具体拟订了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计划,规定战争第一阶段,在突袭珍珠港的同时,对菲律宾和马来亚发动进攻,并占领关岛、香港和俾斯麦群岛等地;第二阶段夺取爪哇和苏门答腊;第三阶段占领缅甸和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息和尼科巴群岛。夺取这些地区后,日军就可以构成一个以日本本土为中心,包括中国、东南亚资源地区,以及西太平洋战略地区三者在内的“大东亚国防圈”,从而达到经济上自给自足、军事上能持久作战的有利态势。日本预计,上述任务可在 5 个月之内完成。

日军大本营强调,执行上述计划,必须在各个方向上实施突然袭击,摧毁对方的海空力量和基地设施,夺取海空控制权,确保作战的胜利。日军把夺取制海枚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重点打击目标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经过对各种方案的讨论比较,确定采用由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主持拟定的偷袭珍珠港计划,即以一个强大的突击编队隐蔽接近夏威夷群岛,在开战的第一天对停泊在珍珠港的美舰队实施突然袭击,消灭该舰队主力,以确保日本在西太平洋顺利实施各项占领计划。

为了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加紧提高军备生产和扩充武装力量。1941 年,日本年产生铁约 600 万吨、钢 550 万吨、飞机 5,000 余架、下水的舰艇48 艘(20 万吨),其中航母 5 艘,战列舰、巡洋舰各 1 艘。太平洋战争爆发

前,日本已拥有陆军 51 个步兵师团,58 个独立旅团,计 210 万人,陆军航空兵 151 个中队,飞机 3,000 架;海军联合舰队辖 9 个作战舰队,各型作战舰只 391 艘,海军航空兵飞机(包括舰载机和岸基飞机)2,170 架。现役军队总兵力 241 万余人。参加太平洋作战的有:陆军 5 个军、15 个师团,陆军航空兵飞机 1,500 架。海军的基本兵力都将参加作战。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法西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发动了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