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泽东晚期思想中的若干问题

科学研究是探索性的工作。唯有新的探索才有兴味。晚年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思索的问题:

为什么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上篇文章做得很好,而下篇文章没有做好呢?为什么像毛泽东这样的领袖人物在晚年错误愈来愈严重,陷入了悲剧呢?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很大成绩,是成功的。毛泽东并不满足,认为基本上是抄苏联的,缺乏创造性。他要探索自己的道路,搞得更好些。这完全正确。可是,就是在此之后却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严重错误,反而没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搞得好,这是为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

1957 年,毛泽东总结了国际国内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可在实践上,反而不如以前,以前虽然也有扩大化的错误,但远没有 1957 年反右斗争扩大化那样严重,把大量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这是为什么?在后来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在“文化大革命”中,文件上也写着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而事实上依然是严重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以至敌我颠倒,这又是为什么?

1958 年,毛泽东在许多会议上的讲话中发表不少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尊重群众的言论,有些思想发前人之未发,可在实践上却陷入了主观主义、唯心论、形而上学,如何解释这矛盾?他自认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从群众中来的,集中了群众的经验,是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的,可实际上却脱离了群众,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种矛盾又如何解释?

人民公社化运动明显地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也承认人民公社生产关系前进得远了一点。可在 1959 年庐山会议上,他却不怕反对者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法宝来打他。他为什么不怕?他是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原理的?

在 1959 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过去批判了教条主义,但是没有批判经验主义,现在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并错误地指责彭德怀等人犯了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是主要危险的提法对不对?究竟谁犯了经验主义?

1963 年 5 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是“左”的文件,可毛泽东为这一文件写的前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正确的,如何解释这一矛盾,在这前后,毛泽东提出要不厌其烦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共中央发出学习毛泽东四篇哲学论文的指示,同时,全党从中央到地方,有几百万干部到农村、工厂搞“四清”,与工人农民“三同”,搞调查研究,照理讲对形势的认识应当比较符合实际,可事实上,却越来越脱离实际,最后竟得出三分之一政权不在我们手里的错误结沦,

这是为什么?

毛泽东头脑中“刘少奇资产阶级司令部”的错误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是哪些国际国内、主观客观因素促成了这一概念的形成,

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是必然的吗?是偶然的吗?除了领导上的主观错误和反革命集团的利用外,有没有社会原因?如何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如何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否定“文化大革命”?

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什么一面提倡学习马列(而且也确实组织干部群众读马列的书),但另一方面,在实际上又严重背离了马列?为什么一面提倡学习哲学,批唯心论,批形而上学,而另一面在事实上又唯心论泛滥, 形而上学盛行?这中间有什么教训值得我们记取?

弄清以上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一件艰难而有兴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