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领导和关怀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周恩来十分重视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他认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军队是国家抵御外国侵略、保卫主权不受侵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无论在主持军委工作,还是在不担负军委领导期间,他都时刻关心和指导着军队“三化”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主持军委工作,和毛泽东一起领导了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迅速改变人民解放军单一军种的落后状况,周恩来强调:“我们必须建立强大的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才能够击退从空中和海上袭来的武装盗匪,保护我们的领空领海不受侵犯。我们的人民陆军必须陆续加以强化,使它足以战胜任何侵略者。”根据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精简整编。周恩来提出了缩减陆军, 尤其是步兵,加强空军、海军及特种兵部队的方针。这一方针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在周恩来主持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讨论研究人民解放军精简整编问题,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复员委员会(后改为转业建设委员会),以加强对精简整编工作的领导。通过精简整编,压缩了军队人员定额,节约了军费开支,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条件。在精简步兵的基础上,周恩来领导了空军、海军和特种兵部队的组建,很快建立起了这些新建军兵种的领导机构,确定了体制编制,完成了人员、装备及物资的调配工作,及时开展军事训练,迅速形成了战斗力。

经过周恩来的精心筹划,1949 年 11 月,人民空军正式组建。1950 年 4

月,又组建了海军。同年 8 月至 1951 年 3 月,炮兵、装甲兵、防空兵和工程

兵的领导机关也先后建立起来,此后又建立了铁道兵。经过 3 年多的时间,

空军建立了 20 多个航空兵师和其他勤务部队,海军建立了少量的水面舰艇和航空兵部队,陆军各技术兵种也达到一定规模。

在新军种兵种的组建过程中,从领导干部的配备、编制的确定、兵员的调动、武器装备和各种物资的调拨,周恩来都亲自过问,有时还参与具体组织实施。在组建空军的过程中,他对诸如领导机关的组建,飞行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飞机的购买,机场的修建,特种油料的解决,都作出详尽的指示, 并亲自筹划,检查落实。1953 年,中央决定加快海军建设步伐,周恩来曾就海军的近期任务和长期规划,作了重要指示。1953 年 11 月 2 日,周恩来在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陶勇的陪同下,乘“大别山”号军舰在长江口海面检阅了“武昌”、“沽河”舰艇部队,还观看了鱼雷艇和海军航空兵第一师第一团的操作表演,并为该部队题词:“加强训练,提高技术,为了巩固祖国的海防而努力”。1957 年 8 月 4 日,周恩来在海军司令员萧劲光陪同下,检阅了海军驻青岛部队,井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的海岸线很长,美帝国主义还霸占着我国的领土台湾。海军必须继续努力,为建设坚强的海军力量, 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而奋斗。萧劲光在致词中指出,总理这次对我们的检阅,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历史上最大的光荣,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周恩来还给受阅部队题词:“希望你们为建立一支更加强大的足以保卫自己的人民海军,为保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而奋斗不息!”1965 年 3 月 10 日,周恩来在陈毅副总理、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政委刘浩夭陪同下,检阅了东海舰队某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某部队,观看了海、主协同作战表演。周恩来看完表演,再次作了“从实从严从难训练部

队”的题词,要求海军部队从实战出发,搞好训练。

60 年代初期,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为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周恩来

于 1962 年 6 月明确提出了“备战整军”的军事工作方针。在这期间,中央先后在广州、北京召开全军编制装备会议,进一步确定了整编原则和整编方案。会后,国防部颁发了陆军军、师编制表,全军按南、北步兵师和大中小师的编制,进行了全面整编。为了加强地方部队建设,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部队和守备部队的编制也进行了调整。从 1959 年到 1965 年,人民解放军在实行统一正规的部队编制的同时,还重点加强了海军舰艇部队和空军航空兵部队的建设。同 1958 年相比,海军增编 51.6%,空军增编 41.8%。为适应国防工程建设和援助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需要,工程兵、铁道兵也作了相应的扩编。特种兵的迅速发展,对加强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现代条件下反侵略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建立一支独立的核打击力量,井由周恩来主持筹建工作。1957 年 12 月,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初建时期,该部队由解放军炮兵领导机构领导。到了1966 年,这支新建的部队已具有一定规模。1966 年 7 月 1 日,在已建立的导弹部队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的领导机构。经周恩来提议,这支部队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简称“二炮”。随着战略核武器的发展,这支战略导弹部队的装备逐渐得到加强。1966 年以前,部队是用从苏联购买的P—2 近程导弹和中国仿制的近程导弹进行教学和训练的。从1966 年起,第二炮兵部队装备了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70 年代初又装备了中程导弹,成为一支初具规模的独立兵种,并较快地形成了作战能力, 增强了人民解放军的威慑力量。

1962 年 11 月,根据现代战争不分前后方的特点,中共中央决定扩编铁

道兵部队。11 月 11 日和 23 日,周恩来两次召开会议研究扩编问题。他在会上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对铁道兵性质、任务和编制等问题的重要指示,指出:铁道兵是工程部队性质,无论平时和战时都是执行工程任务,是工程部队,不是战斗部队,性质决定任务,组织编制服从于任务;干部编制数不能超过总定额的 10%,生产人员编制数要达到 80%以上。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精神,铁道兵部队从 1963 年 3 月开始整编,无论担负林区建设或者铁路建设的铁道兵师,编制的生产人员都占 80%以上。到 1963 年整编后,铁道兵总兵力比上年增加 1 倍。

在不长的时间里,人民解放军就初步发展成为一支诸军兵种的合成军队,并在抗美援朝战争和保卫边海防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建设现代化合成军队的同时,周恩来非常重视建设一个与合成军队相适应的现代化的、得力的指挥机关,他根据把总部机关建成精干、很灵、及时、准确、效率高的指挥机构,以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指导思想,领导了总参谋部的正规化建设,主持了空军、海军以及各特种兵指挥机关的组建,保证了海、空军和特种兵部队的顺利组建。

周恩来还提出必须加强对军队干部的培养,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现代化作战的指挥能力。为此,他以很大的精力抓军队院校的建设。1950 年 7 月 20 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制定了全军院校建设方案,确定在战争年代原有学校的基础上,改造和新建适应现代化战争条件的各类正规院校, 各军兵种要新建一批专业学校,全军创办一所综合性的军事学院。他明确提

出军事训练的基本方针应该是,在解放军现有素质的基础上,用迅速而有效的方法,使部队学会掌握现代化的兵器及其他军事技术,使指挥员学会组织与指挥各兵种联合作战与协同动作,了解参谋业务与通信勤务,以加速我军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并要求全军在正规化训练方面做到:统一战略、战术、意志,统一教材、典范,统一训练机构、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提高效率和战斗力。他强调指出,军事学院的办校方针,仍然是抗大的教育方针, 课程主要是讲授毛泽东思想、战略战术、中央军委文件;其次是要学点哲学、政治经济学、党史;还要学一点现代战争的理论和诸军兵种协同作战与指挥的内容,也可学点战术概则。并强调要搞好科学技术教育。在教学方法上, 周恩来提出要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不要灌注式,他指出,军队的干部经过战争的缎炼,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要让他们献宝,把好的经验谈出来,开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教学活动。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使全军院校建设得到迅速而健康的发展,很快形成了具有初、中、高相衔接,诸军兵种院校齐全完整的军官培训体系,对促进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制定军队的条令,建立正规化的军事制度,是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周恩来在抓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中,首先抓条令建设。正规化建设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最根本的是制定各种条令、条例,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各种军事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讲,正规化就是条令化、制度化、规范化。周恩来认为,现代化军兵种的战斗行动,最重要的是协同动作,而协同动作, 就要有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他曾形象他说,解放军像一部大机器,这个齿轮和那个齿轮,必须准确地运行,才能真正协同动作。条令、条例就是保证正规化的根本条件之一。他指示所有部队,要实行统一指挥, 统一制度,统一编制,统一训练,统一纪律。周恩来的这些重要思想和指示, 成为人民解放军制定新条令、条例的基本原则。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军委军训部于 1950 年夏季组织起草三部共同条令。1951 年 2 月 1 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总参谋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队列条令(草案)》、《纪律条令(草案)》,在全军试行。以后又对上述条令进行了多次修改补充。人民解放军现行的三大条令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军队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加以修改补充制定的。三大条令是全军进行管理教育,建立良好的内外关系,内务制度,养成良好的作风,进行队列训练,维护和巩固纪律,以及实施奖励、处分的依据,它对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有一次,个别高级干部在外事活动中不遵守内务条令的规定,周恩来对此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说:“你们颁布的条令,自己不遵守,迎宾尚未结束, 我还没有离开,你就懒散地走了,这样影响多不好,军队还要条令干吗?” 他抓住典型事例,对高级干部进行严厉批评的原则态度,对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制定共同条令的同时,各军兵种还先后翻译、颁发了苏军一些专业和勤务部门的条令、条例、教令、教程、教范,如《步兵战斗条令》、《骑兵战斗条令》、《高射炮兵战斗条令》、《空军战斗条令》、《海军战斗条令》、

《实弹射击教令》等供部队试行。试行过程中又进行若干次修改。后来人民解放军又集中力量,开始编写自己的战斗条令。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先后编写出《合成军队战斗条令概则》等条令、教令、教材和其他训练法规。1963 年,中央军委正式颁布了《合成军队战斗条令概则》、《步兵战斗条令》、

《合成军队军师战斗条令》、《合成军队团营战斗条令》和《司令部工作条令》等一大批条令和条例,要求全军贯彻执行。这些条令、条例充分肯定了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对搞好军事训练和部队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外,人民解放军还相继制定、颁布了《政治工作条例》、《军官服役条例》以及其他各种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从而使人民解放军在作战、训练、工作、生活秩序等方面都有了遵循,有力地促进了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训练,是和平时期军队工作的中心。周恩来历来重视部队的训练。他指出:“我们已不是在战争中进行锻炼,而是在保卫和平、保卫建设、保卫祖国边防的和平环境中进行锻炼。”在和平时期,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主要手段。1950 年 11 月,在周恩来、朱德的亲自指导下,召开了全军军事院校及部队训练会议。会后起草了《关于军事院校建设与军队训练问题》的报告,送呈军委审批。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萧克晚饭后去开会。出席会议的有政务院和中央一些部委的负责同志。所谓“开会”,就是周恩来将有关部门请示报告的领导或成员召到办公室,一个一个地研究或回答解决问题。已经 11 点多钟了,前面的人离开后,周恩来才开始审阅军训部起草的报告。他说,这是军事学校和部队训练方针性的综合文件,要力求准确。并逐段逐句地读,逐段琢磨,重要的地方反复多次。当时的情景,几十年后萧克仍然历历在目。当周恩来读到“掌握新的技术,学会联合作战”两句时,以同志式的讨论态度与萧克商量其准确性。因为当时人们常常使用“现代化”、“联合兵种”这类词汇。军训部意在进一步把现代技术与现代指挥结合起来,概括成两句明确的话,便于理解和记忆(刘伯承后来把“联合兵种”这个提法改为诸兵种合同战术,更为贴切》。周恩来经再三斟酌后同意了这个提法。这份六七千字的报告,一直修改到凌晨 4 点。周恩来这种不辞劳苦、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精神,深深地教育了萧克。就是在这份重要的文件上,确定了人民解放军在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的基础上,以学会现代军事技术与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指挥,作为军队长期的训练方针。

周恩来强调指出,战时要打仗,平时就应该进行战斗准备,眼睛盯着敌人,思想上警惕敌人,准备战争。尽管现在整个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 和平的可能性更大了,战争推迟的可能性更大了,但是松懈是不允许的,必须警惕突然事变。这是军队的主要任务和根本任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周恩来提出了以学会现代军事技术与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指挥为长期的训练方针。军事工作的这一重大战略转变,使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不断得到加强。60 年代初,在叶剑英、贺龙、罗瑞卿等领导下,全军掀起了军事训练的热潮,使人民解放军的战术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1964 年 6 月,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的部队和民兵在北京向中央领导人汇报表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表演。看后,周恩来兴奋他说: “你们表演得很好,我看了很高兴。练兵就是这样的练法。把兵都练成这个样子,把民兵也练好,那就什么敌人也奈何不了我们。”“文化大革命”期间,部队的军事训练受到严重干扰破坏,一度陷于被取消状态。周恩来在接见广州军区军以上干部时,明确指示,部队要加强军事训练,“支左不能占多了人”。他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亲自主持召开军委会议,研究部队训练问题。他明确指示,全训部队除野营拉练外,全年步兵军事训练 90 天,技术

兵军事训练 120 天。周恩来采取这一重要措施,得到了毛泽东的赞扬,使全

军军事训练逐步得到恢复,对保持和稳定军队的战斗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军事思想、作战理论、武器装备、编制体制、后勤保障等,其中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就提出:“我们虽不赞成唯武器论的观点,然而军队技术的提高,装备的现代化,是迫切需要的,没有装备好的技术高的政治坚定的现代化的几十个师,是不能最后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他还说,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是一个软骨动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 26 年里,周恩来自始至终亲自抓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

1951 年 1 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兵工委员会,由周恩来兼任主

任。当时人民解放军拥有各类枪支 200 多万枝(挺),其中步枪,手枪、冲锋枪约占 94%,各种火炮 2.9 万多门,其中 60 毫米迫击炮约占 60%。而且品种繁杂,枪支竟有 100 多个品种,火炮也有 80 多种口径,产自 20 多个国家,曾有“万国牌”之称。重装备中只有 410 辆坦克,100 多架飞机,100 多艘中小型快艇和炮艇,其中多数是从战场上缴获的美、日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大战期间生产的产品,性能落后,有的破旧不堪,零部件已无来源。这些武器装备虽然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挥过重大作用,但依靠它们来从事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是根本不可能的。周恩来认为,常规武器必须立足于自给。于是首先抓紧建设了一批枪炮、汽车、坦克工厂和武器装备的定型生产。他要求军工生产部门从仿制入手,逐步过渡到自行研制适合作战需要的新型作战武器上来,走出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道路,逐步实现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的国产化。1952 年 7 月,周恩来又以兵工委员会的名义向中央写了《关于兵工工业建设问题的报告》, 提出兵工要提早建设,要改造老厂,建设新厂,用三五年时间迅速建立中国自制陆军武器、弹药及空军、海军弹药的基础,并规定 18 种枪炮为国家制式武器。根据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状况,他提出了分阶段、有重点发展的方针, 使国防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对现代化武器装备,周恩来从现代战争的特点出发,认为空军的作用正在迅速提高,对战争的胜负将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提出必须优先发展空军的思想。并且从航空工业技术含量高,中国技术落后的现实出发, 提出先维修、后制造的发展方针,使中国的航空工业稳健而迅速地发展起来。1950 年 12 月下旬,周恩来主持召开两次会议,研究航空工业发展的问题。他在会上说:“中国的航空工业建设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是先有空军,而且正在朝鲜打仗,大批作战飞机需要修理。我国是拥有 960 万平方

公里的国土和 6 亿人口的国家,靠买人家的飞机,搞搞修理是不行的。因此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道路,应当是适应战争的需要先搞修理,再由修理发展到制造。”当时中国经济正处在恢复时期,而且正在朝鲜打仗,财力有限, 所以周恩来一再强调,开始规模要搞得小一些,先解决飞机修理的需要,保证朝鲜打仗,原则是先修理后制造,由小到大。在设计建设修理厂一的同时, 应考虑今后转为制造工厂的安排。1951 年 8 月,航空工业局与苏联顾问一起酝酿在 3 至 5 年内试制成功活塞式教练机雅克-18 和喷气式歼击机米格-15 比斯(后改为米格-17 埃夫)。周* 恩来为讨论这个方案,亲自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落实。经过讨论,他提出,就按你们提的计划办,这个计划完成之后,可以生产 3600 架飞机。在这个数量中,歼击机、教练机、运输机各种

机型的比例,要请空军审议一下看是否符合军委有关规定的比例关系。关于明年的订货问题和 3 至 5 年内从修理过渡到制造的计划。先发个报给苏联, 请他们予以考虑。至于实现这个过渡计划之后,修理任务归航空工业局还是归空军,今天暂不确定。接着又说,同意再向苏联聘请 25 名专家。完成这个计划所需要的人员、资金等问题,由富春同志办理,看来需要的资金折合小米 50 亿斤就可以够了。准备拿出 60 亿斤,办一所航空大学。之后,周恩来再次强调,关于发展航空工业的方针、原则和建设计划,年底已经定下来了, 要继续抓下去。同时还着手轰炸机厂的基本建设,争取 1957 年底正式投产。

“到 1955 年底,人民解放军利用进口和国产的武器装备,换装和新装备了 106 个步兵师,9 个骑兵、守备、内卫师,17 个地面炮兵师,17 个高射炮兵师,4 个坦克、机械化师,33 个航空兵师,9 个舰艇支队。至此,海军和空军的装备已初具规模,陆军特种兵的装备得到迅速改善,步兵的旧杂式武器装备绝大部分被淘汰,基本上实现了武器装备的制式化。全军武器装备的水平比新中国成立时大大提高了一步。

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紧张局势逐步缓和。周恩来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中共中央建议,放慢国防工业建设的步子,把原子弹、导弹、遥控装置、远程飞机搞起来,并提出使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重点由常规武器转向尖端武器的战略设想。周恩来认为,中国的国防力量建设虽然要坚持人民战争的基本思想,但是,在当今世界,尖端武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尖端武器的发展将决定未来战争发展的方向。中国人民一定要研制和发展自己的尖端武器。毛泽东非常重视周恩来的建议,经过深思熟虑,决心发展中国自己的国防尖端武器。实践证明,周恩来的这一战略设想是非常英明的。由于及时实现了武器装备发展的战略性转变,使中国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事业, 从无到有迅速地发展起来。随后,中共中央又决定成立中央专门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研制尖端武器工作的领导。在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专委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核武器、导弹、人造卫星、核潜艇等尖端武器陆续研制成功, 使中国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其巨大的战略威慑力量,有效地遏制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对中国可能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保障了局部自卫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在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革命化是国防现代化的政治基础。周恩来十分强调必须坚持以革命化保证正规化和现代化的思想。针对在和平环境中,部队政治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1957 年 12 月,他在《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政治素养》的讲话中重申“党一定要管军队”的原则,指出:“我们军队如果没有党的领导, 要使它成为一支既有高度军事素养又有高度政治觉悟的革命军队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定要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仅党中央要管军队,地方党委也要管所在地区驻军的重大问题,使军队了解党的方针和政策。在军队内部, 周恩来强调必须有严格的纪律,这种纪律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纪律。同时应加强内部团结,改进相互之间的关系。他强调:“主要是改进上下关系、左右关系、官兵关系。相互之间,不要因为实行了军衔制度、规定了礼节等而拘束起来。我们的军队是革命的军队,应该保持与发扬上下一致、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工作、打仗要强调按级服从,平时互相交往应该有同志式的友爱,象兄弟一样,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军队的民主是我们的优点, 应该发扬这个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军内团结。”周恩来还要求军队要注意

密切军民关系,指出,军队有了营房,有了严格的军事勤务以后,军队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比较疏远了,这是要注意改进的。他语重心长他说:“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完全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子弟兵。解放战争胜利时,全国人民对我们解放军那真是衷心拥护,军民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是从人民中来的,我们过去的胜利都是在人民的支援下取得的,不能忘本。”他要求军队关心国家建设,多组织义务劳动,帮助人民群众生产,通过劳动锻炼,进一步加强劳动观念和群众观念,使人民看到今天的解放军还是当年的子弟兵,还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最可爱的人。他殷切希望:“军队要永远保持人民子弟兵的光荣称号,永远保持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1971 年林彪反党集团的阴谋被粉碎后,周恩来再次强调必须坚持党指挥枪,而不能枪指挥党的原则,要求人民解放军必须自觉地接受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周恩来关于人民军队必须实行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思想,在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实践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国防现代化建设。使人民解放军经受了各种考验,出色地完成了抵御国外侵略扩张势力的侵犯,保卫祖国领上、领空、领海安全的光荣任务,无愧于伟大祖国钢铁长城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