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受救国救民的启蒙教育
周恩来诞生于中国近代著名的“百日维新”失败的那一年。其诞生地淮安城,因是历代郡、州、路、府的治所所在地,即便到了晚清,仍设有大清帝国总漕部院和钞关等派出机关及府县机关。清朝的一些王族权贵曾在这里任过潜总,官府衙门星罗棋布。周恩来的祖父虽在官府任职,但只是一个小小的师爷而已。他的父亲和伯父们都很老实,只会本分做事,不善在官场中投机钻营,生活比较清苦。外祖父虽是知县,但在周恩来出生时,就已病人膏盲,气息奄奄,不久便去世了。这些都说明周氏家族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在当时官府林立、等级森严的淮安城里,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下层。此种地位就决定了这个家族“人的本能中有一种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一旦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就会加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周恩来后来曾讲过:“中国有句俗语:‘逼上梁山’。⋯⋯我们都是‘逼上梁山’的。人走上革命道路不是先天的,而是由于外来的压迫和环境造成的。但他所以能产生革命性, 是由于人的本能中有一种抵抗力,不愿受外来压迫。”可见,这种本能的抵抗力,对周恩来以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根深蒂固的制约作用。
周恩来“五岁从母教”。其嗣母陈氏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妇女,熟悉历史和诗文,尤擅长讲故事,常使幼年周恩来“辄绕膝不去,终日听之不倦”。淮安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淮安人民有着光荣而悠久的爱国传统和反抗压迫与反抗侵略的传统,历史上从秦汉经隋唐到明清,涌现出大批爱国志士和著名将领,如一代名将淮阴侯韩信、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抗御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英烈关天培等等。这些都成为陈氏对周恩来进行启蒙教育的材料。她常给周恩来讲韩信如何破釜沉舟,决战该下。创立辉煌战绩的动人故事;讲梁红玉、关天培等爱国英雄们如何抗击外来侵略,宁死不屈的感人故事;讲军事斗争中机智和勇敢的故事。这一切都大大激发了周恩来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从小就对反抗压迫和侵略,对战争及军事的知识、故事抱有浓厚的兴趣。后来陈氏又引导 8 岁的周恩来阅读小说,先后读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一些书籍。这些书中英雄豪杰们的反抗精神、无畏斗志、谋略胆识、聪明机智,给了周恩来以难忘的印象;对周恩来产生了长期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著名英籍作家韩素音就认为,周恩来尽管“成为一位革命家,致力于铲除过去,但是恰恰是过去, 是中国历史上英雄豪杰们的胆略和机谋激励并指导了他的行动。”
周恩来的表舅龚荫荪,是个革新派人物,信奉孙中山,结识同盟会员, 赞助革命,常向周恩来介绍新思想和时事政治知识。周恩来曾把他称作自己政治上的启蒙老师。龚家不仅收藏有大量中国古代书籍,而且还有不少宣传
近代中闰历史和西方科学文明的书刊。周恩来在龚氏家塾里读书期间,渐渐地了解到,帝国主义强盗用鸦片和大炮轰开古老中国的大门后,强迫中国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占领中国领土,控制中国主权,进行经济压迫和文比侵略,展示出帝国主义“把一个封建的中国变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的血迹斑斑的图画。”它深深地刺痛了周恩来的心灵,使周恩来本能中潜在的抵抗力,及对历史上反抗压迫和侵略的英雄的崇敬,逐渐上升成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痛恨和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像一颗种子深深地埋进了周恩来的心里,并随着他的成长与日俱增,进而长期地发挥着主导作用。
1910 年春天,12 岁的周恩来告别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三堂伯周贻谦到东北读书求知。这是周恩来思想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后来说:“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开始读革命书籍, 这便是我转变的关键。”刚到东北时,周恩来先人铁岭银岗书院读书半年。其间,由于他聪明好学,很快成为优秀学生。但他兴趣广泛,不满足干学校课程,常常到城外郊游,攀登龙首山,以扩大视野。在苏北平原长大的周恩来第一次登上山巅,不仅欣赏了那壮观的景色,而且看到了山上那块“中俄战迹”的石碑。这石碑告诉少年周恩来,东北是个战火连绵、民族灾难特别深重的地方。10 年前、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5 万俄国军队杀过边境,攻占了东北.战争结束后,仍然拒不撤兵。5 年前,后起的日本军国主义又以东北为战场,同俄国进行了为时 1 年零 7 个月的争夺势力范围的罪恶战争。日俄双
方在几次大的战役中,厮杀争逐,这龙首山就是一个主要战场,就在 1910 年,日本军国主义又正式吞并了近邻朝鲜.直接威胁和窥伺东北。不难想象, 这些罪恶的战争史实和战场遗迹,会给少年周恩来以多么强烈的震撼。他在震撼中觉悟,在震撼中发奋,决心探索和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日本创价大学教授山口和子认为:“负笈铁岭时期,对日后周恩来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可以说周恩来的革命家的生涯是从铁岭开始的。”1962 年,周恩来重游龙首山时深情他说:“铁岭是我深深怀念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
1910 年秋天,大伯父周贻赓把周恩来接到奉天府(今辽宁沈阳市),插入第六两等小学堂高等丁班读书。在学校里,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激励同学们的爱国情感。暑假期间,周恩来到本班同学何履桢家做客。何家住在沈阳南郊的魏家楼子,这是当年日俄战争的又一个战场。村子后山上有沙俄立的碑文,东头山上育日本军国主义建的纪念塔。当年日俄两军在这里激烈争夺,血洗村庄,而清政府则无耻地宣布“中立”,任帝国主义强盗蹂躏国土。何履桢的祖父何殿甲是这场不义战争的见证人。为了教育后人, 他带着周恩来、何履桢、何天章三人,去参观旧日的战场,眼含泪水诉说在那场战争中,战败的俄军血洗了魏家楼子,仅他们何家就死了 4 人,重伤 4 人。老人悲愤地书写了《登东山歌》,曰:“登彼龙山兮山巅,望彼河水兮潺潺。忆甲辰年兮神往,想日俄战兮心酸。吾已生于斯兮长于斯,恨不能翱翔兮五湖烟。今吾老兮有何志愿?图自强兮在尔少年!”从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了解和认识中,周恩来深感中华民族危机深重,前途堪忧,要觉醒, 要救国,要斗争。他踏着弹痕犹存的战场,满怀悲愤地唱起了当时流行的谴责日俄战争的歌曲,大声疾呼:“俄败何喜,日胜何欣!吾党何日醒?”
周恩来再也平静不下来了,晚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起身仿社甫
《春望》,写下了一首《村望》,诗曰:“国破山河在,村残草木深。感时勿落泪,誓叫寇惊心。烽火连岁月,捷书抵万金。白头休志短,患除贺更新。” 表达了周恩来救国的理想和抱负。有一次他听到何殿甲老先生颂读陆游的《示儿》,感触很深,便模仿《示儿》原韵写了一首诗:“战火洗劫万室空,吾济争见九州同。华师尽扫列强日,捷书飞传告鏊翁。”何殿甲字“鏊峰”, 故诗中说“告鏊翁”,老先生对周恩来救国大志十分欣慰,并出了一个上联: “勿当列强之奴仆”,要周恩来作对子,周恩来略想即对:“誓做中华之主人。”何殿甲大加赞赏。
魏家楼之行,使周恩来不仅了解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史实和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救国救民的热情。也许他那“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就发韧于此吧!从那以后,周恩来时刻关心国事,养成了坚持读报的习惯,及时分析时势和战局。他坚持锻炼身体。在东北寒冷的天气里,跑步、踢球、做操,这对他以后艰难困苦的戎马生涯有很大好处。1964 年 8 月 2 日,周恩来在同亲属的谈话中回忆说:“到东北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把身体锻炼好了。在上小学时,无论冬天、夏天都要做室外体育锻炼,把文弱的身体锻炼强腔了。再一个好处是吃高粱米,生活习惯改变了,长了骨骼,锻炼了肠胃, 使身体能适应以后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丁作。”
1913 年 2 月,周恩来随大伯父一起迁往天津。同年 8 月,周恩来考入南开学校,这是他求学的重要时期。当时他和进步的同学们非常关心时局,经常研究政治形势和战争局势。1914 年,周恩来和一些同学发起成立了“敬业乐群会”,并专门提议在会内组成了“军事研究团”。他还发起了“国防演说会”,请人作“军界一炮台一陆路”的专题报告,周恩来以超乎于一般同学的政治洞察力和锐利的军事眼光,常常在会刊、校刊上发表文章,或在“国防演说会”上发表演讲,表达自己对时势和战局的看法,抒发救国和抗争的悲壮激情。1914 年秋天,北洋军阀各派展开混战,中原上空战云密布。当时, “敬业乐群会”的会刊《敬业》以“春日偶成”为题,发表了 20 多首诗歌。在众多描写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诗句中,惟有周恩来从“极目青郊外”中, 看到祖国上空“烟霾布正浓”的黑暗景况。他痛恨军阀之间的不义之战,抨击军阀们制造“中原方逐鹿”的混战局面,是犯下了投降卖国的严重罪行, 表达了自己对黑暗时政的忧愤心情和“博浪踵相踪”的矢志救国的决心。1916 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北洋军阀各派势力积极扩充军队,抢占地盘,准备内战,叫嚣用武力统一中国。安徽省省长甚至挪用教育经费做军饷,竟使“全省可以无学校”。对此,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军阀官僚们此次军事行动, 名为统一中国,实则“仅知固其势,保其位,焉有所谓国家思想哉!”他痛斥军阀“辛亥光复,于今五载,拥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反手为云, 覆手为雨,暮四朝三,愚鼓黔首⋯⋯使居世界四分之一之人民,蒙不洁之耻”。其矛头直指军阀统治者。1916 年 6 月,张勋勾结北方军阀,订立北洋七省军事攻守同盟,妄图复辟帝制,辫子军一时耀武扬威,周恩来愤怒无比,先是写了“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的诗歌,从军阀重开战的风云突变中,明确指出由反动军阀造成的“举国昏沉”是不足道的。他严厉抨击黑暗时政,痛斥各地卖国军阀的种种丑行。同时,他又撰文强调,帝制穹民主共和是“新旧不并立,冰炭不同炉”.提出了要用革命的武力,消灭拥护帝制的复辟分子,保卫民主共和。他认为,封建军阀张勋之流虽有不少兵马,一时甚嚣尘上,不过像秋虫一样,是死亡前的绝望哀鸣罢了。由于周恩来能够
把军事观察与政治分析相结合,因而具有比一般人更为深刻的政治和军事洞察力。
周恩来在南开求学 4 年,随着国内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为探求救国之路,他认真考察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程。在《中国现时之危机》这篇重要政论中,他总结了辛亥革命和历次起义、战斗失败的教训,指出中国资产阶级领导革命,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他说,“国中无何种事业,当其兴也,如火如茶, 及其渐也,无声无臭。考其弊,莫不由于取敷衍手段、姑息手段以养成之。” 他指出民国以来,有辛亥议和,癸丑革命,云南反袁起义等,都因同封建势力妥协而失败。“使辛亥一役,不以敷衍结果,直捣黄龙,剪除旧类,彼时政治可以一新,又何致有二次三次革命”,这正是辛亥革命教训之所在,能对辛亥革命做如此深刻的分析,不仅表现出周恩来在政治上的高超见识,也显示出他在军事上的才智。在南开学习的过程,也是周恩来吸取辛亥革命的教训,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追求救国真理的过程。然而,周恩来感到,要救国,要斗争,无论是政治上、军事上、科学上,现有的理论和知识都不够用。正确的救国之路在哪里?“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不惜“蹈海”,也要“破壁”,另觅新路,因而下决心东渡日本,寻找新的救国和斗争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