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探索建设革命军队的理论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不仅是创建革命军队的实践者,而且也是革命军队理论建设的开拓者之一。他清醒地认识到军队建设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因此,在大革命的战争实践中,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当时军队的情况,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对革命军队的性质、地位、作用, 对革命政治工作的任务、目的、内容,以及建设革命军队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都做了艰苦的探索和开拓,形成了周恩来早期的建军思想。这些理论问题主要有:

(一)革命的武装斗争在中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直到 1924 年,还不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但是从一九二四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周恩来早在旅欧时期就已经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而在大革命时期,他对这个重大问题的认识则开始理论化系统化了。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分析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作用,明确阐述了产生武装斗争的阶级根源,指出历史上的压迫阶级不管是古代酋长、封建诸侯,还是现代资本家,总是用武力压迫劳动人民,“但这不是永恒不变的。被压迫阶级觉悟的时候,这例子便冲破了!压迫阶级压迫过甚,即是说资本家大地主压迫工农过甚,被压迫的工农也会起来利用这武力了。”有压迫就有反抗,有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就有武装斗争,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工农受了过甚的压迫,必然会觉悟起来,利用武力去反抗压迫者。例如俄国十月革命,工农利用武力推翻了俄皇贵族,同样中国被压迫的民族及其他被压迫的弱小民族,觉悟到帝国主义者和军阀的压迫的时候, 也会从他的本身造出的武力用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虽然同是武力, 但是被压迫阶级运用武力来进行斗争,是革命的,正义的,因为这种“被压迫者的本身组织起来的武力,也并不是压迫人的,而成为解放人的武力了。” 周恩来初步阐明了中国武装斗争产生的根源、必然性和革命性质,从理论上深刻揭示了革命的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指明了中国劳动人民必须觉悟起来, 拿起枪杆子,打倒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才能求得自身的解放。

但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上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欺骗和恐吓的老当,很不容易觉悟到自己掌握枪杆子的重要性。”周恩来有针对性地批判了剥削阶级的欺骗和恐吓,以提高人民对武装斗争重要性的认识。比如,“好人不当兵”,这是一种流传很久、影响很深的传统观念。周恩来专门作了批判,指出:“凡是一个社会都没有永远不变的道德,道德、宗教、文化习惯通通都是依着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变迁的。”他举例说明,在过去“凡是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都是用来束缚和压制被压迫者。他们所谓‘好人不当兵’, 封建社会的好人,是天子诸侯士大夫,他们是瞧不起农人的。把农人看做不是人的。至于无产游民,那更不是入了。⋯⋯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大地主,都把农工看做顽民暴徒,或叛贼。但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军队,还是要这些顽民暴徒叛贼去当兵的。从这点看来,军队中的兵士,都是被压迫阶级的农工。”所以“我们要认清什么是好人。”周恩来就是这样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揭穿所谓“好人不当兵”等传统观念的阶级欺骗性,使工农大众增强

了参加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自觉性。

(二)革命军队是革命的工具,是实现革命理论的先锋

中国的武装斗争靠什么进行呢?周恩来明确指出,要靠革命的军队,因为革命军队是中国革命的有力武器和工具。当时有一种谬论,认为“中国有有枪阶级与无枪阶级,有枪阶级是压迫者,无枪阶级是被压迫者。”对此, 周恩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军队的本质作了科学的揭示。他说: “我们要明白军队能否成为一个阶级,须先了解阶级的意义。我们要知道阶级的意义,不是一群人生活相同就可以说他是个阶级。”他通俗地解释了阶级是同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是由经济地位来决定的,进而深刻阐明:“军队不是一个阶级,乃是工具。”“压迫者拿这工具去压迫人,如酋长以其工具去压迫奴隶;天子诸侯王拿这工具去压迫乡村的农奴和城市的市民;又如现在的军阀、资本家、大地主,利用这工具去压迫农工或其他的群众,但被压迫阶级也可利用这工具去反抗他们的压迫者。”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军队是一种工具——武器,谁也可用的。”只有认识到军队是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工具,才能力劳动人民掌握军队提供正确的理论前提。周恩来正是从这一理论前提出发,进而断定中国人民完全可以利用军队来达到革命的目的。他说:“这工具(军队)压迫阶级可利用,被压迫阶级也可以利用,拿来造成他本身的武力,达到世界革命的成功。”周恩来还把中国革命同世界革命联系起来,阐明革命军队对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他说:“西方是无产阶级革命,东方是国民革命,会合起来成为一个世界革命。这世界革命成功,便进于世界大同。这样说来,军队的组织更有重大的意义!这军队便是实现我们理论的先锋!”周恩来不仅阐明了军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而且原则上指明了革命军队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建设的基本方向。需要指出的是,以周恩来当时的身分,他的话既是讲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又是讲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因而具有一定的策略性。所以,说军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实现理论的先锋,其中就包括了军队是无产阶级的工具,是实现共产主义理论的先锋的含义了。也就是说,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要推翻旧社会和旧制度,就必须掌握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

(三)革命军是人民的军队,必须坚持革命政党对军队的领导

军队是一个工具,但又是一个具有特殊作用的工具,是属于一定阶级的工具。能否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以后,都时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

周恩来分析总结了中国历史上的军队制度,看到过去由剥削阶级建立的军队,虽然其具体组成人员,即广大的士兵都是被压迫者和被奴役者,但却被统治阶级利用去打劳动人民和阶级兄弟,从而造成了压迫阶级更大的势力。而现时进行的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推翻压迫和奴役的革命,必须建立新型的革命军队。为此,周恩来明确指出,和以前的旧军队完全不同, 真正的革命军是“为人民所用的军队”。他曾反复阐述人民军队必须为人民谋幸福。指出:“革命数十年尚未成功者,因多数军队均系前清遗留而来, 即有新招之兵,仍仿前清编制,此种军队不知人民痛苦,不知政治意义。” 真正的革命军必须知道:“今者人民痛苦极矣,不受土匪之害,则受反革命军之骚扰,工无工作,农无耕地,商人停止贸易。”因此,革命军“打仗是为人民而打的,若非为人民而打之仗,彼等必不去打,能如此者为党军,不

能如此者非党军。”这一精辟论述,表明了革命军队的根本性质和宗旨,指出了革命军和旧军阀军队最本质的区别。本着这一思想,周恩来在革命战争实践中,每到一地总是要求“革命军向人民宣传解释,使之了解人民与革命军之关系。”明确“如欲使中国和平,须有真正之革命军,须有为人民所用之军队。”他本人也多次向群众宣告:“本军系解除人民痛苦而来”,“完全是为人民幸福而来”。周恩来所说的人民概念,虽然是指国民革命联合阵线下的人民,但其主体则是工农劳苦大众,因而他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宗旨、性质和目的等重大理论问题,同毛泽东后来概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在思想体系上是一致的。

周恩来在大革命时期建军思想的另一条根本原则是,必须坚持革命政党对军队的领导,没有这种领导,革命军队便不可能完成革命的任务;甚至还可能成为新的军阀军队。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强调军队一定要“党化”,“要使官佐士兵及一切群众晓得党的理论主义政策,因为革命军是党的军队,革命军的行动要依着党的政策”,成为实现党的理论的先锋。为此,周恩来强调要用党的理论主义政策去统一革命军的思想和行动,使广大官兵“晓得革命军的使命”,“晓得时代的政治”,在“革命进行中,一定要遵党的政策”。从而使革命军始终是“党军”,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周恩来还大力加强革命军队中党的组织建设,以保证党的领导。为使军中党组织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周恩来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工作制度,例如:“(1)各连队党部每星期必须依章开会,党代表及常务委员须负全责。(2)各连队党部小组每星期至少须开会两次⋯⋯党代表须亲往参加会议,执行委员须轮流参加。(3) 各连队党部小组会议须注意下列各事:(甲)从实际问题上解释主义之理论的根据;(乙)报告重要时事及党务;(丙)讨论士兵生活之改良;(丁) 同志间互相批评,以党的见地为中心”等等。这些组织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当然,周恩来在这里论述的党,是指大革命时期进行国民革命的国民党,不是中国共产党;所说的军队是东征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还不是工农革命武装。但周恩来关于革命军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思想,在以后中国共产党建设人民军队的实践中,得到了借鉴、继承和运用。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反对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直接掌握军队,这对创建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革命武装极为有害。周恩来不仅在实践上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作了坚决的斗争,而且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与陈独秀的一些奇谈怪论进行了理论交锋,从中进一步发展了共产党和无产阶级必须领导军队的思想。针对陈独秀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军队会变成军阀的谬论, 周恩来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组织革命军队不是像军阀一样,为排除异己扩张势力,而是为实现党的理论和政策进行斗争。坚持共产党领导革命军队也是为了保证军队的政治方向,是为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能更好地贯彻执行。由于“工人是国民革命的领袖,要领导农人、兵士面为工农兵的大联合,共同来打倒帝国主义。”因此,要使军队不为军阀所利用,不为帝国主义做走狗, 而成为革命的军队,这个责任完全落在工人阶级身上,“工人不仅要努力工人运动,而且要努力跑入军队里去做军士运动”。这是因为军队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和手工业者,虽说“国民革命原是中国各被压迫阶级共同的出路, 不过在这革命过程中,各阶级却有他们各自的出发点”。“只有无产阶级是最下妥协的革命阶级。要靠他携同农民、手工业工人⋯⋯不妥协地与敌人争斗,才能达到国民革命的真正目的”。

总之,在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所阐述的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军队,保证共产党对革命军队领导的根本目的和根本途径的思想,是十分重要和宝贵的。但是由于受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干扰,这些正确的思想并没有真正在党内得到采纳和实行,因而使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没有独立的军事工作和独立的革命武装。在国民革命军中已有的共产党的组织也没有充分发展,没有更深入地开展工作,使得中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未能真正掌握军队的领导权和指挥权,以至在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时,没有军事力量来对付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从而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这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个深刻教训。

(四)革命军队必须建立政治工作,政治工作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制度怎样才能保证革命军队服从党的领导,真正遵循党的主义和政策呢?周

恩来认为,必须在军队中建立起革命的政治工作,并形成一整套新的政治工作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主义和政策灌注到广大官兵之中,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听从党的指挥,为人民打仗,为革命冲锋。周恩来说,应当“于军事教育外,授以政治教育,告以中国如何受列强压迫,军阀压迫,以及农工商各界之痛苦,告以解除压迫与痛苦之途径,要使每个军官每个兵士均能了解此理。”周恩来还结合中外军队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论述了革命军队建立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指出:“冯玉祥的军队有宗教运动,因此,他的军队格外的团结、朴实、耐苦、廉洁、守纪律。这是宗教运动的效果,可是他的目的是错误的。法国革命时期的军队也有政治工作,广大的宣传目的是对的,可是他方法不对,所以结果〔形成了〕拿破仑第一帝制。最近苏俄红军的政治工作目的也对,方法极好,我们革命军里政治组织就是效法红军。” 周恩来正是吸取了苏联红军政治工作的成功做法,结合中国的国情与军情, 对革命军中政治工作的目的、任务、范围、内容、方法等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从而形成了一套新的军队政治工作的制度。例如,军队政治工作在当时的根本任务,“就是使军阀军队渐渐觉悟,”转到革命方面来,“使革命军队确实其革命观念”,形成巩固的思想基础。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的最近目的,“是使广大的群众明了帝国主义的罪恶”,晓得“最近国民革命军唯一的使命,就是反帝国主义。”军队政治工作人员的作风,要比一般的军队人员有更高的要求,“在军队里做政治工作,要以身作则,严守纪律, 常常表示勇敢的态度,比士兵更要勤苦”。军队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法,必须按组织系统行事,“就系统方面说,政治部是军队组织里面的一部分、要辅助各部处的工作,以进行政治教育实施的目的”等等。周恩来亲手创建的这一套政治工作制度,是大革命时期政治工作实践的科学总结,对于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后来我军政治工作的一些制度,也是在周恩来创立的政治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完善而建立起来的。

(五)要以团结作战为目的,正确处理革命军队的内外关系

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中坚力量,但不是惟一的力量,要取得革命成功,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作战,共同为主义而奋斗。周恩来指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不能仅局限于革命军本身,必须包括革命军队、军阀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三个方面,这就需要摆正军队的位置,处理好各种内外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军队与人民的关系。周恩来把获得人民的支持,看成是赢得革命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他说,单靠军队“力量大小,若无人民援助,仍不足负重大责任。”要让每位官兵明白,必须同“人民通力合作,以促革命成功。”

他领导的东证军政治部编写的《敬告士兵同志》书明确指出:“我们做军人的,吃的饭,穿的衣⋯⋯都是人民给的,我们这次出发的时候,就应该千万爱护人民。”周恩来的许多言论和他在东征中正确处理许多军民关系的感人事迹,充分表明了他在军民关系问题上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思想,这就是爱护人民,军民一家,依靠人民,军民合作。而这些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建军的重要思想。二是正确处理本军与友军的关系。周密来非常注意处理好各部队之间的关系。他主张各部队之间应互相配合,共同对敌。他要求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以自己的模范骨干作用,去影响友军带动友军。三是正确处理军队内部的关系。周恩来强调官兵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官长要平等待人,废除打骂,关心士兵生活。尤其是政治工作干部要处理好与军事指挥员的关系,要多接近士兵,常与士兵谈话。周恩来还在革命军内部狠抓纪律教育。他强调纪律“是革命最重要的一个原素”,严整的军纪可以集中革命力量,军队内部没有纪律约束,就“不能把我们的仇人一概打倒。” 更为重要的是,周恩来当时就明确指出,革命军队的纪律同军阀部队的纪律是不同的。军阀部队是靠惩罚作为维持纪律的基础,而“在革命之下,守革命党的纪律,并不是强迫的,是各同志甘心愿意遵守的”。为此,就必须加强纪律教育,以革命精神做维持纪律的基础,达到“革命化、纪律化、统一化”的目的。四是正确处理革命军与敌军的关系。周恩来提出,要通过政治工作把敌军改造过来。他主持制定的优待俘虏的政策,规定要教育敌军俘虏, 并殷勤安慰之优待之。他还率领宣传队员在战争中张贴标语,散发传单,阵前喊话,使敌人军心动摇,士无斗志,或逃亡离队;或缴械投降,或倒戈起义。这一切都显示了瓦解敌军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周恩来关于正确处理军内外关系的一系列思想和论述,体现了他要努力建设的新型革命军队的本质, 人中不难看出它与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总方针和三大原则的某些渊源关系。

综上所述,周恩来在大革命时期关于革命军队建设的理论,尽管是萌芽状态的,但毕竟向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他关于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他创立的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他萌发的人民战争的思想等等,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