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结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原则

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 1947 年底,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 6 月份以后,

全国各个战场人民解放军的内线和外线的攻势作战,共歼敌 75 万余人,解放战争已转入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阶段,战争已经主要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 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进行了。国民党军队丧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全面防御”,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人民解放军在革命战争中所处的战略防御地位,这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这是蒋介石 20 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衰亡的转折点,是 100 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衰亡的转折点。

为了全面制定中国共产党的行动纲领,准备夺取全国胜利,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会议,对有关问题进行充分的酝酿和讨论。1947 年 12 月 25 日至 28 日,在中央前委驻地陕北米脂县的杨家沟召开了中央会议。会议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主持,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研究讨论了彻底打败蒋介

石、夺取全国胜利的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纲领政策。会议举行之前, 召开了 18 天预备会议,与会人员分为政治、军事、土地小组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周恩来作为主持中央工作的书记之一,为开好这次会议做了大量的组织准备工作。他召开一系列小型会议,研究战争形势,研究土地改革的政策等问题。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他对军事问题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刻。他对战争形势是这样总结的:战争的第二年,各条战线无例外地转入主动。开始于 7 月的刘邓渡河,使南线形势根本改变。现在,南线不但是大别山,就是江汉、桐枣地区也已站住了脚。比小河会议时不同,敌已完全被动。敌 248 个旅中,受过歼灭或歼灭性打击的达到 145 个旅。地区则发展得更快。停战令时解放区原有 230 万平方公里,现己恢复,约占全国的 32%。解放区人口现有 15000 万。在蒋管区群众斗争方面,学生运动在全面内战爆发后发生了三次高潮:抗暴,反饥饿、反内战,反暴行。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工人斗争也是如此。农村游击战争在粤、闽、浙、皖有很大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对战争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周恩来对人民解放军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的基本经验,特别是解放战争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思考,写出了《军事原则》这篇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光辉的军事理论文章。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地归纳了人民解放军的基本作战原则,共有十条:

“一、避强就弱。先打分散之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二、先面后点,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及广大农村,后取大城市。

三、歼敌为主,略地次之。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及地方为主要目标,后者是前者的结束,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四、一点两面的包围战,歼灭性打击。劣势中的优势,转入全体优势。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五倍、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之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其一部, 击溃其另一部之目的。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就数量说,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但在局部上,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优势,保证战役胜利。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为优势, 直到最后歼灭一切敌人。

五、无准备、无把握不打。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之把握。

六、勇敢牺牲,不怕疲劳。发扬勇敢战斗,不伯牺牲,不怕疲劳与连续作战(即短期内不休息地连续打几仗)的作风。

七、运动战与阵地战。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意阵地攻击战术, 夺取敌人的据点及城市。

八、区别攻城战的各仲情况。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城市,则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之守备而又为环境所许可之据点及城市,则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之据点及城市,则等待条件成熟时,然后取之。

九、主要补充在前线。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及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十、间隙休整不要长。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与整训部队。休息时间一般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时间。”

周恩来说:“以上这些,就是人民解放军打败蒋介石的主要方法。” 周恩来提出的这十条原则,是在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十年内战、抗

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些经验中,有许多是他在长期领导革命战争中总结出来的。

早在红军反“围剿”初期,周恩来就提出了“集中红军主力,实行各个击破敌人”;“如无胜利把握时,即不应采取决死的战斗”。在进入中央苏区领导和指挥红军反“围剿”期间,周恩来系统总结了红军的战术原则,提出了“消灭敌人尤其主力,是取得坚城的先决条件”;“出击必须有把握的胜利与消灭敌人一部”;“与敌人进行运动战斗,集中力量给敌弱点以重大打击”;“敌人被消灭,城虽坚,亦无从围我”;“我军对敌人要塞用兵, 应基于战略和政策必要上来决定,实行时又须依据当时情况来决定”;“利用战斗间断及配置后方的一瞬间来实施训练”。抗日战争时期,提出“袭击、截断敌人大道,劫夺敌人辎重弹药”;“积极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解放战争中,他又提出“现在是运动战,将来还要打阵地战”;“我们的办法,是一点两面,大胆地派部队从中间切断敌人”;“我们的供应主要取之干敌” 等重要思想。所有这些,都是形成十条作战原则的重要基础。

周恩来从毛泽东、朱德等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者、指挥者那里学习到许多军事理论与战略战术原则。如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起草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三个月总结》、《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等文件,是周恩来归纳作战原则的依据。解放战争时期,各战略区的军事指挥员也都在探索和总结初期作战的经验,提出了大量符合客观实际的作战原则,他们给中央的军事报告和文电,都是周恩来提炼、总结作战原则的重要素材。

十条作战原则高度概括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经验,内容极为丰富。其精神实质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围绕这一基本原则,对作战方针、打击目标、作战样式、作战方法、作战准备、战斗作风及补充休整等问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形成了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十条作战原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作战指导中的这些重要关系作了科学地阐述。

第一,先打弱敌与后打强敌的关系。这是战役、战斗中选择打击目标的重要问题。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把基点放在打弱敌上。歼灭了弱敌,强敌也就变成弱敌;分散孤立之敌、守备薄弱之敌被歼,中小城市收复后,集中强大、守备坚固之敌及大城市也就变弱了。

第二,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与保守地方的关系。在战争初期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歼灭敌人和保守地方两项目标不能同时达到。因此,我军的基本作战原则应该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周恩来说:“我用空城换他的军队,我丢掉 100 多座空城,换了他 100 多万军队、70 多万俘虏”。“大城市得的早了也守不住”,“城市要在最后取得,才是牢靠的”。解放战争的实践证明,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越多,夺取城市就越多。战争初期一般着重于灭歼敌人有生力量,到战争中后期则是歼灭敌人和夺取城市并重。

第三,运动战与阵地战的关系。人民解放军在战争初期完成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后,主要的是运动战,辅以必要和可能的阵地战。但在转入

战略进攻之后,周恩来及时指出,现在是运动战,将来还要打阵地战。阵地战还未学好,火力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所以火力要发展。因为随着战略进攻的开始,敌人转入防御,为了推进战争的发展,人民解放军将不可避免地要对利用坚固阵地和大中城市组织防御、以防被歼之敌发起进攻。否则不仅不能大量歼灭敌人,还可能因此而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重新组织新的进攻,就不能达到收复失地,以至解放全中国的最终目的。

第四,准备、休整与连续作战的关系。在十条作战原则中,有三条规定了进行作战准备和休整补充的问题。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战争形势迅猛发展,为了不给敌人喘息机会,加快战争进程,需要进行连续作战,这就使部队补充人力物力和休整等问题更突出。解放军长期依托根据地进行战争,靠人民的支援和从敌人手中夺取人力物力补充自己。部队进入新区作战, 人员物资消耗大,老解放区的支援难以很快跟上。这就更需要把补充人力物力的着眼点放在前线。周恩来及时指出:“我们的一切补给要取之于敌,过去只是武器取之于敌,今后要一切取之于敌。”部队连续作战,战场环境差, 需要及时休整。因此,要求指挥员善于利用两次战斗和两个战役间隙休整部队,使部队能够打一仗战斗力提高一步,以利再战。

这些作战原则来自战争实践,并且经受了长期战争实践的检验,在人民革命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与此同时,还必须有正确的战略方针作指导,为此,周恩来又写了文章的第二部分:

“一、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野战军与地方军相呼应,正规军与民兵相配合。

二、内线与外线配合,由内线转到外线,由外线形成内线,再由内线转往外线。

三、夺取敌人武器,加强自己,以提高技术和战术。

四、大踏步前进、后退和机动,与发动群众创造战场相结合。五、节省人力、物力及弹药,用于歼灭敌人解决战斗方面。”

周恩来提出的五条原则系统阐述了战略指导中必须注意的几个关系。

第一,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争是人民的事业,需要军民一致,共同奋斗; 需要全军一致,共同努力。周恩来指出,团结一致,密切协同,实行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野战军与地方军相呼应,正规军与民兵相配合,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才能充分发挥作战原则的作用。歼敌战机的形成与歼敌战场的选择,不仅要通过部队的大规模机动和密切配合来创造,还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诸如封锁消息、迷惑敌人、支援前线等。离开了这些因素,人民解放军所进行的一系列伏击战、歼灭战都是难以取得胜利的。离开了人民的支援,离开了全军上下一致的团结,再好的方法也无用武之地。这与国民党军队分成众多的派系,相互之间明争暗斗,互相排斥、拆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二,人民革命战争的规模从小到大,人民解放军的力量由弱到强,革命根据地的面积从无到有,这一整个发展过程是波浪式、跳跃式的。解放战争一年半的历程充分显示了这一规律。第一年解放军以内线作战为主,但周恩来还在南京时就指出,必须迅速在被敌人占领的解放区发展游击战争,同时在敌人战略后方的广大农村,只要有条件的,都要积极开展或准备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人民解放军在内线作战,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并没有采取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那种平推式的方法,而是运用直接从内线跳到外线

作战的方式,由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出击到外线实施战略进攻,建立新的解放区,形成新的内线,再进一步向外发展。这种战略指导方针完全打乱了敌人的防御体系,并且使其很难形成稳定战线,大大加快了战争的进程, 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第三,武器装备与战术技术的关系。早在红军时期,周恩来就强调,红军指挥员应研究和学习指挥以劣势装备的军队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方法。随着人民解放事业发展到战略进攻的阶段,运动战的规模越来越大,阵地战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战争对人民解放军的战术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根本上说,武器装备决定了战术技术的高低。为了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解决好武器装备与战术技术的关系。努力改善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 是提高战术技术的物质基础。周恩来指出,解放区军事工业基础薄弱,不能解决重武器和先进武器的供应问题。“我们的兵工厂就在前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能注重从敌人手中夺取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战术水平。

第四,前方与后方的关系。人民军队长期处于农村及偏僻的不发达地区, 根据地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极其有限。到 1947 年底,解放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1/4;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1/3 县以上城市占全国的 1/4。解放区的力量已负担不起现有 200 万人民解放军。在陕北战场,人民解放军有能力投入更多的兵力,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但是受到战场条件的限制,不能派更多的部队进入陕北战场,因为那里不能保证部队的粮食供应。后方支持战争能力的大小,直接制约了前方战役战斗规模的大小。随着战争规模迅猛扩大,人民解放军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后方支持战争能力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到中央苏区后, 曾着手建立劳动与战争委员会,使苏区有限的财力、人力、物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用于解决反“围剿”战争的需要。为了解决解放区在战争中的这个突出矛盾,周恩来强调必须“节省人力、物力及弹药,用于歼灭敌人解决战斗方面”。同样,战争指导者也必须根据现有的力量来组织战役,既不能盲目扩大战役战斗的规模,造成战役战斗的损失,也不能缩小战役战斗的规模,使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

十条作战原则和五条战略指导原则的完整提出,表明周恩来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战争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敌我双方随着力量对比及战略战术的变化, 都在不停地改变或调整自己的作战方法,以避免被动和力争主动。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后,人民解放军各级指挥员对战争规律的研究日趋深入,对作战原则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面对我军战略战术的变化发展,国民党军队将可能采取什么样的应变措施,这是作为一个战争指导者所必须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周恩来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对蒋介石针对人民军队的作战原则可能采取的对策,作了分析和研究。他写道:

“敌人可能之对策:

一、强守弱跑。强者守,弱者跑。

二、大者守,中者诱,小者弃。大城市筑坚固工事,以中等力量守之; 中等城市或集重兵或备援兵,诱我往攻;中等城市无重兵可守、可援者及小城市退给敌不守,有利时调重兵反攻。

三、消耗当之。以消耗战为主,守则坚守,攻则穷追,不受城市及地域

的牵制,尽力摧毁一切战争人力资源。

四、避免包围,坚持消耗,保持全面优势,争取扫荡优势。坚持消耗战, 避免被敌孤立包围、分散兵力;坚守据点,强大兵力连环前进,分散固守, 集中扫荡;守点线为劣势,扫荡面争优势。

五、迫敌作战,逼迫敌人打无准备、无把握的仗,以增加其消耗。六、连番战术。准备连续轮番作战,增加敌之疲劳、消耗。

七、变运动战为阵地战,变速决战为消耗战。以连环前进避免被围,以轮番作战增敌疲劳,使运动野战转成村落阵地战,造成对方很大消耗,调集各路增援,准备连续决战。

八、坚守弱退,中等相机。守城原则,弱者退;中等工事而又有援可增者守,否则退;城坚者必守。

九、焦土战。摧毁乡村,集中人力资源,退者攻者炸毁一切,使一无所有。

十、调兵轮战。调援兵力,连番作战,使自己有休整,使敌人无喘息。” 尽管蒋介石可能采取这样那样的办法,企图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但这

是徒劳的。蒋介石也不可能采用人民解放军的这些军事原则挽救其即将覆灭的命运。因为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原则是建立在人民战争思想基础上的,离开了人民的支援,这些军事原则也就失去了威力。蒋介石违反人民的意愿,发动了罪恶的全面内战,站在反人民的立场上,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必败无疑。

周恩来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些军事原则,正是由于他自始至终参加并领导了这场经历了 20 年之久的、规模空前的人民革命战争,进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及毛泽东军事思想。

不难看出,周恩来提出的这些军事原则与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上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在很多地方都是一致的。周恩来提出的这些军事原则,同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一样,对解放战争的中后期作战,起了重大指导作用。

中央十二月会议不久,西北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关于转入外线作战的指示,发起了宜川战役,歼灭胡宗南集团 1 个整编军部、2 个师部、5 个旅,共约 3 万人,从根本上扭转了西北战场的形势。中央前委坚持留在陕北的任务已经胜利完成。为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范围的胜利,中共中央决定东渡黄河,移驻华北,指挥夺取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8 年 3 月 23 日,毛泽东、周恩来、任粥时率领中央前委东渡黄河, 进入晋绥解放区。在他们东渡黄河后不到一个月,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

从 1947 年 3 月 18 日撤离延安,到 1948 年 3 月 23 日东渡黄河,历时 1

年零 5 天,行程 2000 余里。毛泽东、周恩来等,历经延安、延川、清涧等

12 个县,在 37 个村庄战斗和生活过。在整个转战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人民解放军从重点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取得了震惊中外的胜利。

中央十二月会议后,在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军事原则的指导下,人民解放军转入外线作战后所遇到的许多新问题和新困难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周恩来夜以继日地指挥着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密切注视着战场的变化,进一步验证和发展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原则。5 月下旬,中共中央改变了原定抽调华东野战军 3 个纵队挺进江南作战的部署,决定集中主力尽可能多地将国民党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能否在国民党精锐兵团密集的长江以北大量歼敌,是周恩来十分关注的问题。华东野战军精心组织了豫东战役,决心在主

要点线控制在敌人手中、战场狭窄的情况下,寻歼国民党军主力。周恩来作为代总参谋长,一方面积极指导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作战,一方面组织各有关战场积极配合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作战。

  1. 月 3 日,周恩来致电华东野战军的韦国清、陈丕显、姬鹏飞、粟裕等,

    提出采取临时分散作战的方针,避开敌人主力追剿,配合地方武装,以疲惫敌人,寻求歼灭分散敌人之战机。待情况变化后,再按照新的情况确定独立作战的计划,或分散、或作战、或休整、或在内线作战、或在外线作战。总之,一切均以有利于调动敌人,减少自己损失和争取打胜仗为目的。要按照当地情况采取适当行动,取得各个歼灭敌人的胜利。6 月 30 日,周恩来起草命令,指示许世友、谭震林率七纵等部火速南移,首先围攻滕县,抓住敌二十五师,阻止其西援。第二天又致电聂荣臻、薄一波,现在粟裕部正在围歼区寿年兵团共 5 个旅,同时要分割东西来援之敌 4 个师和 1 个快速纵队,形势严峻,故应速令冀鲁豫独立一、三两旅到陇海路南配合作战。7 月 4 日, 周恩来得知蒋介石从南面增调两个兵团增援区寿年,立即电令刘伯承等,粟裕部正在续歼敌二十五师及第三快速纵队等部,你们应阻止敌胡(琏)吴(绍周)两兵团北援,保证粟军南面安全,严令陈、谢以全力向胡[宗南]作攻势战斗。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在其他战场部队的积极支援、配合下,经过 20 天的连续作战。歼敌 1 个兵团部、2 个整编师、4 个正规旅、2 个保安旅,连同阻援作战在内,共歼敌 9 万余人,给中原敌军以重创,其间还一度攻占河南省会开封,这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期间第一次攻占省会城市。豫东战役的胜利是在中央军委的正确指导下,战区指挥员精心组织下,全体参战的指战员共同英勇奋战取得的。这次战役完全改变了中原和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蒋介石的伪国防部在其《中原会战经过及检讨》中说,此次豫东会战, “共军表现恃异”的有三点:“敢集中主力作大规模之会战决战”;“敢攻袭大据点”;“对战场要点敢作顽强固守,反复争夺”。这也从反面进一步证实了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军事原则,正在日益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2. 月 11

    日,周恩来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参加豫东战役全体官兵的贺电中,兴奋地赞誉道:“这一辉煌胜利,正给蒋介石‘肃清中原’的呓语以迎头痛击,同时也正使我军更有利地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三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