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与中医

中医是中华民族保健、延年和医疾治伤的医学。武术运动具有强健体魄和防身制敌的作用。两者虽属不同学科,但都以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认识自然环境、药物作用、物理刺激、导引肢体对人体的影响等作为基础。中医依此探索施治之术武术依此研制练武、用武的方法。因此,在武术和中医之间形成了一些相互联系、融合的领域。

古代武术以防身制敌为主要价值,训练离不了搏斗形式,得艺后试敌运用,也皆以格斗发挥技能。在格斗中难免伤害一方或两败俱伤。拳家强调要研究药功,以便自救和救人,《国技大观》中说:“武术杀人之技也,知有杀而不知有救是大背人道矣。”历代拳家正是在这类思想指导下钻研跌打损伤疗法,出现了许多医治跌打损伤药方,但自古以来,都被视为家宝,很少外传,所以鲜为人知。

武术击法历来讲究点穴位打要害,力求迅速以小力击败大力,控制对手。拳家点穴法是自发出现,而借助中医知识趋于完备的。另一方面,拳家某些穴位被击中后,刺激沿经络的双向传输感,练功过程中获得的意气循经流注感,又为中医经络学说提供了验证,为针灸师锻炼认穴的准确能力,提供了锻炼方法。

擒拿法是武术基本技法的一种,包括使对方关节超出活动限度的拿风法,抓拿对方筋肉空隙的拿筋法和捏拿对方穴位的拿穴法。欲拿骨,须知关节活动的限度和影响肌肉的关节角度。欲拿筋,须知筋肉的结构。欲拿穴, 须知经络走向和穴位位置。历代拳家在习练和运用擒拿法的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传承着认识人体结构的知识。在中国古代,由于受礼教束缚,解剖尸体虽早有记载,但甚微。几乎没有以解剖运动器官(骨、关节及肌肉)来认识其功能的。因此,可以说擒拿法传习者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丰富了中医识骨、认筋、辨穴的知识。大约拳家擅长医治跌打损伤诸症,与他们的这类认识有关。遗憾的是古代拳家重口授身传,不立文字,没有将他们对人体结构的认识记载成册,乃至现代擒拿专书,多借鉴运动解剖学知识解释技法。

习武能掌握攻防技术,也能强健体魄,并以强健的体魄作为发挥攻防技能的基础。因此,历代拳家都重视总结和积累习武健身经验,同时积极借鉴中医摄生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形成了包括武术健身理论、健身功法和拳术, 以及佐功药剂等内容的“武术健身术”。

武术健身术以“壮内强外”为目的。这种整体健身观是由武术“几个互导”、“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原理和“内外合一”的技法原理决定的。这种整体健身观与中医摄生的整体观一致。中医理论中顺应自然、适应四时气候、加避外邪侵袭的“天人相应”整体观,以及体内脏器与体表四肢相关的“藏象”整体观,都直接为武术健身整体观的形成提供了借鉴。

总之,从武术萌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武术既具有自发的医学成份,又具有移植或借鉴中医知识技能的医学成份。武术中的中医成份,促进了武术技法的合理化,完善了武术运动训练理论,促成了武术自身体系中药功、骨伤科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武术医疗体系。从中医形成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医是以总结中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人们与疾患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形成的。武术领域的医学实践经验,是中医的一部份。练武用武的实践经验,拓

广了中医对人体活动规律的认识;武术内功法和健身拳术,丰富了中医的保健手段;武术医疗促进了中医治疗手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