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桩

梅花桩,又名梅花拳,简称梅拳,因在桩上练习,也称梅花桩,全称干枝五式梅花桩。梅花桩大约起源于明末,最初以家传形式流传于民间,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始向外流传,并发展成为练武常用的基本功法,在民间广泛传习。

梅花桩是在桩上练习的,因而对桩的设置很有讲究。桩的直径为 10~16 厘米,下半截埋在地下,上半截离地高 110 厘米。柱与校之间距离前后为 100

厘米,左右 50 厘米,随着功夫增长可以不断加高桩子高度。桩的排列布局形式,讲究上应天象,下合地时,中合节气,有多种排列布局。梅花桩是按东、南、西、北、中心的梅花状排列;七星桩(又叫北斗桩)是按北斗星状排列; 八卦桩是按八卦方位排列;九宫桩是按三三制排列;天罡桩是按 36 罡之意排

列,即竖 36 根桩,分为 12 行,每行 3 根;此外还有三星桩、繁星桩、五行桩等形式。

梅花桩有大架小架两种。桩工(拳式)有 5 式:一大式(丹凤朝阳), 二顺式(大鹏展翅),三拗式(二郎担山),四小式(猕猴攀枝),五败式

(霸王卸甲)。

梅花桩的 5 式,各又分为“架子”、“成拳”、“拧拳”三部分。架子, 是基本功法;成拳,是对练套路,是“架子”的进一步提高;拧拳,也是一种对练方法。

梅花桩的步法有八方步和行步两种:(1)八方步,又称群步,分大中小3 种。小八方步是基础步法,运动中便于闪、转,伺机进击;中八步和大八

步是用以对付多个对手。(2)行步也有 3 法,即摆法、扎法、撤法。

梅花桩是在桩上练习,其难度显而易见,练习时特别强调式正势稳,步法轻灵,身心合一。初级时可以砖代桩,先走平砖,后走立砖,最后再上桩练习。

梅花桩器械套路有大刀、大枪十二路和大杆劈刺法,此外尚有梅花刀、梅花枪、梅花剑、梅花雁翅锐等。

南拳中也有梅花桩,但与北方的梅花桩,在技术和风格上均有所不同。南拳梅花桩,不仅上肢动作多样,而且多用腿法,所以有“南北合拳”之称。

梅花拳演练起来出手行手,见手使手,见劲使劲,借劲发力,步法灵活, 忽左忽右,忽进忽退,变幻莫测,真可谓,行如风,站如钉,仰之则高,俯之则深,进之则长,退之则促,随东就西,声左击右,以我眼明手快、进退有方的变幻莫测的技法,使对方迷入云雾之中。梅花桩可单练,更适合二人以上的集体练习,众人站在桩上,围成梅花状,忽开忽合,恰似寒梅迎春, 伸缩变化,造形优美。练者,兴味盎然;观者,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