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的历史及其发展

青少年朋友要正确欣赏武侠小说,首先必须了解它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

武侠小说最早萌芽于《战国策》、《国语》、《左传》等先秦史著中。如:孟尝君门下弹铗长歌的冯暖,不辱使命的唐睢,以及慨然赴难,热血酬知己的聂政、荆轲等著名勇士,都毫无疑问是后代文学中侠义形象的先驱。而作为早期武侠史传的第一部完整篇章,应属《史记》中的“游侠列传”, 其中描述了秦汉之际名闻天下、势折公卿的“布衣侠士”朱家、田仲、郭解、剧孟等的事迹。这段时期只是武侠文学的萌芽阶段,人物形象尚未成形,也很少有情节的详细描写。即使是“武侠”的含义也与后世的“武侠”含义相去甚远。但纵观历史,当是开了武侠小说之先河。

到了唐朝,传奇小说兴起,而描写武侠的传奇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期间能见于后世的剑侠传奇作品有杜光庭撰写的《虬髯客传》、许尧佐撰写的《柳氏传》、李公佐撰写的《谢小娥传》、裴钘撰写的《聂隐娘》、《昆仑奴》,袁郊撰写的《红线传》和薛调撰写的《无双传》等。在上述作品中,

《虬髯客传》是最具艺术色彩的写侠小说。它描述的是江湖奇士虬髯客久有逐鹿中原之意。后在太原目睹李世民的风采,叹为“真天子也”,遂消去逐鹿中原之心,亡命海外,成为余扶国国主的故事。小说对虬髯客、红拂、李靖等人的性格描写颇为传神;且布局严整、文字清丽、情节曲折变化,波澜迭起,颇能引人入胜。其中塑造的虬髯客的形象为后世武侠小说中的“枭雄” 角色提供了一定的形象基础。《昆仑奴》和《无双传》都是写侠士为了才子佳人的爱情结合而奔走的故事。其中的侠客如昆仑奴和古押衙身居武功,恍如神龙,有古之隐逸者之风。这为后世武侠小说中游戏风尘的“隐侠”类人

物提供了一定的形象启示。《红线传》和《聂隐娘》则是其中最具武侠味的传奇小说。小说以唐代藩镇之乱为背景,描写了红线和聂隐娘两位女剑侠的故事。其中“红线寄盒”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红线和聂隐娘武功卓绝, 能一夜“往返七百里”,非常人所及,小说中开始出现了深山古洞,老尼剑客等后世武侠小说常见的意象。

到了元明时代,话本盛行。其中有些描写武侠的短篇故事,如《杨谦之客舫遇侠僧》、《神偷寄兴一枝梅》等情节比唐人小说更加丰富,但武侠形象则未能超《红线传》、《聂隐娘》等武侠小说。

明清时期,武侠小说发展成长篇小说中的一种独特类型。其中以《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小五义》为其代表。这些作品“意在叙勇侠之士游行村市、安良除暴,为国立功”。为我们展现了众多的侠客形象,如《女英雄传》中的甘十三妹,《三侠五义》中的欧阳春、展昭、丁氏兄弟,五鼠等。但这时期的小说带着浓厚的忠君思想。其模式也逃不出好皇帝下面加上清官、义侠和与其对立的贪官、恶霸构成的三元结构。这时期还出现了《施公案》、《彭公案》、《刘公案》等一批公案武侠小说,可以算是武侠小说的一个变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武侠小说由传统到新派过渡的泛发展时期。这段时期武侠作品数量极多,流传也极为广泛,作品如《蜀山剑侠传》、

《青城十八侠》、《大刀王五》、《江湖奇侠传》、《十二金钱镖》⋯⋯举不胜举。作家有还珠楼主、平江不肖生、宫白羽、郑证固、王度庐、顾道明等。他们的作品布局奇巧、情节迭变,行文流畅,悬念诡谲,有强烈的吸引人的魅力。这时期武侠小说在流行的同时,也暴露出它的消极作用来,在当时的反动统治下,人们读了这些小说,便逃避现实,寄希望于剑仙侠客为他们伸张正义除暴安良。特别是有些青少年朋友,读这类小说入了迷,有的竟离家出走,到峨嵋山、崆峒山去访师学道,这是现在的青少年朋友要引以为戒的。

解放以后,现代武侠小说在内地出版界销声匿迹,在香港台湾却继续流行并蓬勃发展成为新派武侠小说。新派武侠小说在内容上借助于历史事件, 渗入了爱国家和爱民族的思想,在艺术上则更注重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提高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新派武侠作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梁羽生、金庸和古龙。梁羽生写出了第一部新派武侠小说,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人。金庸积前人之大成将新派武侠小说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古龙则是另开蹊径,将新派武侠小说引向另一个高度,名声直追金庸。此外有成就的作家还有卧龙生、陈青云、诸葛青云、忆文、曹若冰、东方玉、金童、倪匡、孤独红、于东楼、秦红、司马翎、温瑞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