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图解知识

青少年朋友在利用书和技术图片自学武术时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间题,如图中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图中的各种标线是干什么的,如何区分等问题。这些都给自学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自学武术的青少年朋友,应首先了解一些武术图解的基本知识。

武术图解,是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的图与文字,是记录和学习武术动作和套路的工具和手段。古代武术家们为使许多散着单势不失传,开始时将其编成套路,为了便于记忆,又用文字记录下来。这种方式虽然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一定的问题,但也有许多缺陷,比如文字记录的动作不直观,后人学练起来,就难免走样。于是武术家们又在文字记录的基础上,配上了示意图, 这便是武术图解。武术图解对武术的传习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 演练的许多传统套路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流传下来的。青少年朋友掌握和运用好武术图解,对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武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武术古籍中多用文字阐述动作过程,配图较少,后来发展到采用部分照片来表示结束动作或姿势,没有分解动作和动作过程的标定,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现在武术书籍和技术图片可以说图文并茂,有大量的分解动作和附图,身体各部位如何动作也标定得非常详细,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武术图解包括文字说明和插图两部分。文字说明是讲解动作过程和要领的,插图是描绘动作姿势和身体各部位运动路线的。它具有以下规律。

1、运动方向

图解中的运动方向是以图中人的身体(躯干)为准,来定位的。图中人的身前为前,身后为后,右侧为右,左侧为左。此外还有左前、左后、右前、右后之分。同时运动方向也随动作(躯干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 有转体时,以转体后身体的位置再定前、后、左、右。

有些书籍也用东、南、西、北的写法表示方向。这和看地图的方向一致, 即左西右东,上北下南。用这种方法定位,就有没变换方向的问题,但首先要定好起式时的方向,一般是面向南。

总之,武术动作很多,也很复杂,身体变化也大,但始终以躯干姿势来确定方向,不受头部和视线的影响,这样方向就不会搞错。

2、动作路线

图中一般用虚线(⋯>)或实线(→)表示该部位肢体或器械下面的行进路线。箭尾为起点,箭头为止点。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左、右或者上、下,一般左虚右实。也有动作都用虚线或实线表示的,或者上虚下实,但其作用相同。各种虚线或实线所表达的意思如下(用实线举例,如图 2—l):

(1)直线,表示肢体或器械直线运行。(2)弧线,表示肢体或器械弧线运行。(3)平圆线,表示肢体或器械与地面平行绕圈。(4)立圆线,表示肢体或器械与地面垂直绕圈。(5)环转线,表示肢体或器械过程中有圆转轨迹。

(6)曲转线,表示肢体或器械曲转绕行。(7)交叉线,表示动作肢体或器械交叉运行。(8)螺旋线,表示连续绕环的动作,如绞剑、缠枪等。(9)

旋转线,表示身体绕垂直轴旋转,一般在人体腰部或头部、头顶标画。(10) 连续线,表示连续运转、起落、有转折的动作,如垫步、击步等。3、往返路线武术套路由若干段(趟)组成,每段的行进方向一般是一致的,单数段向左(以起式时定位),双数段则转回来向原来的右。有转身动作,在转身后仍向原来的方向前进。较为复杂的套路每段的前进方向经常变化,但总方向是一致的。

4、写法顺序

文字说明中,一般先写下肢动作,再写明运动方向,再写上肢动作,最后再写目视方向或部位。特殊情况下,则以身体各部位运动的先后顺序来写。文字说明中,写明“同时”时,不论先写后写的身体各部位都要一齐运动, 不分先后。一些动作不写“同时”,也要适当考虑。因为武术讲上下相随, 一动无不动,一停无不停。另外说明中的“左(右)”写法,是指左右互换, 或左右均可的意思。

5、动作要领

在一些图解中,动作的后面附有动作要领、要点之类说明。它是提示该动作的要领或中心问题或应该注意之处,是完成动作和提高动作质量的关键,应仔细阅读,认真掌握。

6、插图

图是每个动作的开始姿势、结束姿势以及动作过程中的分解姿势的动作外形的描绘。它包括根据固定拍摄角度的正面、背面、侧面图。附图是起补充作用的,可以使读者从不同角度更清楚地看明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和运动路线。

7、名词术语

为了使文字解释简单精练,图解中运用许多名词术语来说明该动作。武术动作名称多以下肢的主要动作结合上肢的主要动作而命名。如“马步冲拳”、“弹踢冲拳’等等。还有一些根据动作形象命名,如“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等。动作术语是约定俗成的叫法,如马步、弓步、穿掌、弹踢等等。了解一些武术的名词术语的含义,再看图学习,就容易多了。有关名词术语的具体问题请查阅本书的“武术基本功”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