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标准分在分析优秀生学习成绩上的运用
影响学生升学考试的主要因素不是哪一学科学的最好,而是哪一学科或几科学的较差。因此,找出优秀生各学科中影响考试的科目,有目的地进行指导,是提高升学率的有效措施,如果用原始分来分析,常常会误导,把原始分转化成标准分就会一目了然。下表是我校某次摸底考试前 50 名成绩分析表的一部分:
学科 X 考 生 σ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
---|---|---|---|---|---|---|---|---|---|---|
96 |
92 |
86 |
89 |
95 |
||||||
12.2 |
14.6 |
15.1 |
10.8 |
10.5 |
||||||
X |
Z | X | Z | X | Z | X |
Z |
X |
Z |
|
019 |
98 |
0.2 |
105 |
0.9 |
82 |
※ -0.3 |
93 |
0.4 |
97 |
0.2 |
020 |
110 |
1.5 |
97 |
0.4 |
84 |
※ -0.2 |
89 |
0 |
98 |
0.3 |
021 |
80 |
※ -1.4 |
90 |
※ -0.1 |
95 |
0.7 |
82 |
※ -0.7 |
93 |
※ -0.2 |
022 |
92 |
※ -0.3 |
98 |
0.4 |
81 |
※ 0.4 |
85 |
※ -0.4 |
98 |
0.3 |
023 |
101 |
0.5 |
98 |
0.4 |
84 |
※ -0.2 |
93 |
0.4 |
93 |
※ -0.2 |
024 |
89 |
※ -0.6 |
92 |
0 |
90 |
0.3 |
88 |
※ -0.1 |
96 |
0.1 |
表中X表示学生考得原始分, X表示这50名学生的平均分,δ表示标准
X − X
差,Z表示标准分,计算公式仍为Z = σ 。表中带※号的表示该生某科
稍差的考试成绩,如表中 019、020 号考生的英语成绩稍差,在学习过程中, 任课教师和学生本人,应从英语这一学科上多下些功夫就有可能在升学考试中榜上有名。而 023、024 两位考生有两个以上的学科成绩稍差,除学生努力外,任课教师应该认真分析这类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成绩差的根本原因, 对症下药。像 021、022 号考生多科成绩不良,是这 50 名优秀生中的边缘生, 如果学生努力学习,教师指导有方,考试就很可能如愿,否则,稍加懈怠升考无望。
这些分析结果,不仅督促师生共同寻找差因,调动双方面的积极性。而且克服了指导上的失误,使学生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教师清楚自己指导的对象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提高升学率有现实的指导作用。我校运用这种分析方法指导初三复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升学率明显提高,在 1996 年中考
中,130 名考生,升入重点中学的 48 名,考入中师、中专的 12 名,升入职
业高中的 18 名,总升学率 60%,高出全旗平均升学率 30 多个百分点。
当然,随着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统计理论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也逐步发展与完善,标准分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运用也会日益广,不仅限于笔者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
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只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侧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智力能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是当今教育工作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又为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材,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依然是这一主旋律中最悦耳的音符。因此,我们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教学成绩,不仅是发展学生素质
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探索教学管理规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客观要求。以上是笔者的一孔之见,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和疏漏,希望同行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