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年常见的思维弱点

法国作家大仲马有一句名言:“人的脑袋是一所最坏的监狱”。的确, 在漫长的历史中,囚禁人类生机的恰恰是经常处于僵化的脑筋。开启“监狱” 的大门的钥匙是:正确、明晰的思维目的和方向,良好、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年轻人容易革弃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但也不易摆脱落后的旧式思维的影响。这种影响象影子一样无声无息地跟在背后,不为人所注意。它以各种形式不知不觉地在青年的思维中留下这样几种不良印记:

求同性。只习惯从已知条件和目的中寻找答案,而不善于从多种假设和构想中寻找答案。只求同而不求异。对一切观念、知识和经验,特别是权威的东西,都要沿着它的范围,顺着它的脉络思维,相同则是,不同则非,不敢根据实践的发展提出问题,那种对现成结论和答案的非难、挑剔和质疑, 以及非要另辟蹊径、独出心裁不可的精神,在我们的年轻人中很少见。

再生性。继承旧的思维材料和思路,将注意力放在对已有的思维结果的理解和模仿上,思维的目的只是为了再生,延续已有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创造新的东西,这个问题在教育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有不少学生兢兢业业地追求准确无误地复写、复述教材,把能拿到 100 分而不是 99 分当作归终的学习目的。这种有巨大局限性的再生性思维如果延续下去,将浪费人的才华和精力,影响我们民族天赋的创造力。

呆滞性。思维状态不活跃。思维能力欠缺,思维领域狭小,呈现一种惰性。有了样板和定论就不肯多动脑筋。在思考中略有一些眉目便不愿再多想、细想、往深里想,总想依赖,等待现成的结果,而不愿独立思考。思维中不敢大胆地跳跃、转向,而是拘泥于一些细枝末节,恪守一些固定的程式,思维不求变通、灵活,而是一条道跑到底。

非逻辑性。这一点必须从我们古老的哲学、文化中寻找根源。在东方式的古老思维中,不重视人与物的关系,而重视人与人的关系,因而思维中用不着过多地分析、解释和推理,用不着过多地讲究方法、规律和精确描述, 使得思维水平比较低,思维能力不发达,即使在今天,也很少有人重视对思维科学的学习,很少有人能够自觉地运用思维的规律和技巧。他们往往凭着某些具体的感受、体验,某种伦理情感和直觉来代替缜密、严格的推理判断。这种非逻辑性思维只能是大略的、启示的、象征的思维。在一些对思维活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科学研究等,容易陷入模糊、混乱、感到吃力。逻辑思维的欠缺是智力上的灾难。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克服思维的弱点是当代青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