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学

自学者的权衡

自学者要想定出合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处处需要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权衡。

  1. 权衡自身的知识基础。自学者要对自身的知识基础做一个正确的估价,尽量避免“跳格”学习,因自学的难度较之脱产或函授学习的难度要大得多。具备初中水平的应学习高中或中专的课程;具备高中水平的学习大专课程。却不可好高骛远,“赶行事”幻想速成。相当一部分青年人,本来只肯有初中水平,却硬要自学大学课程,认为大学的文凭“顶硬”。不按本人实际情况选定自学目标,就可能受挫。

  2. 权衡社会对各类知识的需求量。一些自学者喜欢“赶行事”;别人学什么,自己也跟着学什么。甚至抛开和本职工作联系紧密和学科不学,偏要另辟新径。自学者选择的学科应当是既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又能同本职工作联系紧密,这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选择。

  3. 权衡知识的比较价值。英国十九世纪的社会学家斯宾塞说过:“最关重要的问题不在于那个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就是说世界上的知识都有实用价值,然而作用于不同的对象其价值程度是不同的。从事医生工作的,几乎每天都要用到《病理学》、《药物学》的知识。对于从事机关工作的人来说,要经常运用《语言学》、《逻辑学》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干所用的对象,其实用价值的显示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光学》、《考古学》等对于从事以上两种工作的人来说,其实有价值的显示率就很低,也就是说没有直接价值,但没有直接价值的学科也可能产生间接价值。如医生在给病人做 X 光检测时,机关干部在搞地方志编辑工作时,就可能用到诸如

《光学》、《考古学》等知识。因此,在选定自学目标时,应首先选择实用价值显示率较高、直接价值表现较大的科,然后按间接价值表现的高低依次排出书目,这样才能抓住主要矛盾,使你不枉费精力。

  1. 权衡知识间的关系。按知识与知识间有无联系来划分,大体可把知识间的关系分为领属性的、交叉性的和排斥性的三种。

领属性的是指某一门知识会对另外一门或几门科的知识起支配和主导作用。如《文学概论》和《文学发展史》,《普通心理》和《儿童心理学》等。

交叉性的是指某一门或某几门学科的知识会与另外一门或几门学科知识产生一定的联系。如《数学》与《物理学》,《文学》与《史学》等。

排斥性的是指一门或某几门学科的知识与另外一门或几门学科的知识基本上无联系,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如《文学》与《数学》,《史学》与《化学》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联系不等于哲学概念的联系。

权衡知识间的关系,其好处在于使自学者能较明确地选准主攻目标,从而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