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进一步开放的展望

(一)外贸体制改革中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外贸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这些是世人有目共睹的。由于坚持了正确的改革目标和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从 1980 年到 1994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 381.4 亿美元增加到 2367 亿美元, 【11】年平均增长率接近 14%。出口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 5%提高到 20%以上。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根本改变,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由不到五成提高到八成以上。越来越多的海外客商,包括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这个迅速发展和日益开放的市场。截至 1994 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

项目约 22 万多个,实际利用外资全额约 1000 亿美元。已开业的外商投资企

业达 10 万家,就业人数 1400 多万人。

但是,应当看到,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难点和问题。目前, 主要的问题有:

  1. 政府对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仍然比较多。现在企业申请进出口权不仅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出口实绩,而且对外经贸主管部门还要审查它的经营章程,规定它的经营范围。一般不允许不同行业的企业交叉经营, 商业企业经营外贸,外贸公司经营国内商业,都要受到较多的限制。

一些地方政府、产业主管部门为了地方或部门的利益,或为了显示政绩, 对企业随意增加计划,压出口创汇增长速度,压利用外资规模,迫使企业不得不牺牲经济效益,或者弄虚作假,搞不正当经营。

管理部门环节多,手续繁杂,办事效率低。

  1. 进口管理仍然偏紧,一些商品关税不适当的偏高。这一方面不利于推

动国内竞争;另一方面刺激少数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走私贩私牟取暴利,或者行贿政府工作人员,换取不正当的减免税好处。名义上维持高关税,实际上没有起到保护国内某些产业的作用。

  1. 作为经营外贸业务主体的老的国家和省市一级外贸公司缺乏活力,经营机制不灵活,社会负担重。工资奖金收入对业务骨干缺乏吸引力,造成人才流失。经理人员由上一级政府任命,缺少稳定感,也缺少对资产增值的压力,经营行为短期化。普遍缺乏自有资金,向银行融通资金要受计划规模限制,通常不能满足需要。

  2. 缺乏有效的维护经营秩序的手段。有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借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抬价抢购,低价竞销,搞乱了市场,造成一些大宗出口商品价格和供给大起大落,同时也引起国外对我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投诉。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政府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职能,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下放权力还有抵触;改革不配套,尤其是所有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大的进展;行业协调组织、行业规划没有权威,人们的法制概念还比较淡薄。

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后遗症。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于进一步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二)今后改革的任务

乌拉圭回合的成功和新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将使 90 年代后半期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一个乐观的前景,但是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中国希望在本世纪末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必须适应国际、国内形势,走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 商品、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道路,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份额。

关贸总协定总干事萨瑟兰先生 1994 年 5 月访问北京时,对中国今后经济发展战略的建议是:继续当前富有成效的改革,并且最大限度地与世界贸易体系保持一致。 【12】他的这一看法,与当时讨论这一问题的大多数中国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的看法是一致的。中国“复关”也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坚持改革和开放这一基本方针不可能改变。

根据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进一步开放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应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进一步下放外贸经营权,将目前审批制逐步改为按规定的条件,经过登记自动获得认可。减少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的管理环节,按效率、公正、公开的原则改进发证办法。内贸和外贸的管理应逐步统一,能够精简合并的机构应尽快精简合并。对外经贸主管部门的职能应当放在制订和实施外经贸发展战略、出口产业政策上,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保持对外经济贸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2. 积极探索企业制度改革。有条件的企业应进行股份制改革,变单一的国有制外贸公司为多家法人持股,并允许职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允许企业的破产、兼并、合并,鼓励效益好的公司通过兼并、合并或联合等进行集约化经营。建立董事会制度和经理负责制,改革企业的内部管理,使职工尤其是经理人员的责任、权力、受益相匹配。逐步打破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 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道路。积极推行

出口代理制,转变经营作风。3.办好进出口银行,大力扩展支持资本货物出口的信贷业务。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为外贸发展创造宽松的资金融通环境。4.改进出口退税制度。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分类管理。借鉴国际经验,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管理退税,既要防止骗税,又要方便企业及时退税。5.加强外贸法制建设。加紧制订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机构的力量,严格执法。

  1. 改革进出口商会体制,提高商会权威。增加企业在商会中的发言权, 使商会充分发挥向政府反映企业意见和要求,进行行业协调管理,监督企业守法经营、维护行业共同利益的作用。

  2. 在继续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方面的减让,开放国内商品市场的同时,有步骤、分阶段地开放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领域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 强化竞争,改善我国投资和贸易的软环境。

  3. 制定贸易改革大纲。对改革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步骤、取消进口限制的顺序和范围、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等等进行论证和规划,公布大致的时间表。这将有助于增加贸易伙伴对中国的理解和信心,同时对国内企业也是一种压力和动力,促使他们改善经营管理,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效率,迎接竞争挑战。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政府应积极组织和推动由研究机构、企业界和政府官员共同参与的贸易政策研究,包括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资讯交流和人员培训方面的合作,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注释:

【1】世界银行亚洲地区办公室,《中国:对外贸易与外资》第 30 页

【2】《人民日报》1993 年 11 月 17 日

【3】《国际贸易》月刊 1994 年第 6 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新闻公报》1995 年第 1 期

【5】刘向东主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指南》第 560 页

【6】据《人民日报》报道, 1994 年中国海关征收的关税总额约为 280

亿元人民币,按 1994 年的平均汇价,约合 33 亿美元。而 1994 年中国全年进口货物总值为 1157 亿美元。故实际征收的进口货物平均关税税率不足 3%。

【7】《人民日报》1995 年 3 月 1 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新闻公报》1994 年第 4 期。

【9】《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告》1993 年第 1 期。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告》1994 年第 15 期。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1994 年第 12 期

【12】《国际贸易》月刊 1994 年第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