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工业体制的特征及其改革进程

中国的工业体制是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按原苏联的工业模式于 50 年代形成的,一直持续到 1978 年,其主要特征是: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封闭型、内向型和数量型的工业发展模式;

——采取进口代替的发展战略,在政府高度保护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工业结构水平不高,技术装备水平较低;

——除极少数的小企业外,几乎全部的工业企业都由国家经营,国家统负盈亏,政企不分,企业无自主权,实际上是政府的附庸物;

——工业生产和市场脱节,工厂不是为市场而生产,而是为执行国家计划而生产,产品按计划调拨分配,由国家定价;

——不少企业规模过小,零星分散,未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产值是企业完成国家计划的首要指标,企业重量不重质,追求产值, 不重视经济效益;

——企业重外延,轻内涵,依靠国家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不能自行积累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形成产品陈旧落后,数十年一贯制;

——不重视专业化分工协作生产,要求企业自我循环、自我服务,大而全、小而全;

——企业担负社会功能,缺乏社会保护机制。

这种高度集中的工业体制在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曾起过积极推动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当中国由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这种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经济的发展。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首先对工业结构进行调整,结束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传统模式,把轻工业放在优先地位,并着手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通过放权让利,采用一些物质鼓励措施,以调动职工积极性, 增强企业的活力。继而提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贯彻实施“企业法”。实

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多数国有企业还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国有工业面貌起了一定的变化,工业生产保持增长趋势,但按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国有工业体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的工业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 (1)低效率, 高成本,过多的冗员(大型企业多余的职工已超过 1000 万),劳动生产率低, 物质消耗高,经济效益差,经营管理水平低; (2)设备严重老化,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制约产品质量的提高,自我开发和创新能力差; (3)政企不分,企业不能自主经营,吃国家大锅饭,财务上的软预算约束,缺乏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企业没有活力,职工无生产积极性;(4)产业结构不合理, 工厂规模小,分散重叠,未能形成规模经济,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又使国内市场条块分割,形成低水平重复引进和资源浪费; (5)产品不适应市场需要,质量低,设计落后,性能差,档次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6)缺乏社会保障机制,企业的社会负担过重。

1992 年开始,把国有工业体制的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颁布了《全民所

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条例》和《公司法》, 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前者属于企业管理方面的改革, 后者为企业组织的改革。但改革的难度都很大,进展缓慢。一些深层次问题来得到解决,如政企分开、明晰产权关系等问题至今没有实质性的触动和突破,多数国有工业企业仍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依然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低下,负债过重,社会负担过重。

在另一方面,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非国有工业的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同时,中国复关又日益临近,国有工业企业将面临着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上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