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特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综观当代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它具有如下 5 个令人瞩目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1、大规模、综合性的经济特区正在崛起。这种新型的经济特区既突破了传统的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又突破了 60 年代出现的出口加工区的模式,它不仅重视对外贸易和出口加工工业,同时也重视农业、牧业、渔业和旅游业、金融保险业、饮食服务业、交通电信业等第三产业,以及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从而把世界经济特区从贸易型、出口加工型推向了贸工农多业并举,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社会化发展轨道,进一步提高了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水平。大规模、综合型经济特区的典型代表是巴西的巴瑙斯自由贸易区。该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商、农、牧并举的经济特区。它现有工业企业 1200 多家,其中许多是大型企业,如“翁达”摩托车厂,

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厂之一。此外,区内还有农场 200 个,商贸企业 8000 余家。

2、科技型经济特区蓬勃发展。以开发、生产和经营高科技产品为基本职能的高技术开发区和科学工业园区是一种以知识、人才、技术高度集中和教育、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为特点的新型经济特区,最初形成于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的美国,70 年代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兴起,80 年代以后进入发展高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科学园区、本的筑波科学城等。目前,世界上办得比较成功的高技术开发区已超过 400 个,其中大部

分具有经济特区的性质。

3、传统的自由贸易型经济特区得到发展。近 10 年来世界经济特区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传统的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重新恢复与发展。自 80 年代以来,新的自由贸易区在世界各地不断诞生。其中新增自由贸易区最多的国家是美国。70 年代初,它只有 10 个对外贸易区,1981 年发展为 55 个,1984 年增至 83 个,80 年代末发展到 120 多个。此外,英国、法国、

加拿大、马来西亚和葡萄牙等国。在 80 年代都开辟了一批新的自由贸易区。与此同时,老自由贸易区也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如德国的汉堡、不莱梅等自由贸易区近几年来异常活跃,平均每年的出口额高达 900 亿美元以上,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60%。自由贸易区的复兴,主要原因是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关税壁垒林立。因此,只要贸易保护主义之风不退,90 年代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增长势头不会减弱。

4、世界经济特区正在升级换代,产业结构日趋多元化和高度化。首先, 传统的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在继续经营贸易、仓储等业务的同时,日益重视发展加工制造业,使原来产业结构单一的贸易型经济特区向工贸并重、多业兼营的更高层次发展。其次,许多传统的出口加工区正在向高技术开发区过渡,它们通过大力引进高精尖技术和人才,促使区内出口加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出口加工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5、世界经济特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经济合作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据统计,全世界各类经济特区的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 1979 年为7.7%, 1985 年为 20%, 1990 年猛增至 33%。世界经济特区的贸易总额高达 1 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