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管理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的管理哲学有许多方面值得珍视,其中尤显重要的有七个字:生、变、和、中、敬、群、无。

  1. “生”的原则。生的原则即创造性原则。《周易·系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中国哲学崇尚“生生之德”,即以人的创造性精神匹配天地乾坤父母之大生广生之德,尽人能以弘大天性。中国“尊生”的传统,即尊重、发扬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强调全面发挥人的潜能,参赞天地之化育,理性地适应并进而主宰天地。在管理学上,《周易》的管理智慧,即把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元、享、利、贞”的流衍创化的客观历程和效法天地的自然之道结合起来。这样,它就不是单方面地强调开拓创新,穷通变易,而在一定程度上又涵盖了顺应自然之意。因此,开与阖、守常与应变、原则性与灵活性、创造性与继承性(企业与守成)的辩证统合,即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高级的智慧或艺术。

  2. “变”的原则。“变”也是一种“生”。但“生”的意涵主要是“创生”、“生化”,而“变”的意涵主要是“变通”、“制宜”。《周易》被人称为“变经”,《老子》五千言通篇讲变化之道,《孙子兵法》的战略策略更是应对瞬息万变之经典。《易》《老》《孙》之预测学、管理学和谋略学,总结了自然、人事正反诸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吉凶、祸福、穷达、存亡、生死、利害诸关系的把握,提供了最佳趋避的模型和最佳应变的方法。在阳与阴、否与泰、剥与复、损与益、革与鼎、既济与未济之间,寻找因条件变化而不断求变的契机。由是而提出了因时、因地、因物、因位制宜的要求。另一方面,《老子》、《易经》、《易传》、《孙子兵法》关于刚柔、予取、进退、攻防、正奇、明晦等等权变谋略的思想,在市场营销、价格战等方面, 提供了灵活的战术计谋、市场权术等辩证智慧。

  3. “和”的原则。“和”主要指“和谐”及“多样统一”。孔子讲“和为贵”,“和而不同”;史墨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礼记》讲“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哲学关于天地人我之间的“和谐”思想、“宽容”思想,不仅为人类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人文环境的生态平衡提供了睿智,不仅可以纠正人们片面执着于“斗争哲学”的负面影响, 而且是现代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思想资源。现代管理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内在自我的协调关系,强调一种宇宙一体、普遍和谐的整体观念。我国儒道诸家素来肯定并发挥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和“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宇宙家族思想及推己及人、润物及物的意识,在未来世界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对于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处理,乃至企业效益的显发有着重大意义。

  1. “中”的原则。“中”指“中道”无过无不及。与“和”略有不同, “和是强调容纳相异的人才、意见,保持一种生态关系,“中”则指处事所

掌握的“节”与“度”。“中庸”只是平常的道理,于平常中见“道”。“尚中”、“执中”的管理方略,对“过”与“不及”之两端持守动态统一,使各种力量与利益参和调济、相互补充,在大小、刚柔、强弱、周疏、疾徐、高下、迟速、动静之际保持弹性,具有一种节奏感,实在是一门高超的管理美学。

  1. “敬”的原则。这里指尊重人才和敬业精神。严格地说,中国哲学区分“仁”、“诚”、“忠”、“信”、“敬”、“恭”诸范畴。现代企业的经营之道,在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的规约下,一种健康而有效率的竞争,决不是假冒伪劣的横决天下,根本上应是在延揽、使用、对待人才方面,内部员工的敬业精神方面,产品质量信誉方面,即是对内对外的诚信无欺的态度。忠于职守、团队精神、勤奋严谨、真正的主人翁态度和责任感,作为企业伦理或工作伦理的建设,无疑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首要前提。东方文化精神积淀在其工作伦理之中,不是以个人主义为动力,而是在注重不同人的利益的同时,更加肯定勤奋和睦、敬业乐群、相互协调及对企业的忠诚、奉献、责任。

  2. “群”的原则。这里指群体本位(包括家庭本位)、群体协作精神。当前我们需要重新厘定现代化进程中个体与整体的整合与互动原则。传统礼治(人治、德治)社会重视群体价值,有一整套协调个体与群体之利益、意志、关系的办法。其负面则是个体的独立性往往被淹没于社会群体的伦理纲常之中。在以个体为无点或细胞的市场经济生活秩序中,现代社会较之传统社会的巨大进步是个体性得以确立。也就是说,个体的生存权利、私有财产、经济权益、政治权利、教育权利、人格独立与尊严及道德价值实现权利的不可剥夺,不可让渡,及其法律保证和舆情保证,是有序化的现代社会生活的支点。在此基础上重建适合于市场经济的社会整体秩序、公共利益,保证公平竞争,承认与肯定他人及社会整体权益的实现,重建社会公正、正义等道德原则,调节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调节义与利的关系,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3. “无”的智慧。主要指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无用之用乃为大用”的方法学,亦即重视管理中的软件。那些看起来并无实际效用、虚无抽象的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风格、企业凝聚力等,却渗透到企业管理有形有用的各个方面,正所谓“无之以为利,有之以为用”。管理不仅提供结构、计划、规章、控制、分工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观念、价值、信仰、氛围、文化。因此,成功的企业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信念,形成一种凝聚力, 使员工自觉地为企业目标奋斗,并使这种文化精神在员工中代代相传。这才是决定企业成败、兴衰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