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

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历史

经济特区在国际上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和类型,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自由过境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等。最早的经济特区是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它们产生于 400 多年前地中海沿岸商品经济最为活跃的国家。世

界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1547 年意大利在热那亚湾建立的莱戈恩自由港。从第一个自由港问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是世界经济特区发展的第一阶段。其间共有 26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75 个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特区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第二阶段。1959 年,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拉开了“出口加工区”发展的序幕。由于这种新型的经济特区突破了传统的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模式,具有工业生产与出口贸易两种功能,既能提供类似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又能提供发展工业生产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有利于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出口工业和对外贸易,振兴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从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整个 60—70 年代,有 60 多个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和地区兴建了 240 多个出口加工区,使世界经济特区的总数由第二次世界大

战前的 75 个猛增至 70 年代末的 328 个。

8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特区进入了多功能、全方位、大规模、高速度发

展的新阶段。迄今为止,世界经济特区已发展到 600 个以上,比 10 年前将近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