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运用概念巩固概念

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概念,而且还要使学生熟记并灵活地运用概念。我认为概念的记忆与应用是相辅相承的。因此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及时复习并做归纳整理,对巩固概念具有特殊意义。

(一)启发学生多思,巩固概念,开扩学生思维的广度,加深理解概念, 从理解中求巩固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概念以后,教师要提出恰当的思考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既使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也会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思考,这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概念的良好办法。如二年级小学生刚刚学过乘法概念,学完表内乘法(乘数最大是 9)后,在复习乘法意义时,教师问:乘数是 10 呢?20 呢? 36 呢?100 呢?虽然问题超出了当时的教学范围,但却起到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学了百分数概念,并

且进行了练习之后, 教师向学生提出:"9% 与

9

100

这两个数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吗?”启发他们对百分数概念的深入思考。经过议论之后,有的说不一样, 有的说一样,有的表示沉默,但学生头脑中思维活动很激烈,渴望解决这个问题。这时我表态说:“意义不一样。你们可以再想想怎么不一样呢?”学

生经过分析后, 答:" 这两个数不一样,

9

100

可以加单位名称, 就表示一个确切的

数量。9%不能加单位名称,它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

又如,推导出圆面积公式之后,教师提问:“‘半径×半径’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数值?”引导学生想象。学生回答后,再用幻灯映出一个圆,以及这个圆的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加以印证(见图 25)。

教师再问,“半径×半径”再乘以 2 比圆面积大还是小?(比圆面积小) 随即映出图 26。“半径×半径再乘以 4 比圆面积大还是小?”(比圆面积大) 随即映出图 27。这时学生具体形象地体会到圆的面积比 r2×2 大,比 r2×4 小。留一定思考时间再问:“那么乘以几才正好和圆面积相等?”(乘以 3 个多点)这样就使学生扩大了思考范围,加深了对圆面积公式的理解。

三、运用概念巩固概念 - 图1

(二)通过计算及用规范化语言表述,巩固概念

掌握概念对计算有指导作用,反之,通过计算对理解和巩固概念也起促进作用。如整除、约数、倍数这三个概念互相之间联系密切,不懂整除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约数与倍数。当学生明确了整数概念后,我就用幻灯片或小黑板写出很多组除法算式:

8÷2 21÷7 18÷9 23÷5

10÷5 30÷6 24÷6 50÷10

12÷3 48÷8 35÷8 60÷12

15÷4 50÷9 40÷7 72÷14

教师指着一个算式问学生:“8 能不能被 2 整除?为什么?”,一般是先由教师示范回答问题,然后学生照着老师的样子一一回答。学生回答:“8

÷2, 8 和 2 都是自然数, 8 除以 2,商是 4,没有余数。我说 8 能被 2 整

除。”⋯⋯我还指着 50÷9 问学生:“50 能不能被 9 整除?为什么?”学生回答:“50 和 9 都是自然数,50 除以 9,商是 5,余数是 5,所以 50 不能被 9 整除。”⋯⋯就这样通过大量口算,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整除的概念加以巩固。在这个基础上明确约数与倍数概念之后,仍用上述方法提问练习:“10 能被 5 整除,10 和 5 两个数是什么关系?”也是先由老师示范,然后再让学

生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如:我指着 21÷7 问学生:“21 能被 7 整除,21

与 7 这两个数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答:“21 能被 7 整除,21 是 7 的倍数,

  1. 是 21 的约数。”⋯⋯我又指着 35÷8 问学生:“35 不能被 8 整除, 35 是

  2. 的倍数吗? 8 是 35 的约数吗?”学生答:“35 不能被 8 整除,所以 35 不

是 8 的倍数,8 也不是 35 的约数。”⋯⋯就这样,通过大量计算及运用概念进行叙述,使学生及时牢固地掌握了这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同时培养训练了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讲化聚法这两个概念时,如教师板书出 3 小时=( )分钟,问学生: “3 小时等于多少分钟?”要求学生按观察、思维、判断的次序回答三句话:

(1)3 小时变成多少分钟,属于高级单位名数变低级单位名数是化法。(2) 化法用乘法计算。(3)用进率乘以要化的数,用 60 乘以 3 得 180 分钟。接续板书 120 秒=( )分钟,问学生:“120 秒等于多少分钟?”学生仍然按次序回答三句话。(1)120 秒等于多少分钟是低级单位名数变成高级单位名数属于聚法。(2)聚法用除法计算。(3)用要聚的数除以进率,用 120÷

60 得 2 分钟。特别是遇到化一部分,聚一部分的题,要求学生先把不化不聚的部分确定后摘出去。还按刚才要求的三句话回答。如板书出 4.2 吨=( ) 吨( )千克,提问:“4.2 吨是多少吨多少千克?”学生答:“①4 吨是多少吨属于不化不聚,0.2 吨变千克是化法。②化法用乘法计算。③用进率乘

以要化的数,用 1000 千克乘以 0.2 吨得 200 千克。再与 4 吨合起来是 4 吨

200 千克。”又如教师板书出 5 平方米 6 平方分米=( )平方米。问学生:

“5 平方米 6 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后说:“①因 5 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米是不化不聚部分摘出去,6 平方分米变成平方米是低级单位名数变为高级单位名数,属于聚法。②聚法用除法计算。③用要聚的数除以进率 6 平方分米除以进率 100 平方分米得 0.06 平方米,与 5 平方米合

起来是 5.06 平方米。”就这样,让学生反复叙述、反复运用、反复计算,攻破这一难点,牢固地掌握住了化法、聚法这一较复杂较难的概念。

(三)学过的概念要归纳整理才能系统巩固

学习一个阶段以后,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类整理,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如学数的整除这一章抽象概念很多,在学习求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之后,我把有关概念帮助学生进行了归纳整理。

  1. 三、运用概念巩固概念 - 图2甲数能被乙数 三、运用概念巩固概念 - 图3→乙数是甲数的 三、运用概念巩固概念 - 图4→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中,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它们的

  1. 三、运用概念巩固概念 - 图5三、运用概念巩固概念 - 图6三、运用概念巩固概念 - 图7甲数能被乙数

    →甲数是乙数的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他们的 →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它们的 。

又如学生学了“比”的全部知识后,我帮助他们归纳整理了什么叫比;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这一系列知识复习清楚之后,才能很好地解决求比例尺三种类型题和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只有把比的意义理解得一清二楚,才能继续学习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又有它的基本性质,利用它的基本性质学习解比例。比和比例的意义完全理解,才能学好正、反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学懂又会解比例才能用正、反比例的思路,解决归一、归总、倍比等等应用题。这样做,就构成了一个概念体系,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概念学得扎扎实实,应用概念才会顺利解决实际问题。

(四)通过实际应用,巩固概念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势必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商店了解几种商品的价钱,写在作业本上,第二天让他们在课上向大家汇报。通过了解的过程,非常自然地对小数的意义,读、写法得以运用与理解。通过调查老师还可以看出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如小女孩和男孩调查的商品不一样,参加家务劳动的同学,注意的都是油、盐、酱、醋、萝卜、青菜、蜂窝煤等等商品。听起来很有意思。又如学了各种平面图形后,我让学生回家后, 脱掉自己的衣服看看上面有那些图形。有的同学观察分析后写出:衣服口袋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的、梯形的;口袋盖是平行四边形的、三角形的;还有的写出袖子和肩部连接的地方是半圆形。通过这种形式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这不仅巩固了所学概念,还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综合运用概念,不仅巩固概念,而且检验概念的理解情况

在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之后,进一步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概念练习

题,让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思考,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这也是培养检查学生判断能力的一种良好的练习形式。这种题目灵活、灵巧,能考察多方面的数学知识,是近些年来巩固数学概念一种很好的练习内容。一般教师常用下列几种形式测查学生。

  1. 选择答案填空:

①一个三角形,内角度数比为 3∶1∶2,这是个( )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

②最小的自然数是( )。〈单位“1”,个位,0,最小的一位数〉

③周长相等的圆形和正方形,面积大的是( )〈正方形、圆形、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④圆柱的两个底是( )。〈垂直的、平行的、相邻的〉

  1.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①半径是 2 分米的圆,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 )

②质数 2 的倍数都是合数。( )

③2 和 7 都是质数。( )

④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周长成正比例。( )

  1. 改错〈指出错误后,改正过来〉

①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同加数)

②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等式)

4

③ 11 的分子如果乘以分母,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 分母必须乘以分子.( 分母)

④甲数比乙数多两数和的 2 , 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两数和的 7

9 9

2

,( 9 ).

练习概念性的习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综合运用,区分比较,深化理解概念。所安排的练习题,应有一定梯度和层次,按照概念的序,学生认识的序去考虑习题的序。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的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设计, 借以激发学生钻研深究的兴趣,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尤其应组织好概念性习题的教学,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判断。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用心讲好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既是落实双基的前提,又是使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但这也仅仅是学习数学的一个起步, 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形成概念之后,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地运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飞跃。只有学生会运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才会有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