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种训练,提高能力
(一)加强四则运算训练
学生计算技能、技巧的形成是不断运用计算法则,经过反复练习实现的, 教师要在学生掌握法则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加强思维训练。
- 口算训练。
口算训练是指不用竖式计算工具,直接算出得数的练习,这是一切计算的基础。这种训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注意力、记忆力,提高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的能力。
口算训练要重视计算方法,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如看横式算,看口算表
算,听算、视算视听结合,游戏、竞赛等。总之,要做到基本口算天天练, 易混易错重点练,运算顺序对比练,必要的数据反复练,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估算方法,有助于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检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看数想算式训练。
把一些数字分别写在卡片上,教师出示卡片,学生说出算式。例如教师出示卡片上的数是 7,学生回答:6+1=7,2+5=7,4+3=7,8-1=7⋯⋯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求异思维能力。
- 根据文字题的叙述写算式训练。
教师用语言叙述四则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根据题意写出算式。如(1)2 个 5 的和是多少?(2)2 个 5 的积是多少?(3)减数是 36,差是 48,被减数是多少?(4)一个数的 5 倍是 46.5,求这个数等。这种训练,不仅加深了对四则运算意义、数量关系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
- 速算训练。
速算是根据四则运算的定律、性质,简化运算过程,直接进行的快速计算。这种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 改错训练。
根据学生常见的解题错误,有针对性的设计各种练习,让学生辨析改错。例如:84+36-84+36=0,错误原因是运算顺序不正确。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选择、判断训练。
教师根据四则概念、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设多种练习,让学生分析、判断、选择。如:(25×7)×4=25×4+7×4,错误原因是将乘法结合律混为分配律。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快速预见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 一式多解训练。
一道式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多种方法计算。例如 6+6+6+5 可以用这些方法计算:(1)6×3+5(2)6×4-1(3)5×4+3 这种训练可激发学生乐学会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 拆式训练。
将一道一步式题拆成两步、三步计算,结果不变。例如 44×25 可以拆成
(1)4×25×11(2)(4+40)×25(3)44×5×5⋯⋯ 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加深对四则计算的意义和计算顺序的理解。
- 用数学术语叙述式题的训练。
在计算式题时要求学生用数学术语叙述出来。如 246×32,可以叙述为
(1)被乘数是 246,乘数是 32,积是多少?(2)246 乘以 32 得多少?(3) 32 乘 246,积是多少?(4)246 被 32 乘得多少?(5)32 去乘 246 得多少?
(6)32 个 246 是多少?(7)246 的 32 倍是多少?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理解四则式题与文字题的联系与区别。
(二)加强四则混合运算训练
四则混合运算是数的基础知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综合。其中关键部分是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四则运算的法则为基础,以运算顺序为重点,进行数的基础知识和数的
运算技能的全面训练。1.读式训练。
读式题时要求学生用规范的数学用语读出来,或用和、差、积、商的关系读出来,养成认真读完题目的习惯。
训练方法:
(1)简读。如 600÷〔(215-25×6)+35〕读作 215 减去 25 乘以 6 的积,再加上 35 的和,去除 600,商是多少?读前可让学生在式题下面画出运算顺序线,以保证运算顺序的正确性。
(2)一题多读。如 360-280÷5,读作:①360 减去 280 除以 5 的商,差是多少?②360 减去 280 被 5 除的商,差是多少?③360 减去 5 除 280 的商,
差是多少?④360 减去 5 去除 280 的商,差是多少?⑤360 比 5 除 280 的商多
多少?⑥280 除以 5 的商比 360 少多少?⑦360 与 280 除以 5 的商相差多少?⋯⋯这种训练可以训练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熟练掌握运算意义、顺序和各部分的名称。
(3)对比读.例如:36 + 27× 5 ,(36 + 27)× 5 ,42 − 42÷ 4 ,(42 − 42)÷ 4 , 这种
9 9 7 7
对比训练,既可以使学生明确它们的特点与区别,强化运算顺序,还可使他们懂得整体审题的重要性,避免只看局部因数据特殊而产生的错误。
- 脱式训练。
脱式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书写递等式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递等式检查每一次的运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训练的内容可分为递等式次数、递等式的书写格式和方法、检查三个方面。
- 递等式次数确定的训练。指导学生了解分步原则,掌握确定递等式次数的依据。例如:同级计算同次计算,有括号的,一种括号递等一次,有两个小括号时同次完成计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说出需要几个递等号。如
5.28×11 − 2.5÷4 1 + 3 1 × 4 只需二至三个等号.这样训练会使学生运算顺序
3 6 4 2 5 ,
清晰,计算简明。
-
书写格式和方法的训练。要使学生明确脱式不能向后连等,必须向下书写,一行只写一次递等式,等号长度为半厘米,上下要对齐。特别要注意的是书写方法必须每次完整地书写一个递等式,把需要计算的数空出一个位置,计算后填写,这样可以保证不会漏掉部分算式。
-
检查递等式的训练。一查运算顺序是否合理。(有哪些参加运算的符号,先算谁,后算谁?)。二查是否抄对。(做到抄题查原题,写竖式查横式,写下行纵横查,写得数查结果)。三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用重算法、交换律、逆运算、数量关系、弃九法)。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自查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
添加运算符号的训练。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数字和要求,填上各种运算符号,排出算式。如
1○2○3○4○5=10 在圈里填上各种运算符号,可排出几个算式。这种训练,可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培养灵活计算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列综合算式的训练。根据各年级的要求和知识范围设计不同的练习,
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强化运算顺序;培养综合能力,正确使用括号。训练方式:
- 在每步方框里填上数,再列出综合算式。例如:
- 把有联系的一步运算算式综合为混合运算式题。例 30+15=45,135
÷45=3,8×7=56,3+56=59,综合式: , 。
- 根据文字题列出综合算式。例甲数是 70,比乙数大 25,丙数是
乙数的 5 , 求丙数.综合式:(70 − 25)× 5 .
7 7
- 变式训练。
(1)用运算定律改变运算顺序。如 84×29÷42=84÷()×()(交换律)
5 5 4 5
(2)用运算性质变式: 如314 − (114 + 9) = 314 − ( ) − ( )( 减法性质) 又如
7 ÷ 11 = ( )÷( )( 商不变性质)
24 24
1 4 1
(3)用假定法变式.如5 3 − 1 7 = 5 3 − 2 + ( )(减法性质)
( )
(4)改变形式变式.如4.8×0.9÷(2.4×1.8) = ( ) , 这种训练, 可激发学生创造
精神,形成化难为易的思考方法。
(三)分层练习,多方训练
学生技能的形成是不断运用计算法则,经过多次合理的练习实现的。因此,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充分的准备,按照知识的序列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
- 突出重点难点练。教材中的重点也是学生思维的转折点、也是练习的重点。如:小学四则运算方法与整数四则运算方法相同,不同的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为突出重点,练习时题目设计简单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又如在小学除法教学中,除法的小数移位和商的小数点定位,在小数乘法中给积的小数点定位,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专项练习,如:
(1)将小数除法改写为整数除法的练习。
(2)根据 48×67=3216,很快说出下面各式结果 48×6.7,4.8×6.7, 480×0.67,0.48×6.7,0.048×0.67,0.048×6700
- 容易出错的反复练。小学生计算错误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有的是乘法口诀错误,有的是计算法则错误,还有的
1 1 2 1
是定势思维、强化思维造成的心理障碍等.如2 10 − 2 10 ÷15 + 5 ," 同数相减得
1 1
零", 零的运算特征已被强化, 学生注意力集中在" (2 10 − 2 10)" 上, 忽视了运算顺
序, 错误地计算为2 1 − 2 1 ÷12
1 0÷12 + 1 .对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10 10
5 + 5 = 5 5
要注意整理,分析错误性质和原因。反复训练,变生疏为熟悉,变错误为正
确。
- 容易混淆的对比练。在新概念形成、新知识掌握后,教师要将相似相近、易混易错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鉴别能力。如先说出下面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再计算。①160÷8×4,160÷(8×4)
②40+100÷25,40+100-25。又如对一些外表相似的算式,学生也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 25×4 与 24×5,学生往往不加思考地都得 100。再如(125
×7)×8 与(125+7)×8,结合律与分配律产生混淆。应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它们的区别,以加深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
多样化地练。一是计算的题型要多样化,不仅有计算题,也有判断选择、改错题、问答题和趣味题;二是练习手段要多种多样,例如搞找朋友、送信、动物诊所、夺红旗、接力比赛、抢答练习等。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互相配合,使练习结构化,使计算更加灵活、简便。
-
创造性地练。学生掌握了基本计算法则、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计算条件,有目的地设计一
3
些具有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式题. 如5 4 ×20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原式转
化为5×20 + 3 ×20, 使计算简便.19 15 ×34可转化为(20 − 2 )×34较为简便,
4 17 17
126+98×63 如果将此式转化为 63×2+ 98×6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不是更简便吗?这种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做计算题出错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习习惯不好是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要求学生对计算要有责任心, 计算前要充满信心,计算中要细心,做每一道题都要做到两看、两想、四查、六算。
两看:一看全式有哪些运算,有哪些数参加运算;二看有无数字特征, 是否符合运算定律、运算性质。
两想:一想运算顺序,二想运算方法。
四查:抄题查原题,写竖式查横式,写下行纵横查,写得数查结果。六算:六种检查计算结果的方法。
-
重算法:按照四则计算法则,用心重算一遍。
-
用交换律检查(加法或乘法):交换加数(或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
逆运算:用四则运算的逆运算关系进行检查。
-
用数量关系查:用四则运算的三量关系检查。
-
弃九法:用弃九的方法检查四则运算的结果。
-
代入法:求未知数或求方程的解后,将得数代入原式,检查是否得原式的结果。
以上六种检查计算结果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合理、灵活、正确,以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