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使用数学语言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数学概念

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指出:“数学是许多概念组成的锁链。” 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思维的细胞,进行数学判断的依据,进行数学推理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教材出现的概念主要通过直观演示, 观察思考,然后由教师运用准确、科学、清晰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表述, 进而形成数学概念。因此,数学教师运用数学语言概括与表述数学概念时要准确、恰当、合理地使用每个“字”、“词”。因为每个字、词都有确切的含义,都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使用。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约数和倍数”概念时,对于这组概念正确的表述是:“如果数 a 能被数 b 整除,数 a 就叫数 b 的倍数;数 b 就叫数 a 的约数。”而有些教师不注意数学语言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竟把以上概念说成:“如果数 a 能被数 b 除尽,那么数 a 就叫倍数;数 b 就叫约数。”这是极端错误的, 首先除尽与整除是两个具有不同内容的数学概念,其次约数、倍数是成组出现的,具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数学概念,语言科学严谨,逻辑性强,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既不能删减,也不能随意增加,更不能任意调换,而有些教师不明确这一点,在教学中犯科学性错误。

如“分数基本性质”是这样表述的:“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在叙述时,这个“零除外”不

能丢,丢掉了就犯了科学性错误。

(二)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明确算式的意义

数学中的算式都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正确使用这些数学专门用语,如四则运算中的名称、算式的具体意义、运算顺序的表达⋯⋯,这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学生学习“两步式题”中我们就可以训练学生用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读出下列算式:

(1)100-15×3 读题:从 100 里减去 3 个 15 的积,差是多少?

(2)276+185÷5 读题:276 加上用 5 去除 185 的商,和是多少?

(3)12×(3+4)读题:12 乘以 3 与 4 的和,积是多少?

(4)(98-33)÷5 读题:98 减去 33 的差再除以 5 的商是多少?

学生用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读出算式,不仅可以保证四则运算顺序的正确,而且能帮助学生在弄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为正确解答文字叙述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明确数量关系

使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数量关系。

例如,在学生学完“简单应用题”后,我们可以紧扣以下基本应用题, 概括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1. 一个练习本 8 分,买 4 个练习本用多少钱? 8×4=32(分)

单价×数量=总价

  1. 拖拉机每小时耕地 12 亩,5 小时耕地多少亩? 12×5=60(亩)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1. 汽车每小时行 60 千米,7 小时行多少千米? 60×7=420(千米)

速度×时间=路程

当然还可以运用“一乘带两除”的方法再得到 6 个新的数量关系式。这样,通过对具体应用题解答,用数学语言进行科学抽象的概括,得到一般的数量关系式,为正确解答复合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